2018年2月1日 星期四

閒談「漢譯佛典語言學」

《毘盧藏》
王雲路《中古漢語論稿》是2011 年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的書,我應該買了至少半年或九個月之久,被壓在書堆下,這幾天才讓我從五行山下挖了出來,昨天在台北等人,隨身帶著,斷斷續續地翻閱。
  2006年菩提比丘來台期間,我隨侍在旁。有時早上起床漱洗完畢,我靜坐在書桌旁,伴著長老讀書。那時長老正在閱讀鳩摩羅什譯《坐禪三昧經》,曾經指著經文「身外薄皮舉身取之,纔得如㮈是亦不淨,何況身內三十六物?」(CBETA, T15, no. 614, p. 272, a2-3),問我「㮈」是什麼?我回答:「初期佛經將 amba 譯為『㮈』,即是今日所稱的 mango 芒果。」
  「柰」為「正字」,「㮏」為「俗字」,「奈、㮈」為「訛寫」。
  《一切經音義》卷26:「菴羅樹女(菴羅:淨三藏云:『果名,其形似柰,其味如梨。』《溫室經》云『柰女』者,即其人也。依花以孕質,故號濕生,即頻婆娑羅王之貴妃、良醫耆婆之母也)。」(CBETA, T54, no. 2128, p. 479, b13-14)
  《一切經音義》卷53:「柰林(奴大反。經文更加木作『㮏』,非也)。」(CBETA, T54, no. 2128, p. 659, a24)
  《佛說奈女耆婆經》卷1:「奈樹」(CBETA, T14, no. 554, p. 902, b6)。
------------------
  長老又提到《坐禪三昧經》卷1:「當觀赤骨人,繁意觀行」(CBETA, T15, no. 614, p. 272, a10)。
  他問「只有白骨?骨頭怎會是紅色的?」我回答:「赤,除了紅色之外,還有空無一物的意思。如『赤手空拳』,赤手就是空拳;『赤貧』是窮到空無一物的意思;赤身露體,赤身就是露體,意指身上無任何衣物。所以『赤骨人』意指『骷髏人』,只有骨骼,身上無筋、肉、皮、血管、毛髮的人。」
  長老指著「繁意觀行」,認為此處應該是「繫意觀行」。
---------
  回到《坐禪三昧經》來,《大正藏》作「纔得如㮈是亦不淨」,《嘉興藏》則作「裁得如奈是亦不淨」。
  另一處《大正藏》作「繁意觀行」,《嘉興藏》則作「繫意觀行」。
  兩處《大正藏》均未出「校勘註記」。
==============
  因為要幫長老作一些翻譯訂正,我開始留意「漢譯佛典語言學」的論著,也時常就諸位學者的著作,回溯經典的用例。
  比如王雲路教授書中130頁指出「空」字有「單、獨」的意思。
  《百喻經》卷1:「〈愚人食鹽喻〉
  昔有愚人至於他家,主人與食嫌淡無味,主人聞已更為益鹽。既得鹽美,便自念言:『所以美者緣有鹽故,少有尚爾,況復多也?』愚人無智便空食鹽,食已口爽,[9] 返為其患。譬彼外道聞節飲食可以得道,即便斷食;或經七日或十五日,徒自困餓無益於道。如彼愚人,以鹽美故而空食之,致令口爽,此亦復爾。」(CBETA, T04, no. 209, p. 543, a16-24)。
  所以《百喻經》的「空食鹽」,是「只吃鹽巴,未佐以他物」。
 《四分律》卷39:「不得空食王祿」(CBETA, T22, no. 1428, p. 851, a25)。這是白領俸祿,而無貢獻。
 《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破僧事》卷9:「其母將籠盛空食器」(CBETA, T24, no. 1450, p. 144, b18)。這是「食器」(鍋碗瓢盆)未裝食物。
---------
     王雲路教授書中187-202頁〈試說翻譯佛經新詞新義的產生理據〉,文中190頁指出「五形」兩字本來指「頭顱和四肢」,引申泛指身體。有時專指身體的隱私部位,常指陰部,如果用修辭說,就是以全體代表局部了。
 她引下文為例,認為佛經「五形」意指男女的陰部。
  《大方便佛報恩經》卷4〈惡友品 6〉:「太子問曰:『此作何物?』左右答言:『太子!此諸人等紡織,作諸衣服,以遮慙愧,蔭覆五形。』」(CBETA, T03, no. 156, p. 143, a17-19)。
  版主認為,「五形」意指「四肢和軀幹」,「暴露五形」,只是袒身露體,不一定指「露出下體」。
  如:
  《須摩提女經》卷1:「此梵志之徒無異牛犢,醜陋五形,貪嗜美味,無慚無恥,與畜生何別?」(CBETA, T02, no. 128a, p. 836, b3-5)。
  《佛本行經》卷4〈現大神變品 20〉:「灰塗身體;裸露五形」(CBETA, T04, no. 193, p. 84, b19-20)
  這裡指諸外道梵志灰身裸形,令軀體形貌醜陋,不必指「露出下體」。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