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1日 星期日

CBETA 的標點符號

蘋婆 (phin5-phon5)
  
古版大藏經沒有標點符號,《大正藏》的「句讀」(還算不上「標點符號」)的錯誤率比正確率高,所以,學術界的共識是「《大正藏》引文」必須重新標點。
  至於 CBETA 的標點,在常用佛典的標點應該是正確無誤,至於民間較少閱讀的「僻典」,使用者恐怕還是得自行重新標點,請參考:
  我略舉 CBETA 幾個「有待斟酌」的標點方式:
1.   《法句經》卷2〈地獄品 30〉:
「放逸有四事:  好犯他人婦、
 臥險非福利、  毀三、淫泆四。」(CBETA, T04, no. 210, p. 570, a13-14)。
 其實,原偈頌所指的四事並不包括「好犯他人婦」,而是「好犯他人婦的放逸有四事(四種害處)」,標點應該改作「放逸有四事,好犯他人婦,臥險非福利,毀三淫泆四。
  
2. 《善見律毘婆沙》卷1〈序品 1〉:「《[6]法句喻》、《[7]軀陀那》、《伊諦佛多伽》、《尼波多》、《毘摩那》、《卑多》、《涕羅涕利伽陀》、《本生》、《尼涕婆》、《波致參毘陀》、《佛種[8]性經》。若用藏者,[9]破作十四分,悉入《屈陀迦》,此是名《修多羅藏》。」(CBETA, T24, no. 1462, p. 676, a7-10)
[6][Khuddakapāṭha]-Dhammapada-Udāna-Itivuttaka-Suttanipāta-Vimānavat-thu Petavattthu-Therā-therigāthā-Jātaka-Niddesa-Paṭisambhidā-Apadāna(喻)-Buddhavaṃsa-Cariyāpiṭaka.(若用藏)。[7]軀=嫗【宋】【元】【明】【宮】【聖】。[8]性=姓【宋】【元】【明】【宮】【聖】。[9]Paññarasabheda.(破作十五分)。 

標點應該改作「[6]《法句喻》、《[7]軀陀那》、《伊諦佛多伽》、《尼波多》、《毘摩那》、《卑多》、《涕羅》、《涕利伽陀》、《本生》、《尼涕婆》、《波致參毘陀》、《佛種[8]性經》、《若》、《用藏》者,[9]破作十四分,悉入《屈陀迦》。此是名《修多羅藏》。
頁底註[6]應作:[Khuddakapāṭha]-Dhammapada-Udāna-Itivuttaka-Suttanipāta-Vimānavatthu Petavatthu-Therā-therīgāthā-Jātaka-[Niddesa]-Nettippakaraṇa-Paṭisambhidā-Buddhavaṃsa-Apadāna(喻,若)-Cariyāpiṭaka.(用藏)。
[9]Paññarasabheda.(破作十五分),應作 pannarasappabheda
3. 《雜阿含64經》卷3:「爾時,世尊歎[6]優陀那偈:[7]
「法無有吾我,  亦復無我所;
 我既非當有,  我所何由生?
 比丘解脫此,  則斷下分結。」」(CBETA, T02, no. 99, p. 16, c6-10)
[6]Udāna.。[7]法…結Nocassa noca me siyā na bhavissatīti. Evam adhimuccamāno bhikkhu chindeyya orambhāgiyāni saññojanānīti.。
標點應該改作:
『法無有吾我,  亦復無我所;
  我既非當有,  我所何由生?』比丘解脫此,則斷下分結。
比丘解脫此,則斷下分結」十字,不是「優陀那偈」。
頁底註[7]應作:
法…結 ‘no c’assa no ca me siyā,
na bhavissati na me bhavissati.’ 
evaṃ adhimuccamāno bhikkhuchindeyya orambhāgiyāni saṃyojanāni.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