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提到你很好奇,想知道一個未受過文史訓練也未就讀佛學相關科系的門外漢,為何會寫「佛學論文」,和怎樣找尋論文題材。
首先我要聲明,我關注的是「阿含、尼柯耶」與「《法句經》、《經集》、《優陀那》」範圍內的跨語言比較研究和漢譯佛典語言學,也對漢譯佛典校勘有興趣,我以下所寫的內容可能只對此一範圍適用。
我翻閱了一下我的記錄,從 2005年開始,我在幾本期刊發表了將近 24 篇論文(其中有三篇是「書評 Book review」),翻譯了 14篇論文和參與一本書的翻譯;這13 年來,每年發表兩到四篇作品,沒有一年間斷。
為何會寫「佛學論文」呢?當然最主要的是「興趣」。一開始是對巴利《相應部》十分好奇,有幸閱讀菩提比丘《相應部英譯》(The Connected Discourses of the Buddha)之後,一方面對我的困惑提供解答,另一方面卻帶來更多的困惑。從我認為已經解答的困惑和閱讀與對談過程陸續產生的新困惑之中,出現一些自己的推論與猜測。我的師友認為檢驗這些「想法」的辦法是在期刊發表,透過讀寫的過程思索、整理與檢驗自己的主張,論文的發表過程會有審稿老師提出不同的挑戰和不留餘地的批判,發表之後又會有不同的讀者反應;這些都能督促我進一步去閱讀文獻和當代著作,然後又會刺激新的論文題材,基本上是一個閱讀、思考、對談、書寫、發表、再閱讀的讀寫循環。如果不是出自「興趣」,僅僅為了一張文憑而去寫「佛學論文」,應該是一種相當痛苦的身心煎熬。
至於怎樣找尋「佛學論文」題材,其實沒有「尋找」這一過程或有意識的意向,全部都是在閱讀、對談的過程產生「論文題目」。首先,要有靈敏的鼻子,認為這一範圍有問題,詳細蒐羅相關資料,仔細閱讀之後確認這是怎樣的問題,然後動手寫論文。在讀寫過程,論文的題目會隨著進展而改變,經過檢閱相關文獻之後,自己的主張也會變化。最後,經常出現的棘手問題是,面對一堆材料,卻不知道怎樣將它們組成稍可閱讀而不致過度枯燥的文章。我過去遭遇最難過的經驗是下面兩篇論文:
〈《七處三觀經》研究(1)---《七處三觀1經》校勘與標點---兼對 Tilmann Vetter 與 Paul Harrison
論文的回應〉,《福嚴佛學研究》7期,1-74頁,新竹市,台灣。
〈《七處三觀經》結構與譯者---兼對 Paul Harrison 論文的回應〉,《正觀》62期,99-192頁,南投縣,台灣。
如果,搜尋之後資料有限,不足以解決問題或構成一篇論文時怎麼辦?對我來說很簡單,就是擱置不寫。有時候會在七八年後回頭來寫曾被擱置的題材。
我不知道其他人的經驗如何,對我個人來說,比閉門閱讀更重要的是找人對談,找教界學界的名德比丘弘學碩儒對談,跟同樣在佛學論文掙扎的同學交換意見,甚至找尋願意閱讀論文的初學者試讀,都是一篇論文誕生過程中的重要養分。
最後再強調一次,身為論文作者,不能僅憑讀一部經、一本書,就去寫這一部經、這一本書的相關論文,廣泛而深入的閱讀是絕對必要的,更重要的是,別閉門造車,要跟人對談,而不是只在網路上 talk。
我曾跟一位同學談過,作為一個畫家是有想畫的衝動,每天畫,不管是否完成作品,幾乎是天天提筆作畫。對於一位小提琴、鋼琴演奏家也是一樣,必需天天練習,不能有一天間斷,即使練習的曲目不會當眾表演。對於必需完成「佛學論文」的同學也是一樣,必需天天讀寫,成為一種習慣,不管最後這些資料是否能成為一篇論文。
我曾跟一位同學談過,作為一個畫家是有想畫的衝動,每天畫,不管是否完成作品,幾乎是天天提筆作畫。對於一位小提琴、鋼琴演奏家也是一樣,必需天天練習,不能有一天間斷,即使練習的曲目不會當眾表演。對於必需完成「佛學論文」的同學也是一樣,必需天天讀寫,成為一種習慣,不管最後這些資料是否能成為一篇論文。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