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26日 星期一

佛學讀書會裡的兩則提問

  
  我指的佛學讀書會不是學校裡的研討會或讀書會,而是懷著一些夢想的慘綠少年所辦的讀書會,通常讀書會是「有教無類」、「來者不拒」。但是,因為沒作宣傳,所以只在親友之間傳播讀書會的日期和講題,不像現在有部落格與臉書聯絡,分享消息更方便了。
  我主辦過的讀書會(其實是五位發起人之一),是新竹市的「妙雲集《佛學概論》讀書會」。五個人,每個月由成員輪流負責導讀兩個章節,場所就在輪值導讀的人家裡,那一家的主婦去張羅茶水、點心。由於位處博愛街老交大舊址,很多人慕茶點精美之名來參加。
  應該是 1984-1990年代,賴鵬舉醫師在他位於台北醫學院附近診所的讀書會,可能是我參加過最早的讀書會。那時候(好像是每星期六晚上?),賴醫師固定在診所邀請人來演講某個主題,記得有一次要我訂一個題目來主講,我惶惶恐恐地拒絕了。印象較深刻的是惠空法師的「《瑜伽師地論》讀書會」和一些「佛教圖像研究讀書會」。
  我參加過歷時最長久的讀書會是新竹市的「《雜阿含經》讀書會」,此一讀書會約開始於1995年至今二十多年,主要是反復研讀《雜阿含經》,以導師的《雜阿含經論會編》為講義。盛況時,讀書會裡,幾乎人手一套,同時有將近二十套《會編》在居士手上閱讀,也算奇觀。
  每次會後,會有自由提問時間,問題不分大小,不分個人心得或書上經文,都可以提出來討論。有一位已經參加「《雜阿含經》讀書會」七八年的固定班底,有一天突然問了一個問題:「我們反反復復地閱讀經文教導『無我』,可是明明就有一個『我』呀?」同學們一場慌亂,不是因為她問了一個離經叛道的問題,而是「為什麼默默參加、讀到第七年才問這一個問題」?
  另有一次,在另一個讀書會,在解讀一段難懂的《雜阿含經》經文之後,一位居士提問:「這樣大費周章,去詮釋一字、一句、一段經文背後的涵義,會導致開悟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