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我剛將〈《增壹阿含經》攝頌初探〉定稿,準備投稿到佛教期刊之前,我跟無著比丘報告這一件事;無著比丘當時正在新北市金山區的法鼓文理學院訪問,在他下榻的教師宿舍裡,他要求我在電腦前逐一跟他解釋我的文證和論點,仔細地幫我訂正整篇論文。
老師無著比丘跟我談論「阿含、尼柯耶」的比較研究時,我提問:「如果漢譯阿含與巴利尼柯耶的對應經典有差異時,通常是誰正確?」
無著比丘回答:「這無法以偏概全,有時候尼柯耶正確,有時候阿含正確,有時候尼柯耶和阿含都不正確。」
這真有趣,我繼續提問:「從大數來看,誰對得比較多呢?」
無著比丘回答:「從大數來看,尼柯耶正確的例子比較多,大約是二比一吧?有時候無法辨別誰是誰非,也有些例子是兩邊都錯了。」
我繼續提問:「這當中存在著問題呀,從阿含經例,我們知道尼柯耶錯了;從尼柯耶經例,我們知道阿含錯了;如果兩邊都錯了,我們怎麼知道這當中有錯呢?」
無著比丘回答:「是的,我們仍然可以知道在某一對經典,尼柯耶與阿含的敘述都錯了。」
在這關鍵點上,我緊咬不放:「老師,你能確實舉一個例子嗎?」
無著比丘幫我舉了一個尼柯耶與阿含的敘述都錯了的例子。
到今日為止,我可以舉出三個「也許『尼柯耶與阿含的敘述』都錯了」的例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