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6日 星期六

《中部 125經,調御地經》四念住與初禪



《中部 125經,調御地經》(Dantabhūmi Sutta)提到:
’ehi tvaṃ, bhikkhu, kāye kāyānupassī viharāhi mā ca kāmūpasaṃhitaṃ vitakkaṃ vitakkesi. Vedanāsu… citte… dhammesu dhammānupassī viharāhi, mā ca kāmūpasaṃhitaṃ vitakkaṃ vitakkesi.
... dutiyaṃ jhānaṃ …pe… tatiyaṃ jhānaṃ… catutthaṃ jhānaṃ upasampajja viharati'
莊春江老師的翻譯為:「來!比丘!你要住於在身上隨觀身,不要尋思伴隨欲之尋;在受上……(中略)在心上……(中略)住於在法上隨觀法,不要尋思伴隨欲之尋。
  他從尋與伺的平息,自身內的明淨,心的專一性,進入後住於無尋、無伺,定而生喜、樂的第二禪……(中略)第三禪……(中略)進入後住於不苦不樂,由平靜而念遍淨的第四禪。」
元亨寺版《中部125經》翻譯作:「嗚呼!比丘!汝對身隨觀身而住,勿尋求俱身之尋。對於受隨觀受而住,勿尋求俱受之尋。對於心隨觀心而住,勿尋求俱心之尋。對於法勿尋求俱法之尋。』彼為止息尋與伺內心成為安靜,有心一趣性,無尋無伺,由定生喜、樂具足第二禪、第三禪而住。彼如是心,等持之時……〔參照第五十一 乾陀羅伽經〕……知不更來此世。」(CBETA, N12, no. 5, p. 124, a8-12 // PTS. M. 3. 136)
--------
無著比丘在論文中指出,《中部 125經,調御地經》這一段經文在修習四念住之後直接提到二禪、三禪、四禪。
他認為,經文此處沒提到初禪的原因,可能不出下列兩種情況:
1. 背誦時訛誤,遺漏掉初禪。
2. 認為四念住成就即是初禪,因此接下去直接說二禪。
-------
以常理來論,已經提到二禪、三禪、四禪而遺漏初禪,相當罕見。
關於第二種狀況,他在論文中說:
「雖然四念住的修習是證得四禪的重要基礎,但是四念住本身並未構成禪定。念住修習的一個主要特性是覺知諸法的改變,而證入禪定必須定於單一而穩定的對象。所以不期望修行念住不需經由初禪而直接證得二禪。
對照此項敘述,我們不會覺得詫異當發現漢譯對應經典《中阿含198經,調御地經》與此不同,經文由不著想的念處修習到證得初禪,再依次到其他的三個禪定。
也許經文在念處而不思貪欲出現的「vitakka」這個字,導致傳誦者跳掉部分經文,直接誦到二禪定型句的起點「尋伺止息」,他直接就到無尋的經文標準格式而到達二禪,而不是蓄意地漏掉初禪。」
--------
《中部 125經,調御地經》的漢譯對應經典為《中阿含198經》,漢譯對應經文只提到修習四念住,所以沒出現跳過初禪的語病:「若聖弟子觀內身如身,不念欲相應念,乃至觀覺、心、法如法,不念非法相應念者,如是聖弟子隨如來教。」(CBETA, T01, no. 26, p. 758, b17-19)。
「汝當離欲、離惡不善之法」為初禪定型句的起始字詞,相關經文如:
《中阿含 198經》「若聖弟子隨如來教者,如來復更調御比丘:汝當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CBETA, T01, no. 26, p. 758, b24-26)。
《中阿含3經》「謂聖弟子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逮初禪成就遊。」(CBETA, T01, no. 26, p. 423, b5-6)
《中阿含 32經》「離欲、離惡不善之法,有覺有觀,離生喜樂,得初禪成就遊。」(CBETA, T01, no. 26, p. 470, c18-19),
簡省的說法為:
《中阿含 19經》「彼已斷此五蓋、心穢、慧羸,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CBETA, T01, no. 26, p. 444, c5-7)
《中阿含 41經》「手長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CBETA, T01, no. 26, p. 484, c23-24)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