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3月27日 星期三

郭良鋆《經集》與《雜阿含345經》---法友飛鴻 55

2012-10-13 11.55.31

2013.3.27 PM 8:42 HC 提問:

Ajita 提問:「世上那些考察萬物的人,那些學生,他們應該有什麼樣的行為?」

佛陀答:1039「比丘不應該貪戀愛欲,應該心境平靜,精通萬物,富有思想,四處遊蕩。」----載《經集‧彼岸道品》,《經集》(巴利語佛教經典), 作者:郭良鋆,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版本: 第1版2008/2012, .頁-170-71

=========================

郭良鋆曾到錫蘭留學,據他書上所說,這本《經集》是他在學習巴利文獻的過程中,一邊聽老師講解,他一邊翻譯成中文。這本書翻譯得非常不理想,我想翻譯時他對佛教的教義並不了解,甚至對《阿含》與《尼柯耶》一無所知,所以使用的翻譯詞彙不夠精確,甚至誤解了一些偈頌。

老實說,比較理想的翻譯是像

Norman, K. R., (1995), The Group Discourses II, PTS, Oxford, UK.

他針對幾個巴利《經集》版本作校勘,並且比對《義釋 Niddesa》對《經集》的註釋,藉此更正或澄清《經集》的詞彙拼音與字義,並且以其本身數十年梵文、巴利文獻的研究為基礎(他除了著作此一範圍的專書以外,在學術期刊發表了近百篇的 Philology 學術論文),才進行翻譯。

此本巴利《經集》的英譯,稱為「經集 The Group Discourses II」的原因是,在此之前,他已經翻譯過一次《經集》,這是他對《經集》的第二個譯本。

相對之下,郭良鋆的《經集》譯本當然完全高攀不上是一本學術著作了,以這一譯本作為佛教入門書籍是帶有相當高的風險。

國內《經集》的譯本還有元亨寺《南傳大藏經》的譯本,與法鼓山出版的達和法師譯本。元亨寺版基本上以日本《南傳大藏經》的《經集》為藍本,譯文並不通順,有時「詞不達意」,讀不懂譯文的意向。達和法師的譯本,在校勘、註釋都不完備,單純的字句翻譯對讀者沒有多大幫助。在此向達和法師建議,與其只是翻譯字句,倒不如直接翻譯《大義釋》、《小義釋》,如此翻譯,讀者既讀得到經文,也讀得到註解。

基本上,《經集》的妥善譯本仍然是一個空洞,有待國內巴利學者煉石補天,來彌補這一兩千年佛教傳入漢地以來的遺憾。

HC 此一疑問,我將近五年前,早在 2008.4.21就已解釋過了。(唉,樹猶如此,人何以堪?) http://yifertw.blogspot.tw/2008/04/1_21.html

在此,我只針對「問偈」 1038頌與「答偈」 1039頌作回答。當然,如要作全盤的理解,仍然應該從《彼岸道品》第一偈 976頌開始讀起。

--------------------------------------

郭良鋆譯

1038 「我問你,世上那些考察萬物的人,那些學生,他們應該有什麼樣的行為?你是智者,請告訴我,可尊敬的人啊!」

1039 「比丘不應該貪戀愛欲,應該心境平靜,精通萬物,富有思想,四處雲遊。」

--------------------------------------

達和法師譯

1038 「於此世,若已察覺諸法者,若正在學者與凡夫,彼等之行為,受吾之問賢者請說!師尊!」

1039 「於諸欲不可貪求,意不可混濁,一切法之善巧者,比丘應有正念遍行。」

--------------------------------------

巴利經文

1038 Ye ca saṅkhātadhammāse, ye ca sekhā puthū idha;

Tesaṃ me nipako iriyaṃ puṭṭho pabrūhi mārisa.

1039 「Kāmesu nābhigijjheyya, manasānāvilo siyā;

Kusalo sabbadhammānaṃ, sato bhikkhu paribbaje.

--------------------------------------

K. R. Norman 英文翻譯

1038 「Those who have considered the doctrine, and the many under training here;

(being) zealous, tell me when asked, sir, their way of life.」

1039 「A bhikkhu would not be greedy for sensual pleasures. He would be undisturbed in mind.

Skilled in all mental states, he would wander about, mindful(ly).」

=========================

元亨寺譯

所有法之察悟者(阿羅漢),及茲一般之有學,

彼等行動(行道),問我尊智者(佛)請語我。

=========================

郭良鋆的譯文將「saṅkhātadhammāse」譯作「考察萬物的人」是不正確的。和法師譯作「已察覺諸法者」,元亨寺譯作「所有法之察悟者」,這是不將「saṅkhāta」當作「數、計數」解釋,而是解釋為「覺悟」。《小義釋》明白指出「saṅkhātadhammāse」意指「阿羅漢」。

郭良鋆的譯文將「sekha 有學」譯作「學生」是不正確的,「sekha 有學」是「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這八個修證階位除了四果(阿羅漢)以外的七個位階都稱作「sekha 有學」。

所以「已經了悟佛法的弟子與各種有學」就是指已達到「初果向、初果、二果向、二果、三果向、三果、四果向、四果」這八個修證階位的賢聖。

文將「sato 具念的」譯作「心境平靜」也是不正確的。

1038 頌 sekhā puthū 。達和法師譯作「正在學者與凡夫」,其實 K. R. Norman 和菩提比丘都譯為「各種有學」,是把 puthū 譯為「種種的、各個的」。此句,《瑜伽師地論》譯為 「及有學異類」,「異類」可能是要表達「各種」的意思。《大智度論》就明顯而精確地譯為:「如佛問舍利弗、如《波羅延經》阿耆陀難中、偈說:『種種諸學人』。」《雜阿含345經》也是譯作「若復種種學」,達和法師可能是把 puthū 當作「puthujjana 凡夫」翻譯,很顯然地,「凡夫」無法達到「心不貪、意不染,善巧於諸法,而具念」的境界,如此解讀是不正確的。

「mārisa」是「朋友(平輩相稱)」,郭譯「可尊敬的人」或達和法師譯「尊師」,《瑜伽師地論》譯為「大仙」,都有待斟酌。巴利1038頌「nipako」,郭譯「智者」,達和法師譯「賢者」,《瑜伽師地論》、《大智度論》與《雜阿含345經》都未譯出此字,菩提比丘的英文翻譯為 discreet,稱這位 mārisa 是思慮周詳的、謹慎的。K. R. Norman 的英文翻譯為 zealous,稱這位 mārisa 是熱誠的。版主認為應翻譯作「智者」較為貼切。

巴利「iriya」,古譯為「威儀」,意指「行、住、坐、臥」,具有兩種字義,一是慣用的「泛指身體的各種姿態」,一是指「行為」,此處應是意指「行為」,「Tesaṃ me nipako iriyaṃ, puṭṭho pabrūhi mārisa」,漢語文意與字的前後次序有關,(如「黃狗咬白豬」),巴利文義則與各字的格有關,和字的次序較無關聯(如「黃狗咬白豬」,「狗」字與「豬」字,用主格的字為動作者,用受格的字為動作的承受者。「黃」與「白」如形容「主格的名詞」就用主格,如形容「受格的名詞」就用受格),就漢字順序為「他們的,被我,智慧的,行為,問,回答,朋友」,依照各字的格與動詞的時態(tense),此句為「我問他們的行為,聰明的朋友,請回答」。

===================

1038頌,菩提比丘的英文翻譯為:
Those who have comprehended the dhamma,
And the manifold trainees here:
Asked about their way of conduct,
Being discreet, tell me, dear sir.

那些已經了悟諸法的(阿羅漢)弟子與各種有學,
他們應該有怎麼樣的行為?考慮周詳的朋友,請為我解說。

這也就是《雜阿含345經》「如我所說,《波羅延耶》阿逸多所問:『若得諸法數,若復種種學;具威儀及行,為我分別說。』」(CBETA, T02, no. 99, p. 95, b11-14)

同一偈頌《大智度論》卷3〈出序品、共摩訶比丘釋論〉:「如佛問舍利弗、如《波羅延經》阿耆陀難中、偈說:『種種諸學人,及諸數法人,是人所行法,願為如實說。』

《雜阿含345經》的對應經典是《相應部尼柯耶,SN 12.32》。「得諸法數」,巴利文作Sankhatadhammase,意為「已數盡諸法者』,指『窮究諸法』或『已證悟諸法』之阿羅漢。這在和 David Chiou 的討論中,已詳細解析過了。

1038偈,楊郁文依據巴利文的翻譯為:『所有已證悟諸法者,及諸有學與凡夫們;此等輩(應該)具備(那些)之威儀,我所尊敬者,請為我解說。』法數 Sankhatadhamma之數為sankhata,是sankhayati的過去分詞,此字有兩種意義:一為計數,一為開顯、開悟,此字應譯為『已經悟法的人』,譯為「法數」是不恰當的。

「問偈」的句意很簡單,僅僅是問「阿羅漢與諸有學(所謂的四聖八賢)是有怎樣的行為?」只是翻譯得複雜難懂而已。

1039 頌的回答是不應繫著貪欲,善巧於諸法,以清淨心、具念地遊方乞食。

在此理解之下,《雜阿含345經》的經義就較清晰而容易理解了。

《雜阿含345經》卷14:「舍利弗白佛言:「真實。世尊!世尊!若比丘真實者,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善解脫。彼從食集生,若真實即是滅盡,覺知此已,比丘於滅生厭、離欲、滅盡,不起諸漏,心善解脫,是數法。」」(CBETA, T02, no. 99, p. 95, b21-25)

==========

《瑜伽師地論》卷19:

1038 「若諸善說法,及有學異類,彼常委能趣,請大仙為說。
1039    不耽著諸欲,其心無濁染,於諸法巧念,是苾芻能趣。」(CBETA, T30, no. 1579, p. 386, c2-5)

=========

《瑜伽師地論》在1037頌與1038頌之間還有兩首偈頌,是《彼岸道品》〈阿逸多問〉所無的,K. R. Norman 博士指出這兩頌是 1110頌與1111頌,有趣的是,不僅玄奘法師翻譯的《瑜伽師地論》有此兩偈,現存的梵文殘卷也有此兩偈頌。

為什麼《瑜伽師地論》在《彼岸道品》第一問〈阿逸多問〉的地方,會出現第十四問〈烏陀夷問〉的偈頌?

是《經集》《彼岸道品》第一問〈阿逸多問〉沒有此兩偈比較正確?還是《瑜伽師地論》有此兩偈才正確?

1110 How is consciousness stopped for one who wanders mindfully? Having come to ask the Blessed One, let us hear that word of yours.
1111 If a person does not enjoy sensation, internally or externally, in this way consciousness is stopped for him wandering mindful(ly).

1110 云何念所行,諸識當永滅?
今請垂方便,為釋令無疑。

1111 於內外諸受,都不生欣樂;
如是念所行,諸識當永滅。

========================

從上述討論可以得知,如果依譯文的字句表面意思來解釋《雜阿含345經》,是會誤解經義而解釋不通,這說明為何「現代的經文注釋,對照閱讀是必需品,而不是奢侈品」。

2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見樹不見林
見葉不見樹
佛道各自覺
言論終岐義

匿名 提到...

好文,有下功夫研究!
值得+難得
希望能有更多這類的文章來分享心得。
讃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