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8日 星期二

郭在貽:漫談古書的注釋


郭在貽:漫談古書的注釋

2016-11-08 09:40:39
 《中國語文》一九七九年第四期,劉世南同志《談古文的標點、注釋和翻譯》一文,指出「現在有些古書的標點、注釋與翻譯,錯誤較多,原因不外乎三點:()不明出處;()不知古義;()誤解文意。」據筆者平日涉獵所及,覺得古書注釋中的問題或不止此,僅就其表現形式而言,至少可以歸納為如下數條:()望文生訓;()增字為釋;()誤解俗語詞;()以今例古;()當注而不注。現在逐條舉例說明,算是對於劉文的補充。

一、望文生訓

這是古書注釋中最常見的錯誤之一,細别之,又可分如下數端:

 1.
因昧於古義而望文生訓

我們知道,隨著時代的變遷,字、詞的意義也會產生變化,某些字、詞的古義,到後來消失掉了,後人不察,往往用這些字、詞的今義或常義去訓釋古書,以致造成注釋中的謬誤。例如:

鄒陽《獄中上梁王書》:「今人主誠能去驕傲之心,懷可報之意,披心腹,見情素,墮肝胆,施德厚,終與之窮達,無愛於士,則桀之犬可使吠堯,跖之客可使刺由。」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注云:「墮肝胆,就是肝胆塗地的意思。」按:此注誤。墮字古有輸義,墮肝胆就是輸肝胆,猶言「把心交出來」。《史記˙淮陰侯列傳》:「臣願披腹心,輸肝胆,效愚計,恐足下不能用也。」可以互證。注者不知墮字的古義,遂用其常義訓釋,牽強生硬,自不能免。

樂府詩《行行重行行》:「浮雲蔽白日,游子不顧反。」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注云:「顧,念,想。反,同返。」余冠英先生的《漢魏六朝詩選》注云:「顧,念也。」按:顧字在此訓為「想、念」,是錯的。顧字古有還、返之義,顧反是同義複詞,是歸返、回來的意思。《韓非子˙内儲說上》:「商太宰使少庶子之市,顧反而問之曰:『何見於市?』對曰:『無見也。』」這個顧反即是歸返、回來的意思,顧字絕不作想念解。樂府詩《度關山》:「行人思顧返,道别且徘徊。」顧返是思字的賓語,前一句詩只能讀作「行人顧返」,而不能讀作「行人思顧返」。顧反作歸返、回來講,屢見於先秦兩漢的古籍,清人王念孫在其《讀書雜志》一書中有專條論述,可成定論。

《史記˙游俠列傳》:「今游俠,其行雖不軌於正義,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赴士之阨困。……」其中的「已諾」一詞,北京大學中國文學史教研室選注的《兩漢文學史參考資料》注云:「已,猶踐;……此二句言既已答應别人,就一定忠誠老實地去踐約,……」。按:已諾之已,非已經之意,亦非踐履之意。北大注本為已字的常義所惑,故作出此種訓釋。今謂已字古有「不許」之義,與諾字正相反對。《禮記˙表記》鄭注、《荀子˙王霸篇》楊注,均曾指出「已」為「不許」,「諾」為「許」,又《鶡冠子》卷中:「已諾不專」,陸佃注:「反諾為已」。馬王堆漢墓出土《老子》乙本卷前古佚書《經法》:「若()者,言之符也。已者,言之絕也。已若()不信,則知()大惑矣。」此均足證明已諾為古之成語,已為不許,諾為許。然此一古訓,久已湮沒,注家不察,每以今義或常義釋之,遂爾致誤。

張籍《離婦》詩:「堂上謝姑嫜,長跪請離辭。」馬茂元先生注云:「離辭,臨别的贈言。」按:此解誤。照此注釋,則「請離辭」三字可翻譯為「請臨别的贈言」,不成話。離辭實即陳辭,《玉篇》:「離,陳也。」是離有陳義之證。《史記˙老子韓非列傳》:「然善屬書離辭,指事類情。」王念孫謂「離辭,陳辭也」。

柳宗元《袁家渴記》:「每風自四山而下,振動大木,掩冉眾草,紛紅駭綠,翁葧香氣。……」周振甫先生注云:「紛紅駭綠,花葉被吹得紛亂,像吃驚似的。……駭,驚駭。」按:注者囿於駭字的常義(驚駭),不得不作出這樣生硬的注釋。其實駭字古有亂義,紛紅駭綠即紛紅亂綠,紛與亂、紅與綠,各各相對成文。駭作亂解,於古有徵:

《國策˙宋策》:「而國人大駭」,注云:「駭,亂憂也。」(此注見於姚宏刊本)
陶淵明《命子》詩:「逸虯繞雲,奔鯨駭流。」李公煥注云:「二句喻狂暴縱横之亂也。」
嵇康《琴賦》:「闥爾奮逸,風駭雲亂。」駭與亂相對成文。

此外例證尚多,不煩枚舉。而紛、亂二字,在詩文中往往相對成文,如杜甫《夔府書懷四十韻》:「血流紛在眼,涕泗亂交頤。」此二字亦可相結合而成一並列複合詞,如《史記˙楚元王世家》:「今乃首率七國,紛亂天下,奈何續其後!」此亦可助證「紛紅駭綠」當即「紛紅亂綠」之意。

柳宗元《封建論》:「朝拜而不道,夕斥之矣;夕受而不法,朝斥之矣。」中華書局出版的《法家著作選讀》注云:「受,接受。」按:此解誤。受字古有接受和授予兩層意思,而這裡是作「授予」解。《說文》:「受,相付也。」既云相付,則包含受、授兩方面。韓愈《師說》:「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宋書˙垣護之傳》:「豈是朝廷受任之旨。」受字均作授予解。

 2.
因不明假借而望文生訓

清人王引之云:「許氏《說文》論六書『假借』日:『本無其字,依聲托事,令長是也。』蓋本無字而後假借他字,此謂造作文字之始也。至於經典古字聲近而通,則有不限於無字之假借者,往往本字見存而古本則不用本字,而用同聲之字,學者改本字讀之,則怡然理順;依借字解之,則以文害辭。」這種因不明假借而以文害辭的現像,在古書注釋中是並不罕見的。兹舉二例:

《史記˙項羽本紀》:「秦吏卒多竊言曰:『章將軍等詐吾屬降諸侯,今能入關破秦,大善,即不能,諸侯虜吾屬而東,秦必盡誅吾父母妻子。』諸將微聞其計,以告項羽。」顧學頡先生注云:「微聞,略略聽到,暗暗聽到。」按:釋微聞為「略略聽到」,不妥當。微字在此應是𧢡的假借,《說文》:「𧢡,司也。」(司即伺)即伺探、伺察之意,微聞就是竊聽。在上引一段文字中,微聞與竊言相呼應,竊言就是私下裡偷偷地議論,微聞就是暗中偷偷地探聽。

《楚辭˙九章˙抽思》:「悲秋風之動容兮,何回極之浮浮?」其中「動容」的容字,從朱熹、王夫之、蔣驥,直至今人郭沫若、文懷沙、馬茂元諸先生,都解作容貌、容色之義,殊不知這個容乃是搈字的假借,《說文》:「搈,動搈也。」《廣雅˙釋詁》:「搈,動也。」王念孫疏證即引《九章》「悲秋風之動容」句,並謂「溶、搈、容並通。」秋風動容,殆言秋風之勁厲猛烈,動容是同義複詞,容字並非容貌、容色之義。今人姜亮夫師、劉永濟、蔣天樞兩先生均采用段、王之說,讀動容為動搈,是完全正確的。

 3.
因不明語源而望文生訓

韓愈《華山女》詩:「廣張福罪資誘脅,聽眾狎恰排浮萍。」馬茂元先生注云:「狎恰,當時口語,你邀我,我邀你的意思。」按:此解無據。狎恰即恰恰,亦即戢戢,其義為密集、積聚、繁碎、頻繁,詳見拙作《古代漢語詞義札記》一文,此不具。「聽眾狎恰排浮萍」,是說聽眾密集如浮萍之排列,以言其多。又張籍《采蓮曲》:「青房圓實齊戢戢,爭前竟折漾微波。」同書注云:「戢戢,飽滿而突出的樣子。」按:此亦臆說。戢戢亦密集之義,它與狎恰、恰恰出於同一語源。

4.
因誤解連語而望文生訓

清人王念孫云:「凡連語之字,皆上下同義,不可分訓,說者望文生義,往往穿鑿而失其本指。」可惜注釋家們常常犯這樣的毛病,試看二例:

李密《陳情表》:「臣之進退,實為狼狽。」王力先生主編的《古代漢語》注云:「狽,一種狼類動物。據說狽的前腿很短,走路時常把前腿架在狼身上,否則不能走路。……」按:這是承襲了唐人段成式、蘇鶚等的謬說,其實狼狽是連語(亦稱聯綿字),狼和狽各表示這個雙音詞中的一個音節,它們本身並不含有單獨的意義。狼狽本作刺癶,《說文》卷二上大部:「癶,足剌癶也。」亦作狼 (足+貝),慧琳《一切經音義》卷58「僧袛律」第34卷「狼現」條云:「狼(足+貝)猶(足+真)(足+貝)也。」

《離騷》:「心猶豫而狐疑兮,欲自適而不可。」馬茂元先生注云:「猶,小犬;豫,同預,敏感也。人帶著犬走路,犬總是預先走在人的前面。當它跑了一段路之後,又覺得不放心,跑回來找它的主人。如此時前時後,來回不息地走著。因此,說人的行動沒有決斷叫做『猶豫』。又謂「狐性多疑……所以說人的多疑叫『狐疑』」云云。按:這是承襲了《爾雅》、《水經注》《顏氏家訓》等的舊說,其實是不科學的。清人黃生、段玉裁、王念孫、郝懿行、朱駿聲等均曾指出猶豫、狐疑是連語,不能望文生訓。今天我們注釋古籍,就不宜再沿襲那些不科學的舊說。

二、增字為釋

所謂增字為釋,清人王引之有一段話講得很清楚:「經典之文,自有本訓。得其本訓,則文義適相符合,不煩言而已解;失其本訓而強為之說,則阢陧不安。乃於文句之間增字以足之,多方遷就而後得申其說,此強經以就我,而究非經之本義也。」王氏這段話指的是古代經書注釋中常見的毛病,其實在現代一些古書注釋中,也不難發現這類錯誤。兹舉一例,以見一斑:

陶淵明《和胡西曹示顧賊曹》詩:「感物願及時,每恨靡所揮。」王瑶先生釋「靡所揮」為「恨無發揮能力機會。」按:此解誤。因為一個揮字,絕無「發揮能力機會」這樣複雜的意思,王注實屬增字為釋。今謂揮字古有揮酒之義,(《禮記˙曲禮上》:「飲玉爵者弗揮」,何氏《隱義》云:「振去餘酒曰揮。」)「所揮」是一個帶有名詞性的所字結構,指的就是酒。這兩句詩的意思本極簡單:「感物願及時」,指覽物生情,欲及時行樂,「每恨靡所揮」,指恨無好酒可飲。

三、誤解俗語詞

這裡所謂俗語詞,指古代的方言、口語之類,這類詞,乍看很簡單,但其含意往往把捉不定,稍一不慎,即上大當。例如:

杜甫《彭衙行》:「憶昔避賊初,北走經艱險。夜深彭衙道,月照白水山。盡室久徒步,逢人多厚顏。參差谷鳥吟,不見游子還。痴女飢咬我,啼畏虎狼聞。懷中掩其口,反側聲愈嗔。」其中「痴女飢咬我……」二句,馬茂元先生注云:「兩句敘述三個過程:『痴女』因飢餓而咬我,可是『咬我』並不能充飢,於是她『啼』了;小兒啼哭,很可能引起荒山中的虎狼尋聲而至,這樣又使得大人畏懼起來。」按:說痴女因飢餓而咬她老子的肉,這是不近情理的,其實這個咬字乃是唐代的俗語詞,有求懇、糾纏之意,「痴女飢咬我」,是說杜甫的女兒因飢餓而懇求杜甫、死死地纏住不放。《敦煌曲校錄》十二時,普勸四眾依教修行:「父邊螫咬覓零銀,母處含啼乞釵釧。」這裡的「螫咬」跟杜詞的咬字用法全同,都有再三求懇的意思。

杜甫《畫鷹》詩:「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馮至先生等的《杜甫詩選》注云:「何當,為什麼不使它?應該叫它。」按:「何當」是個習見的俗語詞,張相先生的《詩詞曲語詞匯釋》歸納了五個義項,在此則應訓為「合當」,正如張書所云:「此何當字緊承上二句之堪字可字,一氣相生,言合當擊凡鳥也。」

四、以今例古

這是指由於在注釋中用現代的概念和觀點強加於古人而形成的一種錯誤。這種錯誤並不少見,在「四人幫」搞評法批儒時更為流行。下面是兩個比較顯著的例子:

《荀子˙不苟》:「盜跖吟口,名聲若日月,與舜、禹俱傳而不息,然而君子不貴者,非禮義之中也。」前幾年出版的一些法家著作選本多注為:「吟口,為人民所歌頌。」有的文章進而說荀子是在歌頌盜跖,其實大謬不然。

首先,「吟口」二字究竟是什麼意思?一定是指「為人民所歌頌」嗎?很成問題。據筆者所知,關於吟口二字的解釋,前人至少有過五種說法,(楊倞、郝懿行、俞秘、王先謙、劉師培均有說)迄無定論,因此不能肯定此二字一定指的是「為人民所歌頌」。其次,荀子這段文章絕無歌頌盜跖之意,荀子之所以說「盜跖吟口,名聲若日月,與舜、禹俱傳而不息」,是為了反襯下面兩句話:「然而君子不貴者,非禮義之中也。」在荀子看來,盜跖的行為不合乎禮義,是君子所不以為貴的。再看荀子其他一些文章,貶壞、罵跖的地方實在不少,(《勸學篇》:「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紂、盜跖是也。」《榮辱篇》以跖與桀並提,桀是壞人,則在荀子看來跖自然也不是好人。)荀子怎麼會在此一反常態,歌頌起盜跖來?某些注本之所以訓「吟口」為「為人民所歌頌」,其目的不過為了說明荀子是法家,於是不顧語言事實,硬是把注者自己的觀點強加於荀子。

類似的例子還有「法後王」的問題。荀子所謂的「後王」究竟是指什麼?這是有爭論的。唐人楊倞認為指近時之王,清人王念孫、錢大昕、劉台拱等則認為指周初的文、武二王。許多選本都撇開後一說,而竞用楊倞之說,這是因為楊倞的說法比較適合於把荀子說成為法家這一需要。其實清人的說法比楊倞說細密而精確,是不能悍然置於不顧的。

五、當注而不注

所謂當注而不注,是指古書中難解之處應當特别加以注釋的,注家反而付之闕如,不予注釋。究其原因,蓋有二端:一是沒有看出問題,誤以難為易;二是注不出而不得不進行回避。不管哪一種情况,都不能不给注釋工作帶來缺陷。筆者平日在閱讀之中,常常發現自己搞不懂的地方,注本偏偏無注,每當此時,不禁掩卷興嘆。下面且看幾個例子:

杜甫《秋雨嘆三首》:「長安布衣誰比數?反鎖衡門守環堵。」詩中的「比數」一詞,不大好解,雖然我們在司馬遷的《報任安書》中也碰到過這個詞:「刑餘之人,無所比數,非一世也,所從來遠矣。」但《報任安書》中的「無所比數」一句也同樣費解。我們查了《杜甫詩選》,偏偏沒有對「比數」作注。

杜甫《奉先劉少府新畫山水障歌》:「……大兒聰明到,能添老樹巔崖裡。小兒心孔開,貌得山僧及童子。」其中的一個「貌」字,一般讀者未必知道它相當於今天的描字,所以應該注上一筆:「貌,動詞,描畫的意思。」試查《杜甫詩選》,無注。

杜甫《曲江三首》:「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按:「尋常」一詞,在唐人詩文中有兩個含義:一為平常,一為時常。注家應該注明這句詩中的尋常究竟是哪一個意思,查《杜甫詩選》,無注。

以上粗略地談了一些古書注釋中的問題。為了說明問題起見,筆者就平日涉獵所及,舉了一些選本作例。對於這些選本及其注家,筆者絕無菲薄之意。應該說,這些選本在同類著作中都還是比較好的,其中一些選家和注家,還是有著高深學養的專門名家,是筆者素所崇敬的。不過「智者千慮,或有一失」,所以這些注本中也就不無可商之處。同時,這也說明了注釋古書之難,前人曾有「注書難於著書」的說法,看來有一定道理。以專門名家,尚且不能無失,則自郐以下,更不待說。復次,我們感到搞注釋工作的同志應該具備相當的古漢語知識,方能勉為其難。有些專家,在古典文學方面是造詣很深的,但對於傳統的「小學」,(章太炎謂之「語言文字之學」,用今天的術語來說,可以稱之為「古漢語」。)則似乎所知不多。從注中可以看出:許多著名的「小學」專著,像段玉裁的《說文解字注》、王念孫的《廣雅疏證》、《讀書雜志》、王引之的《經義述聞》、《經傳釋詞》、俞樾的《諸子平議》、《古書疑義舉例》以及近人張相的《詩詞曲語詞匯釋》等,有些注家竟未寓目。於是就造成了一種令人費解的反常現象:以赫赫名家,其所注書中竟有不少常識性錯誤。究其原因,不能不歸咎於這些名家的學問太專門了,既專於此,則難免疏於彼。像錢鍾書先生的《宋詩選注》那樣言、文兼通,樣樣精到的注本,畢竟是鳳毛麟角,不可多得的。

                                                              
(本文原載《學術月刊》1980年第1期)

https//mp.weixin.qq.com/s?__biz=MzIyNjA4NjA1Mw==&mid=2651009595&idx=1&sn=f5194325125c4339f7aa0169ed56f8ef&chksm=f3824ff1c4f5c6e7feeaedcc75ced446900ec6897ba700836f85066262a35a7b29c14bf911e6&mpshare=1&scene=1&srcid=1102dyM8MbPpdG9Qd4JtNzB1&pass_ticket=UleuOIRqy0HMLBXtfhgTfl%2F8If2ATnkWaQab%2B9HAh4PnAwZtkKMqEyOH%2BGSJ%2FvVp#rd
===========
半桶師的意見:


個人的看法,Ken Yifertw 所援引《豆瓣網》的原文可能著有重𧸖 (ting5 taN5)。作者講「微字在此應是𧢡的假借」拍算是「微字在此應是覹的假借」tsiah4 著。大概發文轉抄的當時,電腦字庫揣無「覹」*字,怙「𧢡」代用;當然,轉抄的人看毋著、恍惚失覺察嘛有可能。

《說文》「覹,司也。从見微聲」,段玉裁注「司者今之伺字,許書無伺。司下當有視字」。《廣韻》「覹、矀:伺視,武悲切」,同音同義異體。

3.「覹」也寫做「矀」台語讀「bi5」,嘛會使做「𥊀 (siam1)」的意思,「偷覹」著是「偷𥊀」、「小覹 *一下」著是「小𥊀 *一下」。

4. 共 (kang4) 箸《史記‧孝武本紀》「使人微得趙綰等姦利事,召案綰、臧,綰、臧自殺」,裴駰《集解》引徐廣的解說「纖微伺察之」。

《漢書‧游俠傳》「(郭) 解使人微知賊處」,顏師古注「微,伺問之也」。

阿《陳書‧荀朗傳》「高祖 (陳武帝) 崩,宣太后與舍人蔡景曆祕不發喪,朗弟曉在都微知之,乃謀率其家兵襲臺」,這個「微」嘛是指「暗中探聽」。

5. 箸河洛版《白話史記》,「微聞」王靜芝教授翻做「稍稍得知」,「微得」李威熊教授翻做「伺察得」。提供汝參考。

4 則留言:

aacdsee 提到...

藍獸 香菇

這是二十多年前的文章了。

可是我在學校和字典裡學到的,
卻還是狼和狽是兩種動物,狐疑是狐狸多疑。
怎麼會這樣?
到底誰是對的呀?

匿名 提到...

知也無涯 陳存

不知為何Phlip Yen氏電郵相告,此處有一文。其中必有緣故?我不是漢學家也不是文人,更不是動物學家!我研究台語的漢字語言體,是語言學非漢學。讀了此文,內容涉及我的台語硏究有「狼狽」一詞,也正在重讀一舊文,多年前從圖書館影印的汝企和著〈訓詁學常識〉,時間純屬巧合。綜合涉及自己的興趣作「讀書」報告如下:

一,上文作者主張「狼狽」是個連綿字,但沒說明這個連詞(複字詞)指何動物?一種還是兩種?至於王力氏所引用的古籍說明「狽」的動物,作為一個現代人是難以接受的,雖然沒有「龍」一般的神秘。
二,漢語文化對於動物學的名稱非常不「科學」,一直流傳至現代。漢文化把人獸分得很清楚,飛禽走獸的觀念,除了牛馬是工具外,幾乎都是肉食的對象。西方人遊行中國,感嘆看不到動物:「除了飛機,有翅膀的都可以吃;桌子以外,有四腳的也都可吃」!
三,成語「狼狽為奸」詞性色彩傾向指示兩種動物,也許遠古有「狽」現在已經滅絕?「麒麟」「龍」「鳳凰」都被吃光了,只有「龍的傳人」在台灣尚可找到!
四,不止一次我主張「狐狸」是「狐」與「狸」兩種動物。最近寫一論述〈嚙[níau]鼠非「鳥鼠」〉,於是又說「鳥鼠」如「狐狸」是不同動物的複合名詞。今天為硏究狼、狽、狐、狸(狢)、貓,我又上《維基百科》中、英、日文詳讀(筆者每年小額獻金Wikipedia,並時想「獻議」(插話),但是太麻煩只好作罷!)
五,漢語文化對動物名稱的混淆視聽實在太嚴重,俗名與學名也分不清,而且學名承襲俗名太嚴重隨便。今天看《維基百科》把「狐狸」一詞當為「狐」,我開始懷疑自己是受日本文化影響把「狐」(fox,日語kitsune),「狸」(raccoon dog日語tanuki),分開。但是我深信古漢語文化要比近古宋、元、明、清,尤其是近代把「物名」分得清濋。如現在「狸貓」(狸貓換太子!家貓?山貓?石虎?)到底是何種動物?「河狸」「海狸」「果狸」都歸入「狸」,但是牠們都是不同(屬,科?)的走獸!英語俗稱Raccoon dog指亞洲特有的「狸」,即非狸(貌似)也非狗(形似),又非raccoon(浣熊)但是牠(後者)有學名。
六,我不知道《維基百科》的中文作者是否專業的動物學家把「狐狸」歸於「狐」,從俗命名?在不同頁的「浣熊」(raccoon,作者不同?)的語源譯自歐文,但是解釋錯誤。原來「浣」是洗的意思,但意指「浣熊」常擦前腳如人在洗手,並非用手「洗淨牠的食物」。我住溫哥華,居家(khîa-ke?)附近常有浣熊岀入,尋找食物。
七,台語漢字研究先輩劉建仁先生把台語「麻臉」[niau-bin]揣測為「貓面」。看官,君意如何?

chenfra 提到...

知也無涯 陳存

不知為何Phlip Yen氏電郵相告,此處有一文。其中必有緣故?我不是漢學家也不是文人,更不是動物學家!我研究台語的漢字語言體,是語言學非漢學。讀了此文,內容涉及我的台語硏究有「狼狽」一詞,也正在重讀一舊文,多年前從圖書館影印的汝企和著〈訓詁學常識〉,時間純屬巧合。綜合涉及自己的興趣作「讀書」報告如下:

一,上文作者主張「狼狽」是個連綿字,但沒說明這個連詞(複字詞)指何動物?一種還是兩種?至於王力氏所引用的古籍說明「狽」的動物,作為一個現代人是難以接受的,雖然沒有「龍」一般的神秘。
二,漢語文化對於動物學的名稱非常不「科學」,一直流傳至現代。漢文化把人獸分得很清楚,飛禽走獸的觀念,除了牛馬是工具外,幾乎都是肉食的對象。西方人遊行中國,感嘆看不到動物:「除了飛機,有翅膀的都可以吃;桌子以外,有四腳的也都可吃」!
三,成語「狼狽為奸」詞性色彩傾向指示兩種動物,也許遠古有「狽」現在已經滅絕?「麒麟」「龍」「鳳凰」都被吃光了,只有「龍的傳人」在台灣尚可找到!
四,不止一次我主張「狐狸」是「狐」與「狸」兩種動物。最近寫一論述〈嚙[níau]鼠非「鳥鼠」〉,於是又說「鳥鼠」如「狐狸」是不同動物的複合名詞。今天為硏究狼、狽、狐、狸(狢)、貓,我又上《維基百科》中、英、日文詳讀(筆者每年小額獻金Wikipedia,並時想「獻議」(插話),但是太麻煩只好作罷!)
五,漢語文化對動物名稱的混淆視聽實在太嚴重,俗名與學名也分不清,而且學名承襲俗名太嚴重隨便。今天看《維基百科》把「狐狸」一詞當為「狐」,我開始懷疑自己是受日本文化影響把「狐」(fox,日語kitsune),「狸」(raccoon dog日語tanuki),分開。但是我深信古漢語文化要比近古宋、元、明、清,尤其是近代把「物名」分得清濋。如現在「狸貓」(狸貓換太子!家貓?山貓?石虎?)到底是何種動物?「河狸」「海狸」「果狸」都歸入「狸」,但是牠們都是不同(屬,科?)的走獸!英語俗稱Raccoon dog指亞洲特有的「狸」,即非狸(貌似)也非狗(形似),又非raccoon(浣熊)但是牠(後者)有學名。
六,我不知道《維基百科》的中文作者是否專業的動物學家把「狐狸」歸於「狐」,從俗命名?在不同頁的「浣熊」(raccoon,作者不同?)的語源譯自歐文,但是解釋錯誤。原來「浣」是洗的意思,但意指「浣熊」常擦前腳如人在洗手,並非用手「洗淨牠的食物」。我住溫哥華,居家(khîa-ke?)附近常有浣熊岀入,尋找食物。
七,台語漢字研究先輩劉建仁先生把台語「麻臉」[niau-bin]揣測為「貓面」。看官,君意如何?

台語與佛典 提到...

個人的看法,Ken Yifertw 所援引《豆瓣網》的原文可能著有重𧸖 (ting5 taN5)。作者講「微字在此應是𧢡的假借」拍算是「微字在此應是覹的假借」tsiah4 著。大概發文轉抄的當時,電腦字庫揣無「覹」*字,怙「𧢡」代用;當然,轉抄的人看毋著、恍惚失覺察嘛有可能。

《說文》「覹,司也。从見微聲」,段玉裁注「司者今之伺字,許書無伺。司下當有視字」。《廣韻》「覹、矀:伺視,武悲切」,同音同義異體。

3.「覹」也寫做「矀」台語讀「bi5」,嘛會使做「𥊀 (siam1)」的意思,「偷覹」著是「偷𥊀」、「小覹 *一下」著是「小𥊀 *一下」。

4. 共 (kang4) 箸《史記‧孝武本紀》「使人微得趙綰等姦利事,召案綰、臧,綰、臧自殺」,裴駰《集解》引徐廣的解說「纖微伺察之」。

《漢書‧游俠傳》「(郭) 解使人微知賊處」,顏師古注「微,伺問之也」。

阿《陳書‧荀朗傳》「高祖 (陳武帝) 崩,宣太后與舍人蔡景曆祕不發喪,朗弟曉在都微知之,乃謀率其家兵襲臺」,這個「微」嘛是指「暗中探聽」。

5. 箸河洛版《白話史記》,「微聞」王靜芝教授翻做「稍稍得知」,「微得」李威熊教授翻做「伺察得」。提供汝參考。
2016年11月19日 下午6:37 (半桶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