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友鄰網站」出現一位引用「阿含、尼柯耶」的貼文者,他所引用的經文似乎四平八穩,但是他接著引伸出來的結論卻不是那麼「四停八穩」,在此略予評論。
========
1.
他引用《雜阿含263經》(《相應部22.101經》),然後得到這樣的結論:「我知道你不想要輪迴,但不會因為你不想要、不會因為你有用心求,
就不來輪迴,反而因為你不想要就一定輪迴。」
這一結論令人錯愕,這與「阿含教義」不符。
回來閱讀《雜阿含263經》,說的是:
如果有人不知見四聖諦,不修習三十七道品,而只發願「令我諸漏盡,心得解脫。」(CBETA, T02, no. 99, p. 67, a27),這無法成就漏盡解脫。
如果有人發習而尚未發願呢?
《雜阿含263經》:「若比丘修習隨順成就者,雖不欲令漏盡解脫,而彼比丘自然漏盡,心得解脫」(CBETA, T02, no. 99, p. 67, b9-11)。
這樣的解說和《中阿含173經》、《中部126經》是一致的。
《中阿含173經》卷45〈心品 3〉:「若有沙門、梵志,邪見、邪見定,彼作願行行邪梵行,必不得果,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行邪梵行,必不得果。...
浮彌!若有沙門、梵志,正見、正見定,彼作願行行正梵行,彼必得果,無願、願無願、非有願非無願行正梵行,彼必得果。」(CBETA, T01, no. 26, p. 710, b4-18)
----------
關鍵在於「是否修習、是否成就」,而不是在「是否發願」,這和「大乘佛教」的重視「初發心」,有層次上的差別,這是學習、修習「阿含、尼柯耶」的人應該明瞭的差異處。
《大智度論》卷78〈願樂品 64〉:「阿羅漢等雖漏盡,不如初發心菩薩」(CBETA, T25, no. 1509, p. 609, c19-20)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5:「《大品》明「從初發心,即坐道場、轉法輪、度眾生。」」(CBETA, T33, no. 1716, p. 734, b17-21)
========
2.
似乎是同一位發言者,又貼文引《雜阿含1039經》,他又下此結論「惡不抵罪、善不消福」。他說:「佛陀說:『有惡業、不淨因就一定會感得惡報、不淨果。有善業、清淨因就一定會感得善報、清淨果』。」
這跟「阿含教義」不符,或者至少說:「『阿含、尼柯耶』經文裡沒這種字句。」
------------------
雖然讀到有人引導大眾閱讀『阿含、尼柯耶』經文,感到十分欣慰;但是,對有一些導讀師兄的引申,不能囫圇吞棗,不能像冬至吃湯圓一口一個,必需細嚼慢嚥。
關鍵在於「是否修習、是否成就」,而不是在「是否發願」,這和「大乘佛教」的重視「初發心」,有層次上的差別,這是學習、修習「阿含、尼柯耶」的人應該明瞭的差異處。
《大智度論》卷78〈願樂品 64〉:「阿羅漢等雖漏盡,不如初發心菩薩」(CBETA, T25, no. 1509, p. 609, c19-20)
《妙法蓮華經玄義》卷5:「《大品》明「從初發心,即坐道場、轉法輪、度眾生。」」(CBETA, T33, no. 1716, p. 734, b17-21)
========
2.
似乎是同一位發言者,又貼文引《雜阿含1039經》,他又下此結論「惡不抵罪、善不消福」。他說:「佛陀說:『有惡業、不淨因就一定會感得惡報、不淨果。有善業、清淨因就一定會感得善報、清淨果』。」
這跟「阿含教義」不符,或者至少說:「『阿含、尼柯耶』經文裡沒這種字句。」
------------------
雖然讀到有人引導大眾閱讀『阿含、尼柯耶』經文,感到十分欣慰;但是,對有一些導讀師兄的引申,不能囫圇吞棗,不能像冬至吃湯圓一口一個,必需細嚼慢嚥。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