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楮錢」、「溪錢」
所謂「紙錢」到宋代才出現,因此「焚燒金紙、紙錢」也不會出現在宋代之前。
但是古代有所謂「楮錢」,意思是「用木頭雕成元寶、銅錢」,漆成金色,隨先人埋葬,稱為「瘞錢、瘞楮錢」。到漢朝末年,改用焚燒,以免旁人以為陪葬的是真的金錢,導致盜墓,焚燒用以表示是「楮錢」。
清代,徐乾學《讀禮通考》96卷:「士庶之家凡有喪者,其靈座前皆設殽果,或土、或木,任意為之,而飾以色。其祭祀則必焚楮錢及金銀楮錠,楮錢亦有用金銀者。」
所以後代,也用紙作成「楮錢」。
台灣國立教育部《教育雲》(網址: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楮錢&search=楮錢):「冥紙。祭祀時所焚的紙錢。明.瞿佑《剪燈新話.卷一.金鳳釵記》:『因引生入室,至其靈几前,焚楮錢以告之,舉家號慟。』《初刻拍案驚奇.卷二三》:『哭罷,焚了些楮錢,就引崔生在靈位前,拜見了媽媽。』也稱為『楮鏹』。」
我沒讀到過「溪錢」,也許以下所述,這就是「溪錢」。
明代,查繼佐《罪惟錄》34卷:「親初死,披髪持缾水濱,哭擲銅錢、楮錢於水,汲(水)浴尸,謂之『買水』,否則以為不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