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8日 星期六

佛經該不該加標點符號?

001

版主今天觀賞《Discovery》電視頻道,剛好在介紹賓士汽車的設計發明者 Karl Benz,節目中提到當年 Benz 遇到最大的阻力不是沒有加油站,而是德國皇帝非常愛馬,甚至認為「設計不需馬匹的車輛」是一種叛國行為;當時的天主教教廷也認為「使用不需馬匹的車輛是一種不道德行為」。今日,我們很難想像當時為何有這樣的想法。

版主自行挑選「幫佛教經典標註標點符號」的工作,發現有人公然反對幫佛教經典安上標點符號,或者要求「至少不要使用『過多的標點符號』」,版主淳樸脆弱的心靈受到驚嚇、飽受創傷。我選擇兩段經文依照《大正藏》的句讀照抄(第一段、第二段),各位看官不妨試試,是否能讀得通經文的大致意旨。這讓我想起,多年以前,版主還是一位慘綠少年,年少懵懂無知,在台下聽法(現在也還是如此),有一位佛教略具盛名的法師,要求學佛的學生反覆閱讀經文而不看註解,直到自然通曉為止。這兩種說法,真是難兄難弟,一對活寶,版主也提供一段經文(第三段),讓諸位看官試試,不讀註解、反覆閱讀直到自然通曉為止。

1.

《中阿含215經》卷59〈4 例品〉:「復次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青青色青見青光猶如青水華。青青色青見青光。猶如成就波羅[木*奈]衣。熟擣磨碾。光色悅澤。青青色青見青光。如是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青青色青見青光。無量無量淨意潤意。樂不憎惡。彼色除已知除已見作如是想。是謂第五除處。復次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黃黃色黃見黃光。猶如頻頭歌羅華。黃黃色黃見黃光。猶如成就波羅[木*奈]衣。熟擣磨碾。光色悅澤。黃黃色黃見黃光。如是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黃黃色黃見黃光。無量無量,淨意潤意。樂不憎惡。彼色除已知除已見。作如是想。是謂第六除處。復次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赤赤色赤見赤光。猶如加尼歌羅華。赤赤色赤見赤光。猶如成就波羅[木*奈]衣熟擣磨碾。光色悅澤。赤赤色赤見赤光。如是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赤赤色赤見赤光。無量無量。淨意潤意。樂不憎惡。彼色除已知除已見。作如是想。是謂第七除處。復次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白白色白見白光。猶如大白白色白見白光。猶如成就波羅[木*奈]衣。熟擣磨碾。光色悅澤。白白色白見白光。如是比丘。內無色想外觀色。白白色白見白光。無量無量淨意潤意。樂不憎惡。彼色除已知除已見。作如是想是謂第八除處。」(CBETA, T01, no. 26, p. 800, a5-b1)

2.

《七處三觀經》卷1:「兩眼名為何等。世間比丘有人有是眼。令我未得財產。當為得致,已致得當為莫折減。有如是眼。亦復有是眼。令我行布施。令從是因緣上天。亦有是眼。是名為兩眼人。從後說想盡識。栽盡為思想盡識。如是為思想盡識。何等為思想盡受行識。是為八行識。識諦見到諦定意為八。如是盡思想受行識。何等為思想味識。所為思想因緣生樂得意憙。如是為思想味識。何等為思想惱識。所為思想不常盡苦轉法。如是為思想惱識。何等為思想要識。所思想欲貪能解。欲貪能斷。欲貪能自度。如是為思想要識。」(CBETA, T02, no. 150A, p. 876, a27-b9)

3.

《長阿含19經》卷12:「爾時世尊欲降其幻偽虛妄之心故結呪曰摩拘樓羅摩拘樓羅 毗樓羅。毗樓羅旃陀那加摩世致。 迦尼延豆。 尼延豆。 波那攎。嗚呼奴奴。 主。 提婆蘇暮摩頭羅。 支多羅斯那。 乾沓波。 那羅主。 闍尼沙。 尸呵。 無蓮陀羅。 鼻波蜜多羅。 樹塵陀羅。 那閭 尼呵。 斗浮樓。 輸支婆 迹婆」(CBETA, T01, no. 1, p. 80, a9-15)

================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佛經句讀要訣〉

http://buddhaspace.org/gem_browse.php/fpath=gem/brd/BudaHelp/8/F0010068&num=4

發信人: prajna@Lion (火之舞) on board 'BudaHelp'
標 題: 佛經句讀要訣
發信站: 獅子吼站 (Mon Feb 26 16:12:35 2001)

[本文蝕轉載自獅子吼站 talk 板]
[本文原作者為 abstsai ]

: 大家看看就好,我可不想為人師表,又不是想討打。我寧可
: 在家睡覺,還覺得比較輕鬆快活呢! 標點符號亂標,關我啥事?

原經文是沒標點的,後人收錄時各自加上標點,於是就
慘不忍睹了,David 引用的就是未經標點過的大正藏原
樣。(就是保留大正藏標點)

現在 CBETA 釋出的版本是保留大正藏原樣標點,或許
將來 CBETA 有人力時可以更上層樓稍加潤點。

不過讀慣了佛經的話,也能自然加以標點斷句,大體上
唐時譯文的慣例仍保留了四、六、八字一句的原則,其
中又以四字一句為主,若有人名超過四字時才會有出入。
最後再加上連接的語助詞,因此熟讀過短篇經文後就會
發現長篇佛經也並不難讀。
如下例,大正藏標點:

T14n0515_p0786c21(00)║如是我聞。
T14n0515_p0786c22(13)║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與其無量大苾芻眾天人等俱。
T14n0515_p0786c23(01)║爾時憍薩羅主勝軍大王。尊位威德皆悉成就。
T14n0515_p0787a01(00)║為欲瞻仰請問佛故。嚴駕出城往如來所。
T14n0515_p0787a02(01)║乘至下處步進入園。
T14n0515_p0787a03(10)║遙見世尊坐一樹下端嚴殊妙。諸根閑寂其心宴然。
T14n0515_p0787a04(06)║已能善得最上調順寂止究竟。

若用四字一句分隔,很快也能找到訣竅:(。句號作為斷句用,不作文字標點)

T14n0515_p0786c21(00)║如是我聞。

T14n0515_p0786c22(13)║一時薄伽梵。在室羅筏。住誓多林給孤獨園。
(上面一行便是例外,因為有人名、地名,所以成了五字、八字)

與其無量。大苾芻眾。天人等俱。
T14n0515_p0786c23(01)║爾時
憍薩羅主。勝軍大王。尊位威德。皆悉成就。
T14n0515_p0787a01(00)║為欲瞻仰。請問佛故。嚴駕出城。往如來所。
T14n0515_p0787a02(01)║乘至下處。步進入園。
T14n0515_p0787a03(10)║遙見世尊。坐一樹下。端嚴殊妙。諸根閑寂。其心宴然。
T14n0515_p0787a04(06)║已能善得。最上調順。寂止究竟。

像這類由玄奘大師所譯的,是最清楚的格式(四六八字句),也可以看出譯者的國學素養。

像這麼優雅的文字,換成現代的速食文化,大概就成了: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給孤獨園,與無量比丘天人俱。
爾時憍薩羅城主,有事問佛,進入園內。
遙見世尊,坐一樹下,端嚴殊妙。

完了。雖然簡單明白,可也沒啥樂趣。

標點問題還有人想要全盤換成現代標點,我認為那更會讓佛經死狀更慘。


=============



《佛緣網站》發表於 2008-8-2 07:17:14



http://bbs.foyuan.net/thread-24443-1-1.html



舉凡排印佛经,建議師兄去掉標點符號,改用斷句。標點符號也是文字,加標點符號就限制了經文的許多含義,而佛經有無量義。斷句則不然,它只是參考,可以隨自己的解證而挪移,歷史上不是就有一位比丘稱為「破楞嚴」的嗎。現在時興為佛經加標點,以為功德無量,實則毁滅正法而不自知,哀哉。



==============



《香象過河的BLOG》的〈佛經標點初探〉 (2011-09-10 22:04:59)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422ece30100u0ww.html



所以個人覺得在標點採用方面,用逗號「,」、句號「。」、問號「?」、冒號「:」、頓號「、」為主,慎用感嘆號「!」、分號「;」,不用引號、書名號等其他標點。採用這樣的標點,可以同時兼顧誦讀和閱讀兩者的需求。



================



《源緣悟圓的BLOG》



http://club.fjdh.com/html/06/5106-41758.html



〈不要對佛經使用過多的標點符號〉



漢語言文字產生的時候,是沒有標點符號的。

兩千年前佛教佛經傳入中國時,所有翻譯過來的佛經都是沒有標點符號的。


後來,人們為了閱讀斷句方便,為佛經加注了極少的標點,一般是在加注人認為該斷句的地方加注一個圓點或圓圈。這樣的方法應該是較為妥當的。


但是,後來許多人出於種種原因,對佛經使用了過多的標點符號,這是極不合適的。


無上正等正覺的佛陀,是偉大的如來、應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世尊.......


他老人家的說法,浩如煙海,博大精深。


任何語言文字都不能描述佛陀說法的一切甚深微妙。


沒有人能夠全部理解佛陀說法的全部語意義趣。


我們今天看到的佛經,經歷了兩千多年的歲月洗禮,經歷過結集轉述,語言翻譯
等等技術處理......

我們今天看到的佛經,有的語言文字是佛陀說的,有的語言文字是佛陀說法時的當機者說的,有的語言文字是結集轉述者說的......


所以,大智大慧的佛陀高瞻遠矚地說:「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


有鑒於此,不應對佛經使用過多的標點符號,應該把空間留出來,讓人們用心與佛陀交流,用心去接受佛陀的慈悲、智慧與偉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