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6日 星期三

「網路上、臉書群組上」的問答



有一位法友認為:「法師說法應該契合提問者的程度。」如果提問者只有小學程度,法師偏要用聯立方程式來解「雞兔同籠」的問題,如果提問者只有國中程度,法師偏要講說「張量分析 tenor analysis」的數學知識,那可能就不算好的法師吧?他認為:「佛陀說法,肯定是會讓大眾喜樂的。願法師們知識充滿。滿溢出來後,也能如佛說法,是身教重於言教。」
-------
我不是法師,所以不知道法師是否贊同這樣的主張。我猜尚未證得果位之前,法師也是常人,對各種知識與法門也有層次高低不等的認識,要法師有知人之明,每次講法都要符合「契理契機」,恐怕是「過度期望」吧?
不過,我想談的是「網路上、臉書群組上」的問答。我舉出常見的四種狀況:
  1. 1. 問的人不管答者的程度與興趣,問了各種範圍、各種層次的問題。
  2. 2. 答的人不管問者的程度與興趣,以各種範圍、各種層次的回答去對應問題。
  3. 3. 問的人只想聽他想接受的各種範圍、各種層次的答案,希望答者依此回答。
  4. 4. 答的人只想以他想表達的各種範圍、各種層次的方式回答,希望問者依此聽取回答。
實際上,也算不上是「拜師學藝」,網路上、臉書群組上,問者需找能答得上來的人提問,答者也只對聽得上來的人回答。
所謂「合則留,不合則去」,自來自去,兩不相妨。
http://yifertw.blogspot.com/2011/04/8.html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