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雜阿含1073經》卷38:「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爾時,尊者阿難獨一靜處,作是思惟:「有三種香,順風而熏,不能逆風。何等為三?謂根香、莖香、華香。或復有香,順風熏,亦逆風熏,亦順風逆風熏耶?」作是念已,晡時從禪覺,往詣佛所,稽首佛足,退住一面,白佛言:「世尊!我獨一靜處,作是思惟:『有三種香,順風而熏,不能逆風。何等為三?謂根香、莖香、華香。或復有香,順風熏、逆風熏,亦順風逆風熏耶?』」
佛告阿難:「如是!如是!有三種香,順風熏,不能逆風,謂根香、莖香、華香。阿難!亦有香,順風熏、逆風熏、順風逆風熏。阿難!順風熏、逆風熏、順風逆風熏者。阿難!有善男子、善女人,在所城邑、聚落,成就真實法,盡形壽不殺生、不偷盜、不邪婬、不妄語、不飲酒。如是善男子、善女人,八方上下,崇善士夫,無不稱歎言:『某方某聚落善男子、善女人,持戒清淨,成真實法,盡形壽不殺,乃至不飲酒。』阿難!是名有香順風熏、逆風熏、順風逆風熏。」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非根莖華香, 能逆風而熏,
唯有善士女, 持戒清淨香。
逆順滿諸方, 無不普聞知,
多迦羅栴檀, 優鉢羅末利。
如是比諸香, 戒香最為上,
栴檀等諸香, 所熏少分限。
唯有戒德香, 流熏上昇天,
斯等淨戒香, 不放逸正受。
正智等解脫, 魔道莫能入,
是名安隱道, 是道則清淨。
正向妙禪定, 斷諸魔結縛。」
佛說此經已,尊者阿難聞佛所說,歡喜隨喜,作禮而去。」(CBETA, T02, no. 99, p. 278, c8-p. 279, a11)
[7]A. III. 79. Gandha.,[Nos. 100(12), 116, 117, 125(23.5)]。
==========================
從農曆年前一直到四月初,總是因緣不具足,未能出席新竹市《雜阿含讀書會》。四月八日,總算忙裡偷閒前往旁聽。
讀書會裡正進行《雜阿含1073經》的閱讀與討論,導讀師兄提到經文中「成就真實法」為「具足戒」,引起我的疑問。因為「善男子、善女人」在巴利經文通常是對應到「kulaputta 良家子」或「kolaputtika 族姓子」,這是泛指在家人,不可能會「具足戒」。翻檢巴利對應經文《增支部 3.79經》(「莊春江工作站」編作《增支部 3.80經》),用字是「vā itthī vā puriso 婦女或男子」既非「比丘、比丘尼」更談不上「具足戒」。但是「成就真實法」在巴利經文的對應文字為「sīlavā hoti kalyāṇadhammo 是持戒者、具善法者」,菩提比丘譯為「he or she is virtuous and of good characters 他(或她)為正直善良與『品德高尚(或作「好個性」)』的人」。差異是,菩提比丘將「sīla」、「kalyāṇadhammo」作通俗文字詮釋,而非佛教特定意義的「戒」與「善法」。
對照漢譯對應經典:,
《別譯雜阿含12經》(CBETA, T02, no. 100, p. 376, c15),無對應經文。
《佛說戒德香經》卷1:「仁慈道德,威儀禮節」(CBETA, T02, no. 116, p. 507, b27)
《佛說戒香經》卷1:「持佛淨戒,行諸善法」(CBETA, T02, no. 117, p. 508, a23)
=======================
《法句經》卷1〈12 華香品〉:
「奇草芳花,不逆風熏,近道敷開,德人遍香。
旃檀多香,青蓮芳花,雖曰是真,不如戒香。
華香氣微,不可謂真,持戒之香,到天殊勝。
戒具成就,行無放逸,定意度脫,長離魔道。」
(CBETA, T04, no. 210, p. 563, b8-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