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28日 星期二

法友飛鴻 413:疏钞和「疏 ṭika」是同一回事吗?



Poh Chee 問: 2021/12/23
请问老师,疏钞和「疏 ṭika」是一回事吗?
--------
蘇錦坤回答:
我對注釋書的認識還相當有限,我也還沒讀過 vaṇṇanā 這一類的註釋書。各本註釋各有其名稱,也就是《相應部註》名為 Sāratthappakāsinī (顯揚真義,核心義理的說明),《中部註》名為 Papañcasūdaṇī (破斥猶豫,破壞戲論)。依整理類別來說,稱某一年代組群的註釋為「註」,而稱稍晚的另一群為「疏」。其實,巴利文獻的註釋書,其中的「註」,有一些極可能不是覺音論師所作,而是比他年代略晚的人的註釋著作。根據覺音論師的「四部註」當中的敘述,他至少引用了兩本古註,這是僧伽羅文。覺音論師將其摘要、整理、去取,而改寫為「巴利」。巴利《小部》第三經《優陀那》(Udāna),巴例文獻收錄了巴利《優陀那》的註,一般稱之為《優陀那註》(Udāna-aṭṭhakathā),我還沒發現《優陀那註》的書名,《優陀那註》的各經註解稱為 vaṇṇanā。在巴利文獻,vaṇṇa 或 vaṇṇanā 為「對世尊的讚詞」或「解說、註解」。
我們討論時,會提印度文字「ṭika」是什麼字義,而前人的漢譯詞彙僅作參考。在考量佛教詞彙時,會思考這是「翻譯詞彙」?「古代漢語詞彙」?還是「梵漢合併」的「合璧詞」?就「ṭika」而言,並非所有註釋都如此稱呼,他通常是指對應「註 aṭṭhakathā」所作的解釋,而且收入「巴利文獻結集」,後代即使有類似的體裁所作的註解,只是稱此本後代註解的書名,而不稱其為「ṭika」。
「疏鈔」則缺對應的梵巴文字,漢地為經論作註,常自稱為「疏鈔」或「疏」,如《大方廣佛華嚴經隨疏演義鈔》:「唐清涼山大華嚴寺沙門澄觀述」(CBETA, T36, no. 1736, p. 94, b22)。我搜尋不到「疏鈔」的用詞原意,我猜,「抄錄古疏並講述己意」,應該是此一詞彙的原意。如我所說,「ṭika」如果專指巴利文獻結集「入現存巴利藏」,則漢文「疏鈔」不是「ṭika」。如果所有「註 aṭṭhakathā」以外的註釋書都可以稱作「ṭika」,則「疏鈔」是漢地所作的經文註解。
-----
陳寅恪在〈與妹書〉說:「中國所譯,又頗難解。我偶取《金剛經》對勘一過,其註解自晉唐起至俞曲園止,其間數十百家,誤解不知其數。我以為除印度西域外國人外,中國人則晉朝唐朝和尚能通梵文,當能得正確之解,其餘多是望文生義,不足道也。」
當然,漢地註經,默契佛心之處甚多,但是,許多「譯經」、「註經」,由於疏漏或註者未能參考梵本,瑕疵疏誤之處也不算少,即使大賢如鳩摩羅什、玄奘、義淨都在所不免;對單憑漢譯所作的「疏鈔」,更應仔細、謹慎,不可草草放過。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