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8日 星期日

法友飛鴻 523:《律藏》交付優波離、《長部》交付阿難、《中部》交付舍利弗、《相應部》交付大迦葉、《增支部》交付阿那律背誦傳承。


Wilson Loon 問: 2023/9/8
想請問老師,文中裡提到《中部》交由舍利弗背誦傳承。舍利弗不是比佛陀更早如滅嗎?還是也有一位同樣也是叫舍利弗的呢?
-------
蘇錦坤 答: 2023/9/8
在解釋經典時,「經、律」的權威高於「論、阿毘達磨」,「論、阿毘達磨」的權威高於「註釋書」。
現代的學者並不堅持覺音論師在註釋書絕對是正確的,他們舉出幾個覺音論師在註釋書出錯的例子,他們也指出,覺音論師的註釋書提到引述不只一種「古註」。
覺音論師在註釋書(Sv 13, 23-24 & 15, 2-13) 提到「第一結集」之後,《律藏》交付優波離背誦傳承,《長部》交付阿難背誦傳承,《中部》交付舍利弗背誦傳承,《相應部》交付大迦葉背誦傳承,《增支部》交付阿那律背誦傳承。
有些學者不接受這樣的敘述,佛涅槃時,舍利弗已經去世,他如何能背誦傳承《中部》?《律》是半月半月誦戒,這是界內全體比丘都得參加的義務,說是優波離背誦傳承,是什麼意思?而且,某一部僅由某一弟子派下傳承,似乎沒見到有此類的描述。

2024年9月7日 星期六

分離牛奶和羊奶:支謙〈《法句經》序〉的驗算


現存的古版《法句經》有:
1. 巴利《法句經》
2. 波特那《法句經》
3. 梵文《優陀那品》(有三個版本?)
4. 犍陀羅《法句經》(有一個殘本與另一殘卷約20頌)
5. 漢譯本有四個版本。
6. 藏譯本有四個版本。

漢譯本的四個版本為:
T210 《法句經》,三國時,支謙譯於西元224年
T211 《法句譬喻經》,西晉時,法炬與法立譯於西元310年(?)
T212 《出曜經》,南北朝時,竺佛念譯於西元399年
T213 《法集要頌經》,北宋時,天息災譯於西元985年

其中以支謙譯《法句經》最為珍貴。
支謙稱最初翻譯了26品,其中有些偈頌他不理解,所以沒翻譯出來;後來遇到竺將炎,增添了13品,所以總共有39品,752首偈頌。
民國三十到四十年代,陸續有學者主張,最初翻譯的26品,其底本就是同樣擁有26品的巴利《法句經》。
所謂「T210 《法句經》的 "核心26品" 即是翻譯自巴利《法句經》」的說法,基本上遭遇魏查理(Charles Willemen)、法光法師(Dhammajoti)和蘇錦坤的反對。
要解決此一問題,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把第一次翻譯和「與竺將炎一起翻譯」的第二次翻譯區分開來。這樣的工作難度,如同有人在玻璃杯裡放了各一半的牛奶和羊奶,然後,要學者把這杯牛奶和羊奶分離開來,分別放到另兩個玻璃杯中。
帖主將這樣的嘗試,寫成〈T210《法句經》的初譯偈頌與後譯偈頌〉的論文,發表在《法鼓佛學學報》24期,2019年。
https://www.academia.edu/40035615/Early_and_Late_Translations_in_the_Faju_Jing_%E6%B3%95%E5%8F%A5%E7%B6%93_T210_%E7%9A%84%E5%88%9D%E8%AD%AF%E5%81%88%E9%A0%8C%E8%88%87%E5%BE%8C%E8%AD%AF%E5%81%88%E9%A0%8C_2019_
-------
《法句經》卷1:「昔傳此時,有所不解,會將炎來,更從諮問。受此偈輩,復得十三品,并校往古,有所增定,第其品目合為一部三十九篇,大凡偈七百五十二章」(CBETA, T04, no. 210, p. 566, c22-25)

阿含字典 92:無記 avyākata

avyākata 的字義為「不予解說」、「不回答」、「不談論、不探討」。
以下為明法比丘的解釋:
------
十四無記:梵caturdawāvyākrta,乃十四種之不記答(avyākata無記,無法斷言),為佛四記答中之舍置記答。
巴利文經典只有十無記,缺以下的第三、四、七、八等四種。
十四種,即:
1. 世間常 sassato loko(this world is eternal)
2. 世間無常 asassata loko(this world is not eternal)
3. 世間亦常亦無常 wāwvataw cāwāwvataw ca(梵);(this world is both eternal and not eternal)
4. 世間非常非無常 naiva wāwvato nāwāwvataw ca(梵);this world is neither eternal nor not eternal
5. 世間有邊 antavā loko(this world is finite)
6. 世間無邊 anantavā loko(this world is infinite)
7. 世間亦有邊亦無邊 antavāṁw cānantavāṁw ca(梵);(this world is both finite and infinite)
8. 世間非有邊非無邊 naivāntavāṁ nānantavāṁ(梵);(this world is neither finite nor infinite)
9. 如來死後有 hoti tathāgato paraṁ maraṇā(after death a tathāgata exists)
10. 如來死後無 na hoti tathāgato paraṁ maraṇā(after death a tathāgata does not exist)
11. 如來死後亦有亦非有 hoti ca na ca hoti tathāgato paraṁ maraṇā(after death a tathāgata both exists and does not exist)
12. 如來死後非有非非有 neva hoti na na hoti tathāgato paraṁ maraṇā(after death a tathāgata neither exists nor does not exist)
13. 命身一(命即身) taṁ jīvaṁ taṁ sarīraṁ(the soul and the body are the same)
14. 命身異(命身異) aṅṅaṁ jīvaṁ aṅṅaṁ sarīraṁ(the soul is one thing and the body another).

「世間常」等十四無記,「無記」(avyākata 無法斷言),前十二句問「有、無」,後二問「一、異」。
此類問題佛陀一概不答。原因有三:
(一)虛妄無實。
(二)諸法既非「有常」,亦非「斷滅」。
(三)無益之戲論。
巴利三藏講「十無記」,沒有 3. 世間常無常,4. 世間非常非無常,7. 世有邊無邊,8. 世非有邊非無邊。
另參考《箭喻經》(《中阿含221經》卷60〈例品 4〉:「箭喻經」(CBETA, T01, no. 26, p. 804, a21))

胡適談《壇經》


胡適對於二十世紀「中華民國、中華人民共和國」史學、文學、科學、漢地古代哲學史的影響鉅大,對「漢語世界」進入「現代化」的貢獻不容忽視。
帖主敬重胡適,但是,認為胡適畢竟是上世紀的學者,當然有些主張已經不合時宜。在此指出,「胡適在佛學範圍的一些言論或主張」需要訂正,有時帖主認為,胡適的一些看法太過粗糙。
----
現存的《壇經》可分為四種譜系:
1. 敦煌本(約當西元714年),
2. 惠昕本(約當西元957年),
3. 契嵩本(約當西元1056年),
4. 宗寳本(約當西元1291年)。

宗寶本是一般民眾的常用本,也就是現在最流行的版本。
所以,我們所指稱的《壇經》其實不只一本,彼此有相當大的差異。
舉例來說,《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不是風動,不是旛動,仁者心動」(CBETA, T48, no. 2008, p. 349, c12),此處《六祖大師法寶壇經》是「4. 宗寳本」,「風動旛動」公案只出現在「3. 契嵩本」與「4. 宗寳本」,「1. 敦煌本」與「2. 惠昕本」不見此故事。
壁上題詩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各版本的用字也有差異。

《壇經》的全名是什麼?
根據林崇安老師的整理:
【現存的〈敦煌本〉有〈旅博本〉、〈敦博本〉、〈英博本〉三個手抄本,抄本的經名都是《南宗頓教最上大乘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六祖惠能大師於韶州大梵寺施法壇經一卷‧兼授無相戒》。
其版本譜系為:
〈法海後期本〉(714 頃)→
道際(漈)抄本(720 頃)→
悟真→
法興寺弟子→
〈敦煌本〉(940 頃)→
旅博本(959 頃)、敦博本、英博本。】

法寶本經題為《六祖大師法寶壇經》,契嵩本有兩本,一種為與壇經契嵩本《六祖法寶記》,另一種為所謂的「契嵩短本」,題作《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惠昕本經題為《韶州曹溪山六祖師壇經》,另外我們含可以但到入唐求法僧的目錄:
圓仁(西元840年入唐)《入唐新求聖教目錄》卷1:「曹溪山第六祖惠能大師說見性頓教直了成佛決定無疑法寶記檀經一卷」(CBETA, T55, no. 2167, p. 1083, b7-8)
圓珍(西元853年入唐)《福州溫州台州求得經律論疏記外書等目錄》卷1:「曹谿山第六祖能大師壇經一卷門人法海集」(CBETA, T55, no. 2170, p. 1095, a18)
房山石經雖有《六祖壇經》刻本,可惜是明朝的刻本,在版本考訂的價值十分有限。
--------
歷代《經錄》,最早是哪一本經錄收此《六祖壇經》?
到元朝為止,沒有任何經錄收錄《六祖壇經》。
入唐僧圓仁和圓珍有帶此刻本回日本。
歷代雕刻本《大藏經》,最早是哪一部收此《六祖壇經》?
是明朝初年的《永樂南藏》與《永樂北藏》。
北宋《崇寧藏》(西元 1104年)及宋《毘盧藏》(西元1112-1151年)都收錄了《景德傳燈錄》。
作為一位《大藏經》的主事者,收錄了《景德傳燈錄》而不收《六祖壇經》,背後的原因值得深究。
--------
胡適說:
【1926年我在倫敦看見的敦煌唐寫本,約一萬二千字,可說是最早的一個本子;去年(1933年)在日本看見的北宋初(970年,宋太祖開寶間)的《壇經》,分兩卷,已加多了二千字;明本又加多了九千字,共計約二萬四千字。但這部法寶《六祖壇經》,除《懺悔品》外,其餘的恐就是神會所造的贗鼎。】
在後代版本學的研究成果看來,胡適的敘述有些需加訂正了。
------
方廣錩老師〈敦煌本《壇經》錄校三題〉
1.英國圖書館藏斯5475號(以下簡稱「斯本」),縫繢裝,首尾完整。1920年代由日本矢吹慶輝發現、攝影,其後著錄於《鳴沙餘韻》。1934年日本鈴木大拙、公田連太郎首次發表錄校。

2.敦煌縣博物館藏77號(以下簡稱「敦博本」),縫繢裝,首尾完整。上個世紀四十年代由向達發現並兩度錄文,但僅在《西征小記》中披露該寫本的存在,沒有公佈原文。1983年由周紹良再發現並組織拍攝照片。其後楊曾文得到照片,並於1993年首次發表錄校。

3.中國國家圖書館藏BD04548號背1(崗48號,以下簡稱「北本」),卷軸裝,首殘尾全。[A1]1920年代陳垣首先發現並著錄於《敦煌劫餘錄》,但未引起學術界注意。1991年日本田中良昭注意到該寫卷並首次發表錄校。

4.原旅順博物館藏本(以下簡稱「旅博本」),縫繢裝,首尾完整。1910年代日本大谷探險隊橘瑞超得於敦煌並著錄,該著錄最早由羅振玉公佈。原件輾轉存旅順博物館,後下落不明。1989年日本龍谷大學公佈該校所存照片3拍,其中屬於《壇經》僅首部1拍,另兩拍為尾部其他文獻。1995年潘重規首次利用該照片進行錄校。

5.中國國家圖書館藏BD08958號(有79號,以下簡稱「北殘片」),卷軸裝,首尾均斷,原為兌廢稿。1996年由方廣錩發現,1998年發表錄文。

上述5號《壇經》,斯本、敦博本首尾完整,北本殘賸後半卷,旅博本現存首尾照片各一張,北殘片則僅存5行文字且有錯抄之處。其文獻價值之大小,自然不能等同。
https://cbetaonline.dila.edu.tw/zh/ZW0087
修行當然沒錯,問題是你怎樣確定你修的法是符合佛陀的本意的? 例如墰經敦煌本約有12000字,但到了現在流通的宗寳本,600年内就多了57%的字!約有21000字!
,,

八正道


八正道
--------
1. 正見,就是正確的見解。
2. 正思維,就是正確的思維。
3. 正語,就是正確的語言。
4. 正業,就是正確的行為活動。
5. 正命,就是正確的生活方式,包括職業、謀生的方法。
6. 正精進,就是正確的努力。
7. 正念,就是正確的念頭。
8. 正定,就是正確的禪定。
------
我們主張「依經解經」,而不是「依漢字的表面意義作詮釋」。
Ariya-atthaṅgika-magga 八正道
1. sammādiṭṭhi 正見:如實知「苦、集、滅、道」。
 SN 45.8: 在「苦、集、滅、道」之智。
《雜阿含785經》卷28:「聖弟子苦苦思惟,集、滅、道道思惟,無漏思惟相應,於法選擇,分別推求,覺知黠慧,開覺觀察,是名正見」(CBETA, T02, no. 99, p. 203, a28-b1)
2. sammāsaṅkappa 正思惟、正志:saṅkappa 為意向、意圖。
SN 45.8: 在「離欲、無惡意、無加害」的意向。
《雜阿含785經》卷28:「出要覺、無恚覺、不害覺,是名正志」(CBETA, T02, no. 99, p. 20, b6)。
《中阿含189經》:「無欲念、無恚念、無害念,是謂正志。」(CBETA, T01, no. 26, p. 736, a1-2)
3. sammāvācā 正語。
SN 45.8: 離「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的語言。(戒絕「妄語、離間語、粗惡語、雜穢語」的語言)。
《雜阿含875經》卷28:「離妄語、兩舌、惡口、綺語,是名正語」(CBETA, T02, no. 99, p. 203, b15-16)
《中阿含189經》:「離『’妄言、兩舌、麤言、綺語』,是謂正語。」(CBETA, T01, no. 26, p. 736, a10)
4. sammākammanta 正業:
SN 45.8: 離「殺、盜、淫」的行為。(戒絕「殺生、未與取、非梵行」的行為)。
《雜阿含785經》卷28:「離殺、盜、婬,是名正業」(CBETA, T02, no. 99, p. 203, b25-26)
《中阿含189經》:「離『殺、不與取、邪婬』,是謂正業。」(CBETA, T01, no. 26, p. 736, a18-19)

5. ammā-ājīva 正命。
 《雜阿含785經》卷28:「如法求『衣、食、臥具、隨病湯藥』,非不如法,是名正命。」(CBETA, T02, no. 99, p. 203, c7-8)
《中阿含189經》:「云何正命?若不求無滿意,不以若干種畜生之呪,不邪命存命。彼如法求衣被,則以法也。如法求飲食、床榻、湯藥、諸生活具,則以法也,是謂正命。」(CBETA, T01, no. 26, p. 736, a29-b4)。
6. sammāvāyāma 正精進、正方便。
SN 45.8: 已生惡不善法令斷,未生惡不善法令不生、未生善法令生、已生善法令增廣。
《中阿含189經》:「已生惡法為斷故,發欲求方便,精勤舉心滅。未生惡法為不生故,發欲求方便,精勤舉心滅。未生善法為生故,發欲求方便,精勤舉心滅。已生善法為住不忘不退,轉增廣布,修習滿具故,發欲求方便,精勤舉心滅,是謂正方便。」(CBETA, T01, no. 26, p. 736, b9-14)。
7. sammāsati 正念。
SN 45.8: 四念住(身、受、心、法念住)。
《中阿含189經》卷49〈雙品 1〉:「比丘者,觀內身如身,觀至覺、心、法如法,是謂正念。」(CBETA, T01, no. 26, p. 736, b14-16)
8. sammāsamādhi 正定
SN 45.8: 初、二、三、四禪為正定。
《中阿含189經》:「云何正定?比丘者,離欲、離惡不善之法,至得第四禪成就遊,是謂正定」(CBETA, T01, no. 26, p. 736, b16-17)

法友飛鴻 522:哪些譬喻是佛陀住世時所説的?哪些譬喻不是?


Eyes Black: 2024/9/1
請問蘇老師,這些比喻、譬喻是佛陀住世時所説的法,還是後世增補的?比如《天使經》既被收入巴利藏,應該是受到南傳佛教認可的經典?
------
蘇錦坤回答:
謝謝「黑眼珠」法友熱烈提問,讓其他法友有機會聽到不同的見解。
我喜歡用基督教 Bible,以及儒家經典來比擬佛教的初期文獻。在我正式回答之前,讓我們看看別人的情況。
-----
1. 我們怎麼知道「孔子」存在?除了《論語》一書以外,我們可以從《荀子》、《孟子》、《莊子》、《韓非子》等書得知。
孔子是約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人,孟子是約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人,荀子是約公元前316年—公元前237年人,如以荀子、孟子二十歲為基準,孟子距孔子去世 127年,荀子距孔子去世 183年。
2. 我們怎麼知道「耶穌 Jesus」存在?只能倚賴《新約》(New Testament)。但是,《新約》一書,是在西元 383年或 393年制訂的,在此之前是以個別的「福音書」、「使徒行傳」、「書信集」、「預言書」(啟示錄)存在。編定成現在面貌的《新約》時,當年流行在各地方教會的「傳教書」,至少有一半以上的類似「單冊」被剔除掉。
由於當年耶穌的門徒都是基層猶太人,識字率不高,其中有多少是出自耶穌門徒之手,也頗受懷疑。
除了《新約》及各地方教會的「傳教書」之外,其他書籍或文獻提到耶穌,恐怕要到西元三世紀了。不知「死海古卷」是否能幫上這個忙。
3. 關於佛教,我們怎麼知道「喬達摩 Gotama」或「釋迦牟尼 Sakyamuni」存在?
最早的紀錄應該是亞歷山大在西元前 373年入侵印度,隨軍歷史學家的記錄,不過,那是個相當模糊的間接記錄,幫助不大。其次,就是貨真價實的阿育王石柱,約當西元前 273年。這時,已經離釋迦牟尼入滅一百一十年了!與孟子距孔子去世的年代相當。
------
回到你所提的問題:【哪些譬喻是佛陀住世時所説的?哪些譬喻不是佛陀住世時所説的?】
不管是阿含、尼柯耶、毘奈耶、阿毘達磨,或是大乘經律,或是金剛乘咒經;我們只詢問哪些是在別處提過的?是否曾出現在碑刻建築上?年代是何時?
我們大致分為「阿含、尼柯耶、毘奈耶」之前的?還是之後的?
比如「釋迦王子出家前的四門遊觀」,最早出現在哪一文獻?年代約當第幾世紀?「四門遊觀」的浮雕或雕塑,最早出現於何處?年代約當第幾世紀?
即使是「阿含、尼柯耶」之敘述,《長阿含》、《長部》提及世尊見到構建華氏城(Pāṭaliputta 波吒釐子邑)並為一些地點命名,其實華氏城的建構,要在世尊入滅之後一百年。又如「梵天請佛說法」,這些譬喻故事,顯然是後人所增添。

王邦維〈《梵藏漢佛典叢書》總序〉


  目前中國很多大學都設置有佛教學專業,可是由於少有學者通曉梵、藏語言,使得中國的佛學研究尤其是印度佛教研究在國際上鮮有話語權。另一方面,在佛教通俗讀物的市場,苦於古代漢譯艱深難解,而白話佛典又是譯典之再譯而質量不齊,學人往往不得門徑。
  北京大學梵文貝葉經與佛教文獻研究所計劃出版《梵藏漢佛典叢書》,從影響較大佛教經論中,選取梵藏漢本皆存的典籍,校對三種文本對照刊印,並附現代語譯文與詳細的導讀解題,
  本叢書兼顧學術性與通俗性,對於佛教專業學者,尋一處漢譯而梵藏文俯仰可徵,於遣詞用字之精微處,探究義理。對於佛教哲學感興趣的普通讀者,閱讀直接譯自梵文的流暢漢語,可以窺得梵本原貌,解悟佛典意趣。
編輯方式:
  計劃包含導讀、文本校勘、現代語譯注、術語索引等内容,以奇偶頁互照的方式排印。
  導讀部分將結合文本校勘和學界最新研究成果,對經典的背景、源流、文獻、義理作一簡要介紹。
  文本校勘包括梵、藏、漢三種文本,計劃以簡潔易讀為原則,搜集各種版本以精校,兼顧學術價值。梵本選取目前國際上最好的校勘本,參照各種文獻學研究資料,通過拉丁字母轉寫擴充文本的信息負載量與可讀性,岐文異義之處加以注釋。若遇無善本可取,還要利用梵文古代寫本對校,爭取使所刊梵本較前人刊本更為優善,或至少與最佳刊本持平。藏本若無精校本刊行,丹珠爾則用北京、德格兩版精校,甘珠爾還要利用更多的版本,釐定文句,以拉丁字母轉寫。漢譯選用《中華藏》為底本,參照其他如《高麗藏》、房山石經、敦煌等版本校對,加注現代標點。
  現代語譯注將直接譯自梵本。譯文力求忠於梵文原貌而盡量少作意譯修飾,文義疏釋將置於譯注或導讀之中。
出版方式:
  採用小32開本出版,每册300-500頁左右,銅板紙封面,輕巧易携。
選題:
1. 葉少勇:《中論頌》
2. 李學竹、葉少勇:《六十如理頌》
------
https://fanfoyan.com/project/skttibchn.htm
,,

辛島家回贈


2015年十月12日,辛島靜志老師在三個月講學之後,離台前夕,我家夫婦作東,邀請辛島夫婦在新竹市 Big City 西餐。
我家致贈烏龍茶。
辛島家回贈:
1. 宇治綠茶兩小罐
2. 北海道巧克力:白色戀人一盒
3. 巧克力洋芋片一盒
4. 米果一袋
5. 茶葉禮盒(兩包茶葉,一條毛巾)一盒。
共有清華陳淑芬教授、辛島靜志裘雲青夫婦、我家夫婦五人。
晚餐從下午六點半至晚上九點半。

事在人為


佛法不是這個道理:
「所謂『多隨緣,少籌謀。 Plan less and go with the flow.』」
我學的是:
「境由心造;
 事在人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