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5日 星期一

馬鳴菩薩的一首偈頌

任教於日本京都「佛教大學 Bukkyo University」的松田和信 Matsuda Kazunobu 的論文指出,竺佛念於西元399年翻譯的《出曜經》有一首偈頌出自馬鳴菩薩。
《出曜經》卷1〈無常品 1〉:
「昔日尊者馬聲說偈曰:
『或有在胎喪,  已生在外𣧩,
 盛壯不免死,  老耄甘心受。
 猶樹生狂花,  結實時希有,
 [21]志故必欲捨,  伺命召不忍。』」(CBETA, T04, no. 212, p. 613, c21-25),[21]志=忘【明】。
鳩摩羅什於西元405年翻譯的《大智度論》有類似的偈頌,似乎是出自同一偈頌。從《大智度論》的翻譯,可以知道上述的「志故必欲捨」,明《嘉興藏》作「忘故必欲捨」,為《嘉興藏》訛誤。

《大智度論》卷22〈序品 1〉:「如說:
 『或有胎中死,  或有生時死,
 或年壯時死,  或老至時死。
 亦如果熟時,  種種因緣墮,
 當求免離此,  死怨之惡賊。』」(CBETA, T25, no. 1509, p. 228, a12-17)

這兩首偈頌有就是梵文《優陀那品》Udānavarga。
Uv 1.9
garbha eke vinaśyante tathaike sūtikākule /
parisṛptās tathā hy eke tathaike paridhāvinaḥ //
Uv 1.10
ye ca vṛddhā ye ca dahrā ye ca madhyamapuruṣāḥ /
anupūrvam pravrajanti phalam pakvam va bandhanāt //

同樣的敘述,也出現在鳩摩羅什翻譯的《坐禪三昧經》卷1:「有人未生便死,有生時死者,有乳餔時、有斷乳時、有小兒時、有盛壯時、有老時,一切時中,間死法界。譬如樹華,華時便墮,有果時墮,有未熟時墮。是故當知,勤力精進求安隱道,大力賊共住不可信。此賊如虎巧覆藏身,如是死賊常求殺人。』」(CBETA, T15, no. 614, p. 274, c5-10)

印順導師在《說一切有部為主的論書與論師之研究》中,提到「說一切有部四大論師」為,法救 Dharmatrāta、覺天 Buddhadeva,世友 Vasumitra、妙音 Ghoṣa。
法救約為西元前二世紀末的人(B. C. 150?~90?)。
馬鳴從脇尊者出家,兩人與迦膩色迦王同一時期,迦膩色迦王在位為西元 127-151 年,所以馬鳴大約是西元 140年以後開始著述。
也就是說,梵文《優陀那品》、《大智度論》與《出曜經》引述了馬鳴大約於西元 140年以後的偈頌。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