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1月5日 星期一

我的論文寫作習慣


出國前往阿根廷之前,在一家佛學院遇到一位法師。在得知我不是文法商科系畢業、也未曾接受佛學院的科班訓練之後,他相當好奇,詢問我為何能寫了多篇佛學論文,以及寫作過程通常遇到的困擾。
我的啟發過程是先翻譯、後寫作;我在這裡先簡單敘述寫作過程常遭遇的困擾。
一篇論文通常分「前言」(或「綜述前人研究成果」)、「主幹」、「結論或結語」。
一般人都從「前言」開始寫起,沒寫幾句話,或者改來改去擺不定內容,就停筆寫不下去了。
因此,我建議改變寫作習慣。你構想一篇論文時,不是因為你想寫「前言」或「結論」,而是你有一些想探討的議題,例如「《別譯雜阿含經》的攝頌與經文的順序有什麼關係」或「支謙譯《法句經》,是某些篇章(品)先譯(前二十六品)、某些篇章(品)後譯(後十三品)?還是後譯的偈頌會安排在先譯的二十六品之中?」。
所以編寫時,只留下「前言」的標題(或隨意寫幾句或幾段,而不在意內容是否正確或貼切)。應先去寫論述的「主幹」。(如果你問我,「如果連「主幹」的內容要寫什麼也不清楚,怎麼辦?」我的回答是「不要寫。」寫作是因為有想法要表達,如果毫無想法,當然是不要寫。)敘述時,通常要安排「主幹」的層次,例如「主幹」是「《別譯雜阿含經》的翻譯是出自默誦,而不是依據『寫本』翻譯」,那麼你手上有幾個理由作此主張?「攝頌與經文次第不符」是第一個理由。那麼在此理由你要描述的是哪些不符的現象?一是攝頌有詞而無與詞對應的經文,二是攝頌無詞卻存在於同一區段的經文,三是攝頌的次序與對應的經文次序不一樣。寫完這一項之後,接下來主張翻譯出於默誦的理由是,有些應有偈頌的經文漏掉了該有的偈頌,這些漏掉的偈頌可以從「T99《雜阿含經》」或巴利《相應部》的對應經典補回。
在敘述時,應該像畫家作畫一樣,先畫骨幹,再一次又一次地加深細節。這過程是增加、減少、修改、重寫。不要想每一句都第一次就寫好,而是清楚地知道自己想陳述什麼。
當「主幹」完成時,再回來寫「前言」,接著寫「結論或結語」。然後,再從頭到尾讀寫一遍。從起筆到定稿,可能會改寫二十次到五十次。
有些學者強調,寫好不要馬上投稿,而是鎖在抽屜一兩年,到幾乎忘掉該篇論文的內容時,才拿出來從新修訂,然後才投稿出去。
寫作上的大敵有二:一是不知自己在這篇文章要主張什麼。二是,想要每一句第一次就寫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