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10日 星期三

譯詞辨析「燋炭與焦炭」---法友飛鴻 46

1

溫宗堃與蘇錦坤:五十卷本《雜阿含經》字句斠勘(2)

http://yifertw.blogspot.tw/2011/08/2.html?showComment=1349800607120#c1812268913041634613

Blogger David Chiou 提到...

這篇文章實在是太好了。謝謝您的貢獻。
關於卷27第714經的「燋炭」一詞,我有進一步的發現,提供給您參考,請見:
http://buddhaspace.org/threadread.php/board=BudaDigest&nums=3777
謝謝!

2012年10月10日上午12:36

========================

Blogger Ken Yifertw 提到...

邱大剛居士:
你好,歡迎來訪。
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我偶爾會前往閱讀。

溫宗堃、蘇錦坤(2011),〈《雜阿含經》字句斠勘〉,《正觀雜誌》57期,37-117頁,南投縣,台灣。

其實此篇論文有一個小小緣起,就是讀到台大獅子吼佛學專站關於《雜阿含1019經》「以洗諸非小」的討論。有此動機,逐漸累積類似的文例,終於成為一篇論文。

關於「燋炭」、「焦炭」,不可純由漢文字義探討,佛經畢竟是翻譯文字,有時不同譯者採用同一「漢語文詞」翻譯不同「原典字詞」,例如「正受」兩字,下列五經的「正受」原意不同;否則,不該於「正受」中起「不善覺」。還是應還原成梵、巴利原典來討論字義,進而探索思考經義。

《雜阿含109經》卷5:「云何見色是我?得地一切入處正受」(CBETA, T02, no. 99, p. 34, b15)

《雜阿含197經》卷8:「世尊隨其所應,而示現入禪定正受」(CBETA, T02, no. 99, p. 50, b18)

《雜阿含1082經》卷39:「是比丘入晝正受時,有惡不善覺起,依貪嗜心。」(CBETA, T02, no. 99, p. 283, c3-4)

《雜阿含1332經》卷50:「止住一林中,入晝正受,身體疲極,夜則睡眠。」(CBETA, T02, no. 99, p. 367, c19-20)

《雜阿含1333經》卷50:「有異比丘在拘薩羅住林中,入晝正受,心起不善覺,依於惡貪。」(CBETA, T02, no. 99, p. 368, a13-14)

有時,同一作者用不同譯詞在同一部經翻譯相同的「字詞」,例如「滅盡定」與「想受滅正受」:

《雜阿含456經》卷17:「滅界者,於有身滅正受而得」(CBETA, T02, no. 99, p. 116, c29-p. 117, a1)

《雜阿含474經》卷17:「想受滅正受」(CBETA, T02, no. 99, p. 121, b15-16)

《雜阿含568經》卷21:「滅盡正受」(CBETA, T02, no. 99, p. 150, b11)

又如《大智度論》用不同「字詞」翻譯相當於《小部尼柯耶》《經集》〈義品〉。

《大智度論》卷1〈1 序品〉:「如《眾義經》中」(CBETA, T25, no. 1509, p. 60, c13-14)

《大智度論》卷18〈1 序品〉:「佛說〈義品〉偈」(CBETA, T25, no. 1509, p. 193, b19)

《大智度論》卷1〈1 序品〉:「如說《阿陀婆耆經》摩犍提難偈言:」(CBETA, T25, no. 1509, p. 63, c12-13)

這些都是探討字義時,無法直接以漢語訓詁、詞例解釋的原因。

http://buddhaspace.org/threadread.php/board=BudaDigest&nums=3677

關於對應經典的連結可用 www.suttacentral.net
但是,如我所說,真要踏實地對照相關經典時,這只是一個起步,每個人仍然需要訂正自己所需的「對照目錄」。

2012年10月10日上午10:22

======================================

David Chiou 提到...

《雜阿含經》卷27第714經:「「若爾時其心微劣、其心猶豫者,不應修猗覺分、定覺分、捨覺分。所以者何?微劣心生、微劣猶豫,以此諸法增其微劣故。譬
如小火,欲令其燃,增以燋炭。云何?比丘!非為增炭令火滅耶?」」(CBETA,T02, no. 99, p. 191, c25-p. 192, a1)

此段在講若心微劣時,不要修會讓心更微劣的方法。例如有小火,要讓火變大,就不要加會滅火的東西。

這一句中的「燋炭」,許多現代學者主張應為訛誤,因為若查字典,「燋」是「用來引火的火把」,「炭」是「燒木未灰」,聽來都是會燃燒的東西,而不是會
滅火的東西。

但若我們進一步追查「燋炭」在古代的用法,就會發現這詞當時的意義了:

《長阿含經》卷4:「時,有畢?村人白眾人言:『乞地燋炭,起塔供養。』」
(CBETA, T01, no. 1, p. 30, a6-7)

《般泥洹經》卷2:「又有梵志,名溫違,白眾人言:『竊慕善意,乞地燋炭,歸起塔廟。』皆言與之。後有衡國異道士,求得地灰。於時八國得佛八分舍利,
各還起塔,皆甚嚴好。梵志毛蹶,種邑道人大溫違,還俾賁邑,衡國道士得地灰,歸皆起塔廟。舍利八分有八塔,第九甖塔,第十炭塔,第十一灰塔。」
(CBETA, T01, no. 6, p. 190, b27-c4)

佛陀圓寂後火化的舍利,由八個信奉佛法的國王請回,造了八個佛塔供奉。原先裝舍利以分給八國的瓶子,在分完舍利後,也由負責分派的婆羅門起作第九塔供
養。村人也想供養佛,將引火的火把的餘燼收起來,成為第十塔供養。後來還有其它國家的外道來,慢了一步,就只收集到地上的灰,就將地灰作第十一塔供養
了。

原來「樵炭」是指用來引火的火把的餘燼,似炭狀、尚未成灰的部份。既然是燒過的餘燼,自然就不能再燃燒,反而會把火滅了。此詞的「炭」只是指形色似炭,
而不是能燃燒的木炭,因此大正藏在此處其實沒有訛誤。只能怪一些名詞的用法在千年後不一樣了,而較難精確理解翻譯年代該詞的意義。




===================



我的解答跟你相同,但是引用資料不同,首先是「字典」,其次是「經文」,最後對「異讀」作「判定」。



《雜阿含714經》卷27:「譬如小火,欲令其[14]燃,增以[15]燋炭。」(CBETA, T02, no. 99, p. 191, c28-29) [14]燃=然【聖】。[15]燋=樵【宋】*【元】*【明】*。



1. 「字典」用的是《一切經音義》:



《一切經音義》卷23:「舉體燋然(劉兆注《儀禮》曰:『舉,畢也。』盡燋,言舉體燋者,遍體也)。」(CBETA, T54, no. 2128, p. 450, c14)



從上下文看,「舉體燋然」就是「全身都燒焦了」。



《一切經音義》卷68:「炷焦(上,『朱樹』反。下,『子遙』反。《考聲》:『焦,乾極也,傷火也。』《廣雅》:『焦,黑也。』鄭注《禮記》:『煙於火中也。』《說文》正作[雥/火],云火所燒也。從火雥,聲雥。《音雜論》作『燋』,非)。」(CBETA, T54, no. 2128, p. 753, a16-17)



基本上,《一切經音義》認為「焦」是正體,「燋」是訛體、俗字。



焦是「乾極」,也是「燒到盡乾」的意思。



2. 「經文」用對應經典《相應部 46.53 經 Aggi 火》,對於「其心微劣、猶豫」的人,巴利經文先提到「有人欲讓小火熾盛,而在小火添加了濕草、濕牛糞、濕木,不會讓火旺盛。」巴利經文接著提到「有人欲讓小火熾盛,而在小火添加了乾草、乾牛糞、乾木,就會讓火旺盛。」



相對於《雜阿含714經》,先是「譬如小火,欲令其燃,增以燋炭。」其次是「譬如熾火,欲令其滅,足其乾薪」。對於後一句,「足其乾薪」當然會使火不滅,反而旺盛。



所以前一句應該是加了「無法燃燒的東西」,反而讓小火熄滅。此時,如果選取「樵」字([15]燋=樵【宋】*【元】*【明】*),就會讓小火繼續燃燒,而無法滅火。應該是「燋炭」,燒焦了的餘燼才能滅火。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