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8日 星期日

阿含字典 83:「鴿色」與「生色」


對熟悉漢譯佛典的人,大都會知道「生色」指的是黃金,而將「鴿色」當作是「像鴿子的顏色、白灰色」。
但是,古代翻譯者為何將黃金翻譯作「生色」?為何將白灰色翻譯作「鴿色」,則不甚明瞭。
「生色」是翻譯自「jātarūpa 生-色」,最好的理解就是將此字當作「黃金」,而不去拆解。
《中阿含146經》:「彼離受生色像寶,斷受生色像寶,彼於受生色像寶淨除其心。」(CBETA, T01, no. 26, p. 657, b24-25)
對應的《中部27經》於「受生色像寶」作「jātarūparajatapaṭiggahaṇā」為「jātarūpa-rajata-paṭiggahaṇā 金-銀-執持(接受)」,有可能是將「paṭiggahaṇā 接受、執持」理解成「paṭimā 像(人像、佛像)」而成。
-------
浙江大學的盧鷺在論文〈《道地經》詞語考釋三則〉提到「鴿色」。
https://www.academia.edu/117939379/_%E9%81%93%E5%9C%B0%E7%B6%93_%E8%A9%9E%E8%AA%9E%E8%80%83%E9%87%8B%E4%B8%89%E5%89%87
《一切經音義》卷2:「鴿色(甘臘反,骨青碧色也)。」(CBETA, T54, no. 2128, p. 319, a4)。
也就是說,「鴿色」是「青碧色」,而不是白灰色。
盧鷺從對應經典的立場來看,
《道地經》:「無有數手破,譬如鴿色」(CBETA, T15, no. 607, p. 235, c21-22)。
對應的《修行道地經》翻譯作:「若干歲骨,微碎在地,色如縹碧」(CBETA, T15, no. 606, p. 212, a18-19)。
也就是說,「鴿色」是「青碧色」。
《四分律疏飾宗義記》卷5:「三者如鴿色(即灰青色也)。」(CBETA, X42, no. 733, p. 149, c20 // Z 1:66, p. 150, c3 // R66, p. 300, a3)
《苦陰經》卷1:「骨正白如貝、若青鴿色、若赤油潤、若腐碎。」(CBETA, T01, no. 53, p. 848, a7-8)。
-----
漢譯也有作「白鴿色」
《雜阿含156經》:「骨白鴿色立」(CBETA, T02, no. 99, p. 44, a18)
《阿毘曇八犍度論》卷30:「骨白鴿色」(CBETA, T26, no. 1543, p. 913, a27)
------
一般巴利註釋者都稱之為灰白色。
《長阿含27經》:「若人死時,牀輿舉身置於塚間,火燒其骨如鴿色,或變為灰土」(CBETA, T01, no. 1, p. 108, b28-29)。
對應的《長部2經》為: 'Āsandipañcamā purisā mataṃ ādāya gacchanti. Yāvāḷāhanā padāni paññāyanti. Kāpotakāni aṭṭhīni bhavanti, bhassantā āhutiyo.'
莊春江老師翻譯為:「[四]人與長椅為第五抬走死者,直到墓地為止[哀悼]諸句被知道,骨頭成為灰白色」。
元亨寺《長部2經》:「〔四〕人以擔架為第五,從屍體運往至火葬止,雖〔對死者言諸讚〕語,〔但被火化後〕,骨成鴿色」(CBETA, N06, no. 4, p. 63, a10-11 // PTS. D. 1. 55)。

所謂「鴿色」與「Kāpotakāni」相當,字典說是「灰白色」。
《巴英字典》(PED)187頁提到:Kapota,[Sk,kapota: greyish blue]。又是灰青色。
總之,漢譯保留了兩種不同的解釋。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