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14日 星期一

古代漢譯佛典的「音義兼翻」


這可能是西元235年位於犍陀羅的佛雕。
正中央頭上有髮髻,身穿一件式僧袍的應該是釋迦牟尼佛。
他雙手的姿勢正是初期佛雕呈現的兩法印之一:「轉法輪印」,另一個法印是「觸地伏魔印」。
這一件雕像有一個特點,就是佛坐於「蓮花座」上,這是初期(西元一世紀之前)佛雕所不曾呈現的圖像因素,也許代表著某種意味的大乘元素。
雕像上有佉盧字母,可惜我不識字,無法幫大家解答。
如果如我所料,「蓮花座」是代表大乘元素,那麼身邊兩位男性,應該是大梵天及釋提桓因(帝釋)。
兩位男性雕像跟釋迦牟尼之間有兩位女性,我認不出其代表意義。
-------------
審查古代漢譯佛典對印度語系「術語、人名、地名」的翻譯方式,可以分作四種:
1. 音譯:如 Sāriputta 翻譯成「舍利弗」
2. 意譯:如 Sāriputta 翻譯成「鷲子」
3. 合璧詞:一部分音譯、一部分意譯,如 Sāriputta 翻譯成「舍利子」( Sāri 音譯成「舍利」, putta 意譯成「子」)。帝釋:Sakka Devānaṁ Inda ( Sakka 音譯成「釋」, Devānaṁ Inda 意譯成「帝」),純音譯作「釋提桓因」:Sakka 釋、 Devānaṁ 提桓、 Inda 因。
4. 音意兼翻:將一個字同時用音譯與意譯翻譯。
--------
以下列舉「4. 音意兼翻」的例子:
1. 禪定:jhāna,音譯成「禪」(漢字本意為「禪讓、蟬連」,此處為音譯,與字義無關);意譯為「定」,《大學》:「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
2. 阿鋡(阿含):āgama,音譯成「阿鋡」(「鋡」的漢字本意為「箱子」,與 nikāya 的字義呼應。西漢楊雄《方言》卷六:「鋡:龕,受也。齊、楚曰『鋡』,揚、越曰『龕』」。)
3. 懺悔:khama (梵語 kṣama 求別人原諒自己),懺應該是來自「梵語 kṣam」,悔:為 khama (梵語 kṣama)的字義。《說文》未收「懺」字,此字可能是從「讖」字改來。 māra 原翻譯作「摩羅」,北齊碑帖「摩王」即指「魔王」,相傳梁武帝將「摩羅」改作「魔羅」。大徐本《說文》收有「魔」字,原因待查。
4. 偈頌:gāthā。偈為 gāt 的音譯,頌為意譯。
5. 檀施:dāna。檀為 dān 的音譯,施為意譯。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