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1日 星期二

體義伽他 1:是「虛空」還是「虛偽」?讀〈有偈品〉與〈八眾誦〉


早期閱讀數遍《雜阿含經》,每次讀到相當於〈有偈品〉與〈八眾誦〉的篇章,總是一目十行、過目即忘。讀不出其中的教導,也抓不住每首偈頌的意涵,活像咀嚼一塊橡膠毫無滋味。
近年來,藉用對照閱讀的方法,才讀得津津有味,也引發了一些議題。我先介紹幾個問題點。
首先我們看一下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下冊 274-280頁(「雜阿含經讀書會」裡幾乎不帶大家閱讀下冊,導讀師兄看到就怕,不知從何講起),《雜阿含經論會編》的編號是 1382-1387經,《大正藏》編號是 1270-1273經,這四部經都重複了一首偈頌:「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五欲悉虛空,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 我們發現《會編》的標點符號跟《大正藏》不同。《大正藏》是「五言六句」,《會編》則標作:
「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明法比丘《雜阿含經注》的標點與《會編》相同。)
版主在下敝人我,對偈頌的標點主張是句內不作標點,所以,《會編》可以簡省作這樣的標點:
「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
CBETA的標點是作:
「其心不為惡,  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  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  非義和合者。」(CBETA, T02, no. 99, p. 348, c29-p. 349, a2)
《佛光藏》的標點是作:
「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
王建偉、金暉《雜阿含經校釋》的標點是作:
「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空,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
CBETA的標點將一首偈頌標點作兩首(或者說是1.5首?)是不恰當的。
《會編》與明法比丘《雜阿含經注》的問題點是「世間」該歸屬上一句還是下一句?
 從以下的列表對照,顯然是歸屬上一句,而且是應該兩句並作一句解釋。也就是說,「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意為「在任何一切世間中,不應該以身、語、意作惡」,「五欲悉虛空,正智正繫念」的「五欲」對應「Kāma」,漢譯一般將「Kāma」譯作「五欲功德」(《雜阿含211經》:「五欲功德」(CBETA, T02, no. 99, p. 53, a29)),而將「tahā」譯作「貪欲、欲貪」,「正智」對應「sampajāno」,應譯作「正知」(古代抄經「知、智」混用是常態),如《雜阿含381經》:「正念正知」(CBETA, T02, no. 99, p. 104, b11)。「五欲悉虛空,正智正繫念」意為「捨斷諸欲而具念、正知」。
《雜阿含1273經》卷48:「五欲悉虛[1]偽」(CBETA, T02, no. 99, p. 350, a21)[1]偽=空【明】。此句為「Kāme pahāya」,意為「捨斷五欲」,所以《瑜伽師地論》譯作:「由念正知離諸欲」(CBETA, T30, no. 1579, p. 370, a12),既不是漢字的字面意義「虛偽」,也不是「虛空」。



SN 1.20, 1.40
Pāpa na kayirā vacasā manasā,
Kāyena vā kiñcana sabbaloke;
Kāme pahāya satimā sampajāno,
Dukkha na sevetha anatthasahita.
SA 1274
其心不為惡,及身口世間,
五欲悉虛偽,正智正繫念,
不習近眾苦,非義和合者。
SA2 272
口意宜修善,不應造眾惡,
身不以小惡,加害於世間;
觀欲性相空,修於念覺意,
若自不樂苦,莫作損減業。
瑜伽師地論
於身語意諸所有,
一切世間惡莫作,
由念正知離諸欲,
勿親能引無義苦。
菩提比丘英譯
One should do no evil in all the world, Not by speech, mind or body,
Having abandoned sense pleasures, Mindful and clearly comprehending, One should not pursue a course, That is painful and harmful.
莊春江譯
在任何一切世間中,不應該以身、語、意作惡,
捨斷諸欲後,有念、正知,不應該親近伴隨苦與無利益的。

接下來的問題是,《雜阿含1271經》卷48:「四句[6]法經」(CBETA, T02, no. 99, p. 349, a25-26)[6]法經=經法【宋】【元】【明】【聖】。這是指哪四句?
《別譯雜阿含270經》卷14:「我今欲演四句之法」(CBETA, T02, no. 100, p. 468, c15-16),《別譯雜阿含270經》經中說的是
「口意宜修善,  不應作諸惡,
 身不以小惡,  加害於世間。
 觀欲空無實,  修於念覺意,
 若自不樂苦,  莫作損減業。」(CBETA, T02, no. 100, p. 468, c18-21)
顯然「加害於世間。」的句號應該改成逗號,這八句成為一首偈頌而不是兩首。


1 則留言:

阿建 提到...

口意宜修善,  不應作諸惡,
 身不以小惡,  加害於世間[,]
 觀欲空無實,  修於念覺意,
 若自不樂苦,  莫作損減業。

非常感恩老師,很受用,這個八句偈背起來,我覺得利益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