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8日 星期日

台語入聲字 1 --台語七音

298

漢語有「平上去入」四聲是一般的國學常識。很多人都誤認為,「平」是「國語」第一聲,「上 ㄕㄤˇ」是「國語」第二聲,「去」是「國語」第三聲,「入」是「國語」第四聲,這樣是錯誤的理解。

大部分的中學國文老師知道現代「國語」沒有入聲(在中國,官方名稱叫「普通話」,不是「國語」,你這到底是那一國的「國語」?),在北宋之前漢語有「陰平、陰上、陰去、陰入、陽平、陽上、陽去、陽入」等八聲(有學者主張漢朝之前「漢語」沒有分「平上去入」四聲,但是,還不是定論),簡單來說,如果把「平上去」三聲當作一拍的長度,入聲相對地比較短促,只有半拍的長度。

上述的八聲,在台語「陰上」和「陽上」的讀音沒有差別,所以稱「台語七音」,依照語言學家的田野調查,中國有一些「地方語言」仍然保有這兩音的區別,而且所有清朝以前的《韻書》,還是規規矩矩地把這兩音的字分開陳列,即使絕大多數人已經讀不出兩者差別。在「台羅標音」我們把「陰入聲」標為第四聲,把「陽入聲」標為第八聲。

台語七音是基本常識,就像學普通話要從「詩、時、史、是」開始,學台語也要從學習七音開始,加上開口、合口、半鼻音等認識,就可以發音得相當正確。當然也有人說是「八音」或「十五音」,不過這裡只介紹「台語七音」(不是不肯介紹,因為我只會七音)。

以下是舉例說明八聲(第二聲和第六聲發音一樣,所以只有七音,1-4 為陰, 5-8 為陽):

第一聲, 都, 都市,港都夜雨。(too1)

第二聲, 賭, 賭氣,五堵。 (too2)

第三聲, 妬, 怨妒,妒恨。(too3)

第四聲, 督, 監督,總督。(took4)這是入聲字。

第五聲, 圖, 地圖,糊塗。(too5)

第六聲, 賭, 賭氣,五堵。與第二聲發音完全相同,只標為第二聲。

第七聲, 肚, 豬心豬肚,中元普渡。(too7)

第八聲, 毒, 毒藥,孤獨。(took8)這是入聲字。


台語之古老與典雅,可以從台語上溯宋詞、唐詩、漢賦、詩經、甲骨文看到見證,只有皮相的人,才會認為台語「有音無字」。「平、上、去、入」四聲是兩岸中文系的基本常識。今天的「普通話,(也是『北京話』、『華語』,但不是『國語』)」已經沒有入聲的音,只有「台語、客語、廣東話」保存入聲,這是台語古典的例證之一。

今天「普通話」第一聲的「激、屋、督」,「普通話」第二聲的「吉、竹、獨」,「普通話」第三聲的「谷、蜀、 乞」,「普通話」第四聲的「速、木、六」,都是「古漢語」和「台語」的「入聲字」。

在唐朝時,韓國人、日本人到長安學習儒學、佛學及其他文化,當時有唐朝的釋神珙作了教學用的四聲詩:

平聲哀而安,

上聲厲而舉,

去聲清而遠,

入聲直而促。』

詩中「安、舉、遠、促」分別是「平、上、去、 入」四聲,同時「舉」字和「促」字要押韻,這兩個字原來的讀音是什麼而會押韻呢?

明朝時釋真空也作了一首題為「玉鑰匙歌」的四聲詩:「

       平聲平道莫低昂,

上聲高呼猛烈強,

去聲分明哀遠道,

入聲短促急收藏。」

詩中「昂、強、道、藏」分別是「平、上、去、入」四聲。如果你讀不出這四聲的話,給你一些提示:「強」要讀成勉強的「強」而不是堅強的「強」。

我們再練習一次台語七音:

第一聲, 君, 夫君,平均。(kun1)

第二聲, 滾, 滾水,頷頸(脖子),棍子。(kun2)

第三聲, 棍, 惡棍。(kun3)

第四聲, 骨, 手骨,骨頭。這是入聲字(kut4)。

第五聲, 裙, 衫裙,猴群。(kun5)

第六聲, 滾, 滾來滾去。與第二聲發音完全相同,只標為第二聲。

第七聲, 郡, 延平郡王。(kun7)

第八聲, 滑, 路滑,滑倒。這是入聲字。(kut8)

細心的版友會注意到兩件事:

1. 「普通話」的「骨 ㄍㄨˇ」和「滑 ㄏㄨㄚˊ」,讀音兩不相干,但是台語的標音是「kut4」與「kut8」,符合「形聲字」的造字原則:「偏旁相同則讀音相同」。如果:「偏旁相同」而「讀音不同」,你為什麼要稱它為「形聲字」?(如果兩個人長相很像,同姓而名字第二字相同、第三字同部首,但是 DNA 排列完全不同,你為什麼稱兩個人為同父母所生?)

2. 「骨 ㄍㄨˇ」和「滑 ㄏㄨㄚˊ」,台語的標音是「kut4」與「kut8」,怎麼有「t」出現?這是下一篇要介紹的,入聲字「-k」、「-t」、「-p」、「-h」四個嘴形。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