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3日 星期日

何梅:漢文大藏經概述

2

以下引自《豆瓣網》〈佛學文獻小組〉Buddhist Literature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7884626/

法音 2005年第3期 (總第247期)第30頁

漢文大藏經是漢文佛教典籍的總集,是印度古代文明與中國傳統文化相結合的產物。漢文大藏經以其收錄之宏富、版本之眾多、歷時之久遠著稱於世。

一、印度三藏典籍的形成及傳播
佛教產生於古代印度,印度佛教原典的形成是在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逝世後的一段時間,即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1世紀前後(版主案語:此處是採取釋迦牟尼滅度於西元前380 年左右的說法,與大多數主張的佛滅於西元前 480 左右的說法不同。版主採用的是與本文相同的西元前380 年左右的說法),由佛弟子們通過四次集會(即「結集」)的方式,將佛陀宣講的佛教學說、為僧團組織制定的行為軌範以及對佛說的論釋匯集起來,形成了最初的「經、律、論」三藏典籍,並開始形諸於文字。在此期間,由於佛弟子們對第一次結集的說法產生分歧,而分裂為大眾部、上座部,此後兩派又各自分部,形成二十個部派,並整理出本部派的三藏典籍,從而使印度佛教原典的數量像滾雪球一樣迅速增加。公元1世紀前後,出現了超越部派的大乘佛教思想。至2世紀以後,隨著大乘論師們撰出大乘論部典籍後,大乘三藏典籍得以形成,從而將此前的三藏典籍稱為小乘三藏典籍。它們共同組成了佛教大藏經的基本内容。
印度佛教自公元前3世紀的阿育王時期開始向外傳播:(一)向南傳至斯里蘭卡,最初是用僧訶羅語記載下來,公元1世紀又刻寫在貝葉上(版主案語:是西元前一世紀),直至5世紀才由中印度來的覺音(版主案語:是西元四世紀末(390?)、五世紀初(405?)之間),譯成印度本土的巴利語。所以巴利文大藏經收錄的是佛教早期流傳的小乘三藏典籍。(版主案語:這兩句都需大費周章解釋,在此姑且一語帶過吧)(二)向北傳至西域各國,後沿古絲綢之路,於西漢末年(公元前)傳入我國漢地(版主案語:佛教傳入漢朝疆土的年代是個博士論文的議題,如果指最早的「佛教傳入漢地」的文字記載,大概比較好解決吧!)。我國第一部漢譯佛典的誕生是在東漢明帝時(58—75),漢明帝派遣蔡愔等人往天竺尋法,迎請印度僧人迦葉摩騰和竺法蘭譯出《四十二章經》,藏於洛陽白馬寺蘭台石室中。(版主案語:此文如為學術論文,就不應該敘述得如此脫略。此事仍然應參考湯錫予的《兩漢魏晉南北朝佛教史》以及相關的學術論文,似乎不宜用說故事的形式輕輕飄過吧!)。此後至隋唐時期,歷經數百年譯傳,形成了多達一千餘部五千餘卷的漢文大藏經。因此漢文大藏經集錄了印度佛教各時期流傳的典籍。(三)公元7世紀前後佛教傳入我國西藏,松贊乾布派人去印度學習梵文後,創立了藏文,開始了佛典的藏譯活動。所以藏文大藏經集錄的多為印度大乘佛教晚期流行的密教典籍。藏傳佛教與漢傳佛教是親密的兄弟兩支,藏文大藏經中有不少典籍是從漢譯本轉譯的,漢文大藏經中缺少的典籍也在不斷地從藏譯本轉譯過來(版主案語:這句話是說清朝滅亡之前,還是之後。如果是之前,漢譯收入大藏經的經論,有那一部是譯自藏文?),因此漢文大藏經的内容還在增加。

二、佛教典籍的漢譯及著述
將印度佛教典籍翻譯成既符合中國人傳統的思維方式,又易讀易懂的漢文典籍,是一項何其艱苦卓絕的工程!前期主持譯經事業的多為印度及西域各國來的僧人,後來因難以满足我國僧人的需求,於是西晉時有敦煌僧人竺法護,少年隨師游歷西域諸國,通曉「外國異言三十六種」,東晉有高僧法顯、唐朝有高僧玄奘、義淨等人,前赴後繼西行求法,「去人成百歸無十」,其艱難險阻是常人難以想見的。他們携帶大批珍貴典籍回國後,終生翻譯不輟。唐宋時期在朝廷的支持下組織過譯場,譯場人員職責分明,有譯主、筆受、綴文、度語、證梵義、證禪義、潤文、校勘、監護等,選拔人才還有「八備十條」之標準。如嚴謹審慎而又有組織的佛典翻譯,在中外翻譯史上也難有能與此媲美者。
隨著佛經的翻譯,我國僧人受兩漢經學的影響,開始為佛經注疏、寫序。據記載,東漢末年已有陈慧與康僧會合撰的《安般守意經注》。而開此著述風氣的奠基者則是東晉名僧道安,他提出了注疏佛經的三分法,為後世所遵循。與此同時我國僧人發揮經義的著作,在魏晉玄學的影響下,至晉宋時已大量涌現。至南北朝,佛教史傳類著作已多達70餘種。隋唐以後,中國佛教出现了天台、三論、華嚴、禪、淨土、法相、律、密八大宗派,各宗派之著述迅速增加,從而完成了佛教中國化的歷史進程。

三、佛經目錄與漢文大藏經
我國有記事寫史的傳統。西漢末年已有劉向奉詔校讎群書,撰成别錄;其子劉歆將群書分類,著成《七略》。至東晉時漢譯佛典的數量日益增多,於是道安創編了我國第一部佛典目錄,稱為《綜理眾經眾經目錄》(385),此錄已佚。我國現存最早的經錄是南朝梁僧祐編纂的《出三藏記集》十五卷(518)。此錄最具價值處在於保存了已佚道安錄的内容,使我們得以了解古錄之原貌。僧祐錄還記載了許多珍貴的佛教史料,為研究佛教史提供了最早的一批原始資料。此時的經錄除了詳考每部經的譯者、真偽等,還按譯出時間排序。至隋朝實现了南北一統,開始有了官寫一切經。於是開皇十四年(594)法經等奉敕撰《眾經目錄》七卷,開始據佛典的性質、内容,區分為譯經、撰述兩部分;於譯經中分大小乘兩類,再就大小乘各分經、律、論三類;於撰述中分西方、此方兩類,首次將中國著述入錄。此種分類法為以後漢文大藏經目錄的编集提供了一個基本模式。此後不久,開皇十七年費長房撰成一部引人注目的《歷代三寶記》十五卷,首次列出「入藏錄」。這與隋天台宗智顗大師的弟子灌頂在總結其師功德中有「造寺三十六所,大藏經十五藏」的内容(按:這是目前所知大藏經一詞的最早出處),可謂彼此呼應,說明了漢譯佛典至隋代已通過大藏經的編排體系被初步確定下來。然而作為漢文大藏經目錄的完備形態,並為後世寫本、刻本大藏經編目尊為準繩的則是唐開元十八年(730)智昇所撰著名的《開元釋教錄》二十卷。《開元錄》分類的新特點主要是在大乘重譯經中首列般若、寶積、大集、華嚴、涅槃五大部典籍,次列五大部外諸重譯、單譯經;在小乘重譯經中首列阿含部典籍,次列阿含部外諸重譯、單譯經。大約至晚唐會昌廢佛以後,出現了千字文帙號,見於《開元釋教錄略出》四卷,從此更方便了大藏經的排架和索取。近代著名學者梁啟超曾高度評價佛經目錄在中國目錄學之地位,稱「其所用方法有優勝於普通目錄之書者數事:一曰歷史觀念甚發達,二曰辨别真偽極嚴,三曰比較甚審,四曰搜采遺逸甚勤,五曰分類極複雜而周備。……不能不嘆劉略、班志、荀簿、阮錄之太簡單、太樸素,且痛惜於後此踵作者之無進步也。」(姚名達《中國目錄學史》第217—218頁)
據上世紀80年代我國編輯《中華大藏經》(漢文部分)時的統計,漢文大藏經收經總數約在4200種,23,000卷。

四、漢文大藏經的版本與系統
我國早在西漢已發明了造紙術,隋至唐初(590—640)又發明了雕版印刷術。漢文佛教大藏經的流傳,在唐以前僅為手寫本,宋初才開始雕版印刷大藏經,至清末又有鉛字排版大藏經和影印本大藏經,此外還有北京房山雲居寺的石刻大藏經。先進的科學技術成果,促使中國佛教得以空前地對外傳播,對形成包括朝鮮半島、日本和越南在内的漢傳佛教文化圈起了重大作用。如今唐以前的寫本大藏經只存零散卷帙,其中以隋大業六年(610)扶風郡雍縣三家鄉民張法僧等手抄之一切經為最早;我們還可從清内府藏寫本、鈐有御覽印記的幾卷北宋海鹽縣金粟山大藏經及敦煌藏本中部分格式規範、字體端莊的寫本佛經中窺見隋唐寫本大藏經的面貌。漢文大藏經的裝帧形態有卷軸裝、蝴蝶裝、經摺裝、方册裝、現代精裝五種。寫本和早期刻本大藏經採用卷軸裝,北宋晚期以後的刻本大藏經多採用經摺裝,明萬曆年間出現了方册裝刻本大藏經,清末的鉛字排版大藏經亦用方册裝,而影印本大藏經多為現代精裝。
目前已知存世的漢文大藏經有二十八種版本。考刻版大藏經的版式、裝帧、編目及參照底本,日中學者竺沙雅章教授和方廣錩教授於上世紀九十年代均提出刻本大藏經分三個系統:(一)蜀版《開寶藏》系統,《金藏》、《高麗藏》屬此系統;(二)《契丹藏》系統,《房山石經》屬此系统;(三)閩版《崇寧藏》系統,宋《毗盧藏》、《圓覺藏》、《磧砂藏》、元《普寧藏》、明《初刻南藏》屬此系統。
以下配合圖片(見中插彩頁)介紹各版漢文大藏經的刊印史。

1、北宋《開寶藏》。這是我國第一部官刻版大藏經。宋太祖開寶四或五年間(971或972),敕張從信往益州(今成都)雕造大藏經,刊板13萬餘塊,至太平興國八年(983)經板運抵汴京,置於太平興國寺印經院内印刷流通。在此後的百餘年間,又增入了唐《開元錄》以後續入藏典籍及宋新譯撰典籍,使全藏收經達到1565部,6962卷,682帙。其版式為每版23行,每行14字。卷軸式裝帧。現存本僅13卷,卷末有「大宋開寶×年××歲奉敕雕造」字樣等,並鈐有熙寧辛亥歲(1071)奉旨賜大藏經板於顯聖寺聖壽禪院印造,印經院慧敏等題或皇宋大觀二年(1108)都化緣住持鑒巒等題之墨記。此藏曾傳入日本,也曾五次傳入高麗,還被贈與遼王朝和西夏王朝,其影響遠及海内外。

2、《金藏》。1933年在山西趙城縣廣勝寺發現此藏,又稱《趙城金藏》,為海内外之孤本。是潞州崔法珍斷臂募緣,歷時三十餘年,自金熙宗天眷二年至金世宗大定十三年(1139—1173)刊成。此後朝廷出資起運經板至京城,置於弘法寺内印造流通。全藏經板168,113塊,總6980卷。《金藏》是《開寶藏》的覆刻本,故其版式、裝帧、排經順序均同《開寶藏》。卷首有題名趙城縣廣勝寺的扉畫一幅。現國家圖書館保存4800餘卷。

3、《高麗藏》。有初雕本、續雕本和再雕本三種,前兩種已亡佚。再雕本刊造於高麗高宗二十三至三十八年(1236—1251)。全藏經板86,525塊,雙面刻字,收經總1524部,6558卷,639帙,經板現存慶尚北道的伽耶山海印寺。再雕本是《開寶藏》的覆刻藏,前510帙的排經順序同《開寶藏》,510帙以後據遼《契丹藏》和《續貞元錄》進行編排。卷末有「××歲高麗國大藏都監奉敕雕造」字樣。1982年台北影印出版了現代精裝本全48册(含總目錄、解題、索引1册),增補遺典籍15部229卷。

4、《契丹藏》。有兩種版本:(一)1974年在山西應縣佛宮寺釋迦塔發現11卷經本和1卷仿刻本,卷軸裝,其版式為每版27—28行,每行17字左右,稱大字本,有扉畫;(二)1987年在河北豐潤縣城的天宮寺塔發現了3種經,蝴蝶裝,每半頁12行,每行30字,稱小字本。大字本雕造於遼聖宗時代,至統和五年(987)前後,已有初成本505帙。前480帙與《開元錄·入藏錄》分帙相同,後25帙同《續一切經音義》。此後遼興宗重熙年間曾對初成本復加校正、增補,至遼道宗咸雍四年(1068)完成了579帙的全藏,收經約1414部,6054卷。小字本是大字本的覆刻,約始於遼重熙初年,完成於遼道宗咸雍八年(1032—1072)。此藏大字、小字本都曾傳入高麗。

5、《房山石經》。北京房山雲居寺現藏石刻經板14,620石,殘經420石,各種碑銘82石。僧人静琬創刻,自隋煬帝大業年間至明末綿歷千年不斷刻造而成。隋唐刻經多為大碑,藏于石經山上八個石洞内,遼金刻經多為小碑,藏於寺内西南隅之地穴内,明刻經藏於山上新開一石洞内。遼金刻石經有千字文帙號,與《契丹藏》帙號相同,小碑的版式及内容,一部分同於《契丹藏》,一部分當與唐智昇護送至石經山的《開元錄》寫本相同。1956年曾拓印了七套拓片。1993年影印出版了精裝本遼金明代刻經,2000年又出版了隋唐刻經,共30册(含目錄、索引1册)。

6、《崇寧藏》。我國第一部私刻版大藏經,由福州東禪等覺院住持慧空大師冲真等發起,於北宋元豐三年以前至政和二年(1080—1112),歷時三十餘年刊成,南宋時有續刻。崇寧二年(1103)因獲賜「崇寧萬壽大藏」而得名。全藏595帙,收經1451部,6358卷。前480帙據《開元錄略出》編目,最後13帙無千字文帙號。經摺裝。每版錄經文36行(每册或有一版為30行),每行17字,摺為6頁,四周單線邊框。帙末附音釋一册,這種隨經添加音釋,在刻本大藏經中始於《崇寧藏》。卷首有刊記,云:「福州東禪等覺院住持××……謹募眾緣……開鏤大藏經印板一幅,計五百餘函。×年×月日謹提。此藏國内所存不足百卷,美國有二十幾卷,唯日本京都東寺所藏一部近餘完整。

7、《毗盧藏》。由福州開元寺住持本明和雕經都會蔡俊臣等人發起,自北宋政和二年至南宋紹興二十一年(1112—1151),歷時四十年刊成,此後有續刻。全藏收經規模、版式、裝帧、帙末附音釋均同《崇寧藏》。卷首有刊記,云:「福州眾緣寄開元寺,雕經都會蔡俊臣……與證會住持沙門本明……雕造毗盧大藏經印板一副,計百餘函。×年×月×日謹題。此藏國内僅存四百餘卷,美國存本不足十卷,唯日本宮内省圖書寮藏本較完整。因此1990年以後,已陸續從日本請回此藏之複印本。

8、《圓覺藏》,又名《資福藏》。北宋末密州觀察使王永從一族人在湖州歸安縣松亭鄉思溪創建圓覺禪院,靖康元年(1126)始刻大藏經。初期版式同《福州藏》,不久即改版式為每版30行,每行17字,摺為5頁,這種版式為後世《磧砂》、《普寧》、《初刻南》、《永樂南》各藏沿襲。此藏改為卷末附音釋,又為其後多數大藏遵依。全藏548帙,收經1419部,5913卷。編目依《福州藏》。後湖州更名安吉州,圓覺禪院升格為資福禪寺,曾對《圓覺藏》的殘損經板進行補刻並印刷流通,遂更名《資福藏》。現存《安吉州思溪法寶資福禪寺大藏經目錄》最後51帙經目,是後人據日本《天海藏》誤增入的,並無《資福藏》經本實物為據。此藏大約在紹興八年(1138)以後不久,歷時十餘年完成。國家圖書館有四千餘卷存本,為清末楊守敬先生自日本購回。日本以三緣山增上寺藏本較完整。

9、《磧砂藏》。民國二十年(1931)在陜西開元、卧龍二寺發現此藏,遂影印出版。此藏刊板於南宋平江府陳湖中磧砂延聖院,由住持法音和大檀越保義郎趙安國發起,始自南宋嘉定九年(1216),中經宋元朝代更替,曾間斷二十三年,至元至治二年(1322)刊竣,歷時一百零六年。宋刻據《圓覺藏》,元刻依《普寧藏》。全藏592帙(含首册1帙),收經1518部,6363卷。其中28帙是元管主八在杭州立局雕刊的秘密經本,后經板舍入延聖寺,最後三函是明杭州雲居庵刊板經卷續入本藏。目前尚有何字帙第七、八、九三册屬缺本待訪經卷。此藏現存多明印本,有全藏扉畫9幅,單經扉畫2幅。

10、《普寧藏》。刊板于杭州路餘杭縣白雲宗南山大普寧寺,自元至元十四年(南宋端宗景炎二年,1277),訖至元二十七年(1290),歷時十四年刊成。由白雲宗僧錄司監造,在普寧寺住持、僧錄道安主持下開雕。全藏590帙,收經1520部,6326卷,其中後32帙是續入典籍,含管主八刊,28帙秘密經,最后4帙無千字文帙號。唯山西省圖書館藏《解脱道論》有扉畫一幅。

11、《延祐藏》。1986年在北京智化寺發現3卷經本,其版式、裝帧同《趙城金藏》,但编目據元慶吉祥等奉詔集《至元法寶勘同總錄》,又有所改動、增補。卷首經牌有文云:「□□□[皇帝愛]育黎八力八達刊印三乘聖教經律論三十三大藏……大元延祐丙辰(1316)三月日。」有扉畫一幅。

12、《元官藏》。1979年在雲南省圖書館發現了32卷經本,近年雲南省社會科學院圖書館又發現一卷。刊藏時間約在至順三年至至元二年(1332—1336)前後,由徽政院主持在元大都刊成,發起人是太皇太后卜答失里。全藏至少651帙,編目與《至元錄》近似。每版錄經文42行,每行17字,摺為7頁,雙線邊框,有扉畫。

13、《初刻南藏》。民國二十三年(1934)在四川省成都市附近的崇慶縣街子鄉鳳棲山上古寺發現此藏,是海内外孤本。此藏以往稱《洪武南藏》是不準確的,現根據其鐫刻於明惠帝建文年間(1399—1402),故改稱《建文南藏》。此藏與不久後開雕的《永樂南藏》、《永樂北藏》均屬官版大藏經,在僧錄司的領導下刊就。此藏刊版於南京天禧寺,是《磧砂藏》的覆刻本,又較《磧砂藏》新增87帙諸宗要典。全藏678帙,收經1618部7245卷。無全藏扉畫,只有單經扉畫三幅。現存四川省圖書館。影印本全242册已出版。

14、《永樂南藏》。刊版於南京大報恩寺。明永樂七年朝廷召集名僧校勘大藏經,開板時間可確定在永樂十一年至十八年間(1413—1420),此後至清順治十八年(1661)又有三次續刻。全藏678帙,收經1618部6325卷。此藏是《初刻南藏》的再刻本,然目錄編集受《至元錄》影響而有較大改變,以大小乘經、大小乘律、大小乘論排序,並將《開元錄》以後續入藏典籍以時間排序改作分類編集,從而為《永樂北藏》、《嘉興藏》、《清藏》的雕造所遵依。裝帧有經摺裝、方册裝兩種。明清官版大藏經,帙首刊扉畫和龍牌,帙末刊韋陀神像,始自本藏。

15、《永樂北藏》。自明永樂十七年(1419)三月在北京慶壽寺開始校勘藏經,至正統五年(1440)十一月經板刊竣,歷時二十一年。此後又於萬曆七年六月至十一年六月(1579—1583),歷時四年刊成續藏。全藏677帙,其中續藏41帙;另有目錄1帙,其中正藏目錄4卷,續藏目錄1卷。收經總6771卷。每版錄經文25行,每行17字,摺為5頁,天地雙線邊框,此種版式為《清藏》沿用。唯此藏頒賜另有御制《藏經護敕》,寺院須立碑銘記。2000年至2001年出版了影印本,有現代精裝200册與線裝200函兩種。

16、《嘉興藏》,又名《徑山藏》。是我國目前唯一一部完整的方册本版式及裝帧的刻本大藏經。經紫柏真可、道開、法本等人籌劃,明萬曆十七年(1589)始刊於五台山紫霞谷妙德庵,四年後因冰雪苦寒,南遷至浙江餘杭之徑山寺,此後幾易刊板地點,並在嘉興府楞嚴寺印刷流通,至清康熙五十年(1711)前後完成,歷時一百二十餘年。每版20行,每行20字,摺為2頁。有正藏、續藏、又續藏三部分,收經約2195部10,332卷,是我國歷代刻本大藏經之最。尤其續藏、又續藏新收532種中國佛教著作,是本藏最具學術價值處。

17、《清藏》,又名《乾隆大藏经》。清雍正十二年(1734)在北京東安門外的賢良寺開始校勘大藏經文,設立藏經館。自雍正十三年二月至乾隆三年十二月十五日(1735—1738)刊竣。全藏收經724帙,有欽定入藏典籍54部1127卷,但删除《北藏》收錄的32部316卷典籍則未免失當。採用梨木經板,雙面刻字,刊板79,036塊。乾隆三十三至三十四年(1768—1769)曾先後奉旨撤毁《開元錄略出》等四種和《楞嚴蒙抄》經板,合計800塊。現存73,024塊,是我國保留下來的唯一一副大藏經板,存放在北京市文物局庫房内。1991年、1993年有兩次刷印出版,台灣還有幾種「新版精縮」影印本行世。

18、《頻伽藏》。祖籍法國的羅迦陵居士在上海創建頻伽精舍,發起校印鉛字排版大藏經,由宗仰主持,自清宣統元年至民國二年(1909—1913)完成。此藏編目、所據底本,依日本《縮刻藏》,然底本訛誤之處多已修正。全藏40函414册(含總目1册),收經1916部8418卷。方册裝。1纸折為2頁,每頁20行,每行45字,4號鉛字排版,較《縮刻藏》字體大1號。1998年影印出版了現代精裝本全100册。

19、《普慧藏》。民國三十二年(1943)九月上海居士盛幼盦(法名普慧)發起成立了《普慧大藏經》刊行會,至1945年編印典籍50種81册。此後組織機構更名「民國增修大藏經會」,又編印了55種18册典籍,另有《概述·目錄》1册。方册裝。4號鉛字排版,1紙折為2页,每頁16行,每行41字。此藏是一部對中國歷代大藏的增廣,而且是一部精選藏。1997年在原紙型的基礎上,刷印出版了全21函100册。

20、台灣版《中華藏》。1951年蔡運辰先生建議編輯藏經,後由屈映光居士發起徵集贊助,於1955年成立了修訂中華大藏經會。1958年公布了《修訂綱要》,1960年蔡先生編成目錄草案,但因規模宏大,難以實行,不得不改為選用現存藏經版本,分四輯影印的方案。第一輯為《影印磧砂藏》和《宋藏遺珍》,第二輯為《嘉興藏》正續藏,第三輯為《卍續藏》,第四輯補遺,各輯不重出。收經總數達到4003部。全藏完成於上世紀七十年代末。

21、大陸版《中華藏》(漢文部分)。1982年經任繼愈教授倡議,被列入國家古籍整理出版規畫的重點項目。同年在李一氓主持下,成立了以任繼愈為主持人的中華大藏經編輯局,由中華書局出版發行。全藏擬分兩編。正編收歷代藏經中有千字文編次的部分,續编收歷代藏經中無千字文編次的部分,總收經約4200餘種,23,000餘卷。自1982年至1994年,歷時近13年,完成106册的正編編輯任務;另有總目1册,已出版。編目、底本依《趙城金藏》,另據他藏補足。校本有《房山石經》、《資福藏》、《影印磧砂藏》、《普寧藏》、《永樂南藏》、《徑山藏》、《清藏》、《高麗藏》八種。2002年開始了續編的編輯出版。

22、《敦煌大藏經》。在台灣前景出版社和中國星星出版公司的倡議和主持下,1988年初成立了以徐自强為主任委員、李富華為副主任委員的敦煌大藏經編委會,至1990年底出齊63册。以國家圖書館藏本為主,用英法各國藏本補足,據《開元錄·入藏錄》編目。其中有各藏均未收錄之古代民族文字書寫的大量佛經,有極高的文獻價值。

23、日本《天海藏》。以日本江户幕府德川家光將軍為大檀越,由慈眼大師僧正天海發願出版的官版大藏經。自寬永十四年至慶安元年(1637—1648),歷時十二年告成。以《資福藏》為底本,用《普寧藏》補足。每紙24行,每行17字,摺為4页。全藏599函,收經1451部。木活字排版,字模現藏乾王寺。

24、日本《黄檗藏》。鐵眼道光在黄檗山募緣開版,自寬文九年(1669)開雕,至天和元年(1681)功竣,歷時十二年。黄檗山寶藏院现存全藏經板六萬塊。此藏是《嘉興藏》正藏部分的覆刻,總274函2094册6950卷。方册裝,此種裝帧為後來各藏所沿用。此后京都法然院的僧人以《高麗藏》對校了《黄檗藏》,在元文二年(1737)編成《新續入藏經目錄》,其中17種典籍為他藏所未收。

25、日本《縮刻藏》,又名《弘教藏》。明治十年(1877)教部省社寺局的島田蕃根倡議校訂出版大藏經。用《高麗藏》作底本,校以宋《資福》、元《普寧》、明《嘉興》。編目參照明智旭《閱藏知津》,但有改動,並增入140餘部秘密典籍,是本藏的特色。全藏40函418册,另目錄1册,收經1916部8534卷。1紙折為2頁,每頁20行,每行45字,5號鉛字排版。自明治十四年七月至十八年五月(1881—1885)由弘教書院校訂出版。它標誌著日本出版的大藏經進入了一個有獨創之編目、排版的新的歷史時期。

26、日本《卍字藏》。此藏由前田慧雲、中野達慧主持,在京都藏經書院出版,自明治三十五年四月至三十八年四月(1902—1905)完成。採用獅子谷忍澂的校勘本為定本,即《嘉興藏》對校《高麗藏》本。編目依《北藏》目錄,另有補足。全藏36套347册,唯封面題簽、書口處標有千字文帙號。1紙折為2頁,1頁分上下2欄,4號鉛字排版,《卍續藏》同。1980年台北影印出版了現代精裝本全70册。

27、日本《卍續藏》。係前田慧雲原編、中野達慧增訂輯梓,自明治三十八年四月至大正元年十一月(1905—1912)竣工,京都藏經書院出版。此藏收中國撰著數量之宏富超過《嘉興藏》之《續藏》、《又續藏》,其中有我國金陵刻經處楊仁山居士和浙寧廬山寺式定禪師提供的明清兩朝佛典;分類較《縮刻藏》有詳略之别。全藏150套750册,另目錄1册。輯錄1750餘部7140餘卷。此藏印成後,與《卍字藏》存書一同焚毁,流傳不多。1925年我國影印出版了500部;1977年台北又影印出版了現代精裝本全150册,另有總目錄1册;1980—1989年日本國書刊行會印行《卍新纂大日本續藏經》全88卷,另有目錄、索引各1卷,調整了典籍排序並有增補。近年據新纂本,台灣還有影印本行世。

28、日本《大正藏》。由日本著名佛教學者高楠順次郎、渡邊海旭主持編輯,成立了大正一切經刊行會,自大正十一年至昭和九年(1922—1934),歷時十四年完成。全藏100卷(含總目錄3卷),總計收經3493部13,520卷;另有索引45卷。有方册裝和現代精裝兩種,1頁分上中下3欄,下方附校勘記。這是一種全新的大藏經版本,無論在目錄的编排、收錄的内容、校勘及索引的編製上都有許多創新的成就。如:將典籍總分31個部類,依其產生和流傳時代的先後排序,以阿含部為首;首次將佛教圖像12卷入藏;《勘同目錄》是編者們整理、研究佛典的記錄,有很高的學術水平和價值。此藏多次再版,並有影印本行世。


(有關漢文大藏經的詳細情況,請見李富華、何梅著《漢文佛教大藏經研究》。本文所附部分照片,承蒙李家振先生、中國佛教圖書文物館姚長壽館長、覺真法師等同仁的熱情幫助,特此鳴謝!)
http://www.plm.org.cn/qikan/fayin/dharma/2k0503/g2k0503f11.htm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