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7日 星期三

佛學術語 (7):蒲團---也談翻譯中的「合璧詞」

2012-1

HC 提及「蒲團」與「掛單」,所引的資料都不甚了了,在此補充如下。

翻譯當中有所謂「音譯」、「意譯」,如 concrete 一詞,「康固力」為「音譯」,「水泥」為「意譯」,「紅毛土」為本土化的名稱。有些「音譯」,已經日久生情,使用者沒感覺到這是譯名,如club 俱樂部,kasavam 袈裟,zmerud 祖母綠(一種綠寶石),pratta 缽。

除此之外,尚有一類稱為「合璧詞」,也就是將「在音譯的前後再加上詞義」。例如「迷迭香」,除了譯出rosemead 的 mead 為「迷迭」之外,還加上「香」,表明是「香料」的一種。

佛教名詞有不少是以「合璧詞」的形式譯出,如 ksama 譯作「懺悔」,「懺」是寫音 ,「悔」則是「意譯」。

蒲團,台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解釋作: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cond=%BBZ%B9%CE&pieceLen=50&fld=1&cat=&ukey=992068113&serial=1&recNo=0&op=&imgFont=1

用蒲草編成的圓形墊子。以供佛教徒打坐時用。現在臺灣形式或作方形,材料或用布內裝棉絮。唐˙顧況˙宿湖邊山寺詩:「蒲團僧定風過席,葦岸漁歌月墮江。」宋˙陳與義˙休日早起詩:「蒲團著身寬,安取萬戶邑。」或作「蒲甸兒」﹑「蒲墩兒」﹑「蒲墊子」。

蒲團為 nisidana ,意為座位、坐墊,由動詞「 nisidati 坐」衍生而來。最初譯作「尼師壇」或「尼師檀」,純粹為音譯。

《雜阿含經》卷22:「時,世尊其夜過已,入於僧中,敷尼師壇,於眾前坐」(CBETA, T02, no. 99, p. 158, c9-10)

唐德宗貞元四年(西元788年)賞賜罽賓國僧般若,即有一枚蒲團。

《大唐貞元續開元釋教錄》卷1:「送賜罽賓國僧般若,院八尺、床三張,各夾帖及席褐官絕褥白[示*犀]氈白副手巾二枚。銅水瓶一。鐵鍋二枚。三斗釜一口。白瓷椀十枚茶瓶一枚。蒲團一枚。新茶二十釧。并茶碾子一副。」(CBETA, T55, no. 2156, p. 757, a22-26)

我認為「蒲團」是個「合璧詞」,意為「以蒲草作的尼師壇」,「團」字為「尼師壇」的「壇」字的簡化。

========================

掛單,台灣教育部「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解釋作:

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newDict/dict.sh?idx=dict.idx&cond=%B1%BE%B3%E6&pieceLen=50&fld=1&cat=&imgFont=1

遊方僧侶投寺寄住。儒林外史˙第三十八回:「不多幾日,禪林裡來了一個掛單的和尚。」亦作「掛搭」。

《百丈清規證義記》卷7:「掛單,即古之掛搭。蓋僧行腳。唯帶衣鉢,故名掛搭,即掛所搭之衣也。今之參學,兼帶行李,改名掛單。凡掛單僧至,客堂以禮接待,詢問來歷明白,隨宜送單。如諸方班首、兩序,送尊客寮客堂款待。參學禪和,送上客堂,隨眾過堂、上殿。如無衣鉢戒牒行李,以及面貌可疑之人,概不留單,具見『客堂規約』及『寮元條』說。」(CBETA, X63, no. 1244, p. 484, a7-12 // Z 2:16, p. 400, a7-12 // R111, p. 799, a7-12)

HC 引文解釋「掛單」:

和尚稱禪堂的坐床、蒲團叫“單”。宋方岳《古巖》:“廿年前此借僧單,留得松聲入夢寒。”清杜綱《娛目醒心編》第一回:“等了一回,不見有人來,走到佛前拜單上呆呆著。”

「和尚稱禪堂的坐床、蒲團叫『單』」這樣的解釋不正確。

在寺院中,跟任何人講「麻煩把我的單拿過來」,肯定不會得到你的蒲團。

雲水僧人到當地寺院請求入住時,稱為「掛搭」,指「得到允許將自己隨身的三衣一缽掛於床位前」,稱作搭

《百丈清規證義記》卷1:「維那領眾搭衣持具」(CBETA, X63, no. 1244, p. 382, c9 // Z 2:16, p. 298, d12 // R111, p. 596, b12)

稱作搭,是因為印度格式的僧服是一塊縫接的長布,披繞在身上(古希臘的一般民服,也是如此),古代稱這樣的穿衣方式叫「搭衣」,這種衣服也稱為「搭衣」。僧眾出門不會隨身攜帶蒲團,坐墊通常是就地取材,所以不會有「掛蒲團」的情況。

後來,漢地僧眾隨身的行頭增多了,參訪行走時就帶著「行李」,已經不是「掛行李」的問題。寫一張短紙頭,在床位上一掛,代表此座位指派給某人了,這才是掛單。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