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月15日 星期日

讀詩會 24:蘇幕遮--唐朝長安的潑水節

726
到泰國參觀潑水節的人,如果有人告訴他,在初唐(西元650年時期),長安就有潑水節,一定會大吃一驚。不過,這還是得從台語說起,而且要從本部落格《台語與佛典》的初始想法開始:「從佛教文獻尋找字詞的台語讀音」,也就是「把佛教文獻當作台語的錄音機,還原古代漢語的讀法,來與當代台語接軌」。
燎沉香,消溽暑。
鳥雀呼晴,侵曉窺檐語。
葉上初陽乾宿雨,
水面清圓,一一風荷舉。

故鄉遙,何日去?
家住吳門,久作長安旅。
五月漁郎相憶否?
小楫輕舟,夢入芙蓉浦
。---周邦彥(西元 1056-1121年)

-----------------------------------
碧雲天,黃葉地。
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
山映斜陽天接水,
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

黯鄉魂,追旅思。
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
明月樓高休獨倚,
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范仲淹(西元 989-1052年)

北宋初年的這兩首宋詞,不僅當年傳唱,今日也常為學校教材,當作傑出的中國詩詞欣賞。所謂「詞」就是「填詞」,幫一首樂譜填寫歌詞。今天朋友聚會,大都要「卡拉OK」一番,不管唱得好壞,每人都得高歌一曲。宋朝當年,流行選擇一首歌曲,重新填詞,再叫歌妓吟唱。就好像拿周杰倫的「東風破」,或台語新曲「天燈」,重新填詞。這在今日是侵犯版權的勾當,當年是人人樂此不疲。
所以,這兩首詞的「詞牌」名叫「蘇幕遮」,也就是「樂曲」名叫「蘇幕遮」。從台語估量,「遮」字應該讀為「lia1」,和「甘蔗 kam1-tsia3」的「蔗」字同一個韻母「ia」。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1〈1 歸依三寶品〉:「老亦如是,壯膏既盡,不久將死。又如蘇莫遮帽覆人面首,令諸有情見即戲弄。『老蘇莫遮』亦復如是,從一城邑至一城邑,一切眾生被衰老帽,見皆戲弄。以是因緣老為大苦,除非死至,無藥能治。」(CBETA, T08, no. 261, p. 867, b28-c3)
這是貞元四年(788)唐德宗作序、罽賓三藏般若翻譯的經典。《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經文是說,「『老』也是如此,就像油燈一樣,青壯的燈油燒完,不久就面臨死亡。又好像教人戴上『蘇莫遮』帽子,把臉覆蓋住,教所有人看到了就戲弄這位戴『蘇莫遮帽』的人。『老』這頂蘇莫遮帽也是如此,任何地方,只要戴上『老』這頂蘇莫遮帽,其他眾生看到了都要戲弄一番。以此緣故知道『老』是大苦,除非到死,無藥可以醫治。」慧琳(737-820)的《一切經音義》如此解釋:
《一切經音義》卷41:「蘇莫遮,西戎胡語也。正云颯磨遮。此戲本出西龜茲國至今猶有此曲。此國『渾脫』大面撥頭之類也。或作獸面、或象鬼神、假作種種面具形狀,或以泥水霑灑行人,或持羂索搭鈎捉人為戲。每年七月初,公行此戲。七日乃停,土俗相傳云:『常以此法攘厭,驅趁『羅剎惡鬼食啗人民』之災也。」(CBETA, T54, no. 2128, p. 576, a3-6)
所以「蘇幕遮」,原來翻譯為「蘇莫遮」、「颯磨遮」(「颯」是入聲字,為短促音),是在七月時,戴面具扮演「鬼、獸」抓人為戲,同時還用「泥水」潑人,要玩鬧七日才結束。
《舊唐書》卷198:「康國,…至十一月,鼓舞乞寒,以水相潑,盛為戲樂。」
《舊唐書》卷97,〈張說傳〉:「自則天末年,季冬為潑寒胡戲,中宗嘗禦樓以觀之。至是,因蕃夷入朝,又作此戲。說上疏諫曰:「…今外蕃請和,選使朝謁,所望接以禮樂,示以兵威。雖曰戎夷,不可輕易,焉知無駒支之辯,由余之賢哉?且潑寒胡未聞典故,裸體跳足,盛德何觀;揮水投泥,失容斯甚。法殊魯禮,褻比齊優,恐非幹羽柔遠之義,樽俎折沖之禮。」自是此戲乃絕。
可以讀到「赤裸身體(光著上身?)、光腳,潑灑泥水」的渾戰情景。
張說雖然奏請皇帝禁止「潑寒胡」的戲樂,他的詩集卻留有五首〈蘇摩遮〉,並且標註「潑寒胡戲所歌,其和聲云億歲樂。」很有可能「億歲樂」也是胡語的寫音。這五首〈蘇摩遮〉應該也是可以和著〈蘇摩遮〉的音樂歌唱:
摩遮本出海西胡,琉璃寶服紫髯胡。聞道皇恩遍宇宙,來時歌舞助歡娛。
繡裝帕額寶花冠,夷歌騎舞借人看。自能激水成陰氣,不慮今年寒不寒。
臘月凝陰積帝臺,豪歌擊鼓送寒來。油囊取得天河水,將添上壽萬年杯。
寒氣宜人最可憐,故將寒水散庭前。惟願聖君無限壽,長取新年續舊年。
昭成皇后帝家親,榮樂諸人不比倫。往日霜前花委地,今年雪後樹逢春。

《新唐書.宋務光傳》:「時又有清源尉呂元泰,亦上書言時政曰:……『比見坊邑相率為渾脫隊,駿馬胡服,名曰『蘇莫遮』。旗鼓相當,軍陣勢也;騰逐喧譟,戰爭象也;錦繡誇競,害女工也;督斂貧弱,傷政體也;胡服相歡,非雅樂也;渾脫為號,非美名也。安可以禮義之朝,法胡虜之俗?』」
所以,由此可知,民間也有此「蘇莫遮」的戲鬧,而玩鬧時所奏的音樂就叫「蘇莫遮」。
在藏文《于闐國懸記》裡故事的大意是:
「于闐王尉遲達磨與兄不合,兄弟互不見面,其兄求助於一位梵僧,梵僧祈求神祗演戲,而規定觀戲者不可單獨前往,國王最後與其兄前往觀戲。國王兄弟和好之後,年年於此演戲酬神。」這個觀戲的地點是 Sang-tir。」【張廣達:第19頁】。

       故事中說,戲劇是在一個叫Sang-tir的地方舉行,tir正是波斯曆法四月的月名,而Tir則是雨神提什特里雅神(Tishtrya)的另一個名字,因此,Sang-tir的地名很可能就是因為和tir月或Tir神的關係而得名,而戲劇本來是獻給Tir神的,《于闐國懸記》稱此為「搬演如來廣行善事」,而將之歸功於佛教,在西域習俗中,佛法和祆教,大概是混淆莫辨了。

所以「sang-tir」或者「sang-Tishtrya」,第一個「颯」或「蘇」可能是來自「sa」,「遮」來自「rya」,也就是台語「遮 lia」的音。中間的音可能是「訛省」或「訛傳」為「莫 book」或「幕 boo7」。
我們還留下一個線索:「億歲樂」其實是「Tishtrya」,因為是歌頌雨神來求雨,所以既潑水,又唱誦神名「億歲樂 Tishtrya」。
本文有極大部分參考《豆瓣網》〈子不語風花雪月〉日記的〈摩睺羅考之:「蘇幕遮」原是「塔慕茲」〉:
http://www.douban.com/note/178547136/?start=0&post=ok#last
---------------------------------------

《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卷1〈1 歸依三寶品〉:「老亦如是,壯膏既盡,不久將死。又如蘇莫遮帽覆人面首,令諸有情見即戲弄。『老蘇莫遮』亦復如是,從一城邑至一城邑,一切眾生被衰老帽, 見皆戲弄。以是因緣老為大苦,除非死至,無藥能治。」(CBETA, T08, no. 261, p. 867, b28-c3)

這是貞元四年(788)唐德宗作序、罽賓三藏般若翻譯的經典。《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經文是說,「『老』也是如此,就像油燈一樣,青壯的燈油燒 完,不久就面臨死亡。又好像教人戴上『蘇莫遮』帽子,把臉覆蓋住,教所有人看到了就戲弄這位戴『蘇莫遮帽』的人。『老』這頂蘇莫遮帽也是如此,任何地方, 只要戴上『老』這頂蘇莫遮帽,其他眾生看到了都要戲弄一番。以此緣故知道『老』是大苦,除非到死,無藥可以醫治。」慧琳(737-820)的《一切經音 義》如此解釋:

《一切經音義》卷41:「蘇莫遮,西戎胡語也。正云颯磨遮。此戲本出西龜茲國至今猶有此曲。此國『渾脫』大面撥頭之類也。或作獸面、或象鬼神、假 作種種面具形狀,或以泥水霑灑行人,或持羂索搭鈎捉人為戲。每年七月初,公行此戲。七日乃停,土俗相傳云:『常以此法攘厭,驅趁『羅剎惡鬼食啗人民』之災 也。」(CBETA, T54, no. 2128, p. 576, a3-6)

這樣會有一個問題,就是《大乘理趣六波羅蜜多經》來自中亞,而不是來自印度。來自印度的不一定是「佛所說的佛經」,來自中亞的卻一定是「偽經」。

3 則留言:

un sable sur la terre 提到...

The structure of the original Buddhist order was inspired by the tribal governance of the Shakya ("Oak Tree") nation—a tiny republic somewhat like the League of the Iroquois —with democratic rules of voting (Gard, 1949; 1956). Gautama the Buddha was born a Shakya—hence his appellation Shakyamuni, "sage of the Shakyas." The Buddhist sangha is thus modeled on the political forms of a neolithic-derived community.

掃葉兄:上文是gary snyder 文章中的一段話,他說Shakya= ("Oak Tree") 我不懂梵文,你可幫我解惑嗎?

台語與佛典 提到...

我查了四部字典: PTS, 水野弘元,法鼓山,及另外一部。都沒收 Shakya 這個字(梵文、巴利都沒有),請你再查一下,是否打字有誤?

即使如此,梵、巴利的釋迦(Sakya 或 Sakka),並未提到此字的本意是什麼意思。這是把此字誤當作 sakkā (能)。

漢譯佛經稱「釋迦」為「能」,「牟尼」為「仁」,所以古譯為「能仁」。

《一切經音義》卷21:「釋迦牟尼(釋迦此云能也,牟尼寂默也)」(CBETA, T54, no. 2128, p. 438, b11)

《一切經音義》卷27:「釋迦文(釋迦能姓。劫初之時未有君長。眾推有道以為司契共立一王號莫訶三未多云大等音樂謂大眾齊等意樂立為王也即佛高祖以嫡相從曾不失墜共讚能為人帝。因斯遂姓釋迦。」(CBETA, T54, no. 2128, p. 485, b20-21)

漢譯古說:釋迦為「甘蔗王」後裔,恐怕此位學者誤把甘蔗 cane 當作橡樹 oak.

《釋迦譜》卷1:「《佛所行讚經》云:『甘蔗之苗裔,釋迦無勝王,淨財德純備,故名曰淨飯。』案:淨飯遠祖乃是瞿曇之後身,以其前世居甘蔗園,故經稱『甘蔗』之苗裔也。」(CBETA, T50, no. 2040, p. 3, a25-28)

台語與佛典 提到...

補充一下,橡樹 oak tree 的梵文、巴利寫法是 dāru 或 dārik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