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9日 星期一

台語入聲字 2 --- 四種入聲字

pict 959

第一次讀到台語入聲字有 -t 或 –p 時,是不敢置信,不可能,從小講台語到大,從來不曾說過 -t 或 –p 。

世界各國語言或各種語言,單一「音節」是「子音+母音+子音」的形式,一個音節可以只有母音而沒有子音,例如英文的「我 I 」,台語和普通話的「烏ㄨ、愛 ㄞˋ」、「烏 oo1、愛 ai3」,這一母音可能是單母音、雙母音或三母音,三母音如同普通話的「妖 iau」、台語「腹肚枵 pak-too2-iau1」 的「枵 iau1」。能否有「沒有母音的字」?我不知道,在捷克看見捷克文有一些字沒有母音,不知道這個字要怎麼讀出聲來,提一個問題:「有一個英文字,它有七個英文字母,這個字不含 a, e, i, o, u 等字母,卻有兩個音節,請問是那一個字?」

台語有類似「沒有母音的字」,例如「路途遠 loo7-too5-hng7」的「遠hng」, 「樹陰 tshiu7-ah-ng2」的「陰 ng2」,是否真的是「沒有母音的字」,還是「母音隱藏而未被標出」,語言學家仍未有一致的看法。

漢語、台語之外的語言,一個字有多音節,例如英文 pronunciation 有五個音節:pro-nun-ci-a-tion,日文櫻花有三個音節:sa-ku-ra,但是,一般認為「漢語、台語一個字只有一個音節」(這要看你如何認定「一個字」,有專家認為「鸚鵡」應該是「一個字」)。

單一音節的前子音(在台語、漢語,前子音叫「聲母」,後面的「母音加子音」叫「韻母」,研究聲母和韻母的學問就叫「聲韻學」),漢語、台語可以沒有「前子音」,或者只有一個「前子音」,不會有「兩個以上」的前子音。例如英文 strong 前子音就有三個: str,scream 前子音就有三個:scr。現代的語言學家認為「現代漢語、台語」的共同祖先「古漢語」有些字有兩個前子音,這似乎已經是學術界公認的事實。

順便介紹一下雙聲、疊韻,如果一個詞的前後兩字聲母相同就叫「雙聲」,例如「輝煌」、「躊躇」。一個詞的前後兩字韻母相同就叫「疊韻」,例如「肝膽」、「逍遙」,疊字就是既「雙聲」又「疊韻」,例如「風蕭蕭」、「雨飄飄」的「蕭蕭」、「飄飄」,台語有「鳳凰」不是疊字卻既「雙聲」又「疊韻」。版友感興趣的話,可以閱讀小說《鏡花緣》。

單一音節的後子音,漢語、台語可以沒有「後子音」,或者只有「m, n, nn, ng」四個「後子音」,不會有其他後子音,更不用談「兩個或三個」後子音了。英文 so 沒有後子音,son 有一個後子音,find 有兩個後子音, against 有三個後子音。

那麼,入聲字的 –p, –t, –k, –h 是怎麼回事?

「入聲字」比「平、上、去」三聲來得短促,大致來說,如果把「平、上、去」三聲當作音樂「半拍」的長度,相對來說「入聲字」就只有「四分之一拍」的長度。入聲字有 –p, –t, –k, –h 四種。

蝶、葉、攝、澀、急、合 是 –p 「入聲字」

直、必、筆、佛、吉、擲 是 –t 「入聲字」

樂、德、酷、剁、木、福 是 –k 「入聲字」

鼈、格、煞、押、鴉、癖 是 –h 「入聲字」

但是,我們並不把它當作「後子音」,因為它只是嘴形維持著,並未送氣或震動發聲。

或者我們可以這麼說:

「台語」一個音節可以沒有「後子音」或有一個「後子音」,但是不會有兩個以上的「後子音」。如果有一個「後子音」,在「平、上、去」聲,後子音只有「m, n, nn, ng」四種,入聲字只有「p, t, k, h」四種,入聲字的「後子音」只維持嘴形,並未震動或送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