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2月27日 星期一

緬懷 Bill Magee 馬紀教授


Bill Magee 馬紀教授(1949-2023)於2/20/2023 去世了。
其實,我跟 Bill Magee 馬紀教授不是很熟,在隨侍無著比丘訪問法鼓佛學院時,見到法師拿著書跟麥奇教授請教,後來無著比丘告訴我,馬紀教授鼓勵他學習藏文,很快地(一、兩個月時間)無著比丘已經獨立地處理藏文資料了。
在幾次短暫寒暄之後,終於有機會長談。馬紀教授告訴我,他的博士導師是美國第一位開設藏傳佛教研究博士學位的教授,他早年是個嬉皮,在18-20歲時候在印度達蘭莎拉跟達賴喇嘛學習,他常拿著一個非常老式的德國錄音機,跟達賴喇嘛東南西北地閒聊。那時候達賴喇嘛在印度達蘭莎拉很少有訪客,可以長談一整天。這些藏語談話錄音帶,成為老式藏語的珍貴語彙資料。馬紀教授是這一位博士導師的第一批博士學生。
馬紀教授在距今二十年前終於完成心願,將老師留下來的老式錄音帶轉成數位化音訊,擺到網路上讓人自由聽取、學習。
話鋒一轉,馬紀教授鼓勵我將我自己的想法與論文以英文發表,我回答稱,我英文不好,也不知英文論文格式,實在是無從發表。馬紀教授表示無妨,他鼓勵我以英文寫下後,由他修飾英文並填入英文論文格式,只要我肯寫就行。
承蒙他的好意,最終還是沒提筆寫英文論文。
由此可見,馬紀教授鼓舞後輩的熱忱令人感念。
我的第一篇中文論文後來由白瑞德(Rod Bucknell)教授促成,第一篇英文論文則由法施比丘尼(Bikkhunī Dammadinnā)幫我整改。
Bill Magee 馬紀教授英文訃告如下:
https://maitripa.org/william-bill-magee-1949-2023/?fbclid=IwAR3JSu2q0TQwjeIFpuFW4UyBzu7fOAY0bdAcva8kVuxDBW3EqcxZBNTo3mQ
-----------
馬紀教授 2003-2011 年於法鼓文理學院(及其前身)任教,2011 年前往邁特里帕學院任教。
邁特里帕學院(Maitripa College)是一所位於俄勒岡州波特蘭市的藏傳佛教學院,成立於2005年,當時名為邁特帕學院。它是保護格魯派(Gelugpa)佛法中心的國際網絡Mahayana傳統保護基金會的附屬成員。該研究所的名稱是由FPMT精神主管 Thubten Zopa Rinpoche 選擇的。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itripa_College

別指望透過 Chat-GPT 取得正確的答案 1/2



帖主已經舉了幾個跟 Chat-GPT 提問的實例,可以發現問答之間的矛盾:
1. 如果你知道問題的答案,而且有能力判斷 Chat-GPT 提供的答案,哪一部分是正確的;哪一部分是錯誤的;哪一部分雖是錯誤的,但已經與正確答案相當接近,對初學者而言,這樣的答案已經可以接受。
2. 提問之後, Chat-GPT 給了答案,但是你.......
不知道問題的答案,而且沒有能力判斷 Chat-GPT 提供的答案,哪一部分是正確的;哪一部分是錯誤的;哪一部分雖是錯誤的,但已經與正確答案相當接近。

不管你是處在上述的狀況 1 或狀況 2,提問之後,對你的幫助相當有限,甚至會造成誤導 (錯誤的知識比無知還糟)。
底下關於「攝頌 uddāna」與 Chat-GPT 的問答是一個鮮明的例子。
---------
問:佛教文獻裡的"攝頌"是什麼意思?

Chat-GPT 答:
在佛教文獻中,"攝頌"是指一種特殊的誦經方式。這種誦經方式是將一部佛經分成若干段,然後按照一定的順序,逐段誦讀、默念或背誦,最後將所有段落連成一個整體。這種誦經方式的目的是為了更好地理解佛經的內容,加深對佛教教義的理解和體悟,並且有助於修行。

"攝頌"在佛教中也有其他的含義,比如指將佛教教義精簡概括為幾句話或幾個字,以便更容易理解和記憶。例如,"攝受五戒"是指修持五戒,"攝心"是指修持觀察自心的禪修方法等。
------------
問:What is an uddana in Buddhist literature? 攝頌是什麼?

Chat-GPT 答:
在佛教文獻中,“uddana”指的是簡短的格言或段落的集合,通常取自較長的佛教文本,旨在強調特定的教義或主題。 “uddana”一詞在巴利語中的字面意思是“發音”或“話語”,巴利語是佛教的經典語言之一。
uddana 可以被認為是一種選集或主要教義的彙編,通常以濃縮和精闢的形式呈現。 它們可以根據不同的主題來組織,例如四聖諦、八正道或六波羅密(波羅蜜)。 一些 uddanas 可能專注於特定主題,例如正念或慈悲,而其他 uddanas 可能包含更一般的教義。
Uddanas 被認為是佛教文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修行者經常研究和背誦,以此作為加深對佛法(佛陀教義)理解的一種方式。 一些著名的 uddanas 包括 Udana,佛陀本人的語錄集和 Dhammapada,巴利經典的詩集,在 Theravada Buddhism 中被廣泛研究和尊崇。

In Buddhist literature, "uddana" refers to a collection of brief sayings or passages, typically taken from longer Buddhist texts, that are intended to highlight a particular teaching or theme. The term "uddana" literally means "pronouncement" or "utterance" in Pali, which is one of the canonical languages of Buddhism.

An uddana can be thought of as a kind of anthology or compilation of key teachings, often presented in a condensed and pithy form. They may be organized according to various themes, such as the Four Noble Truths, the Noble Eightfold Path, or the six paramitas (perfections). Some uddanas may focus on specific topics, such as mindfulness or compassion, while others may contain a more general collection of teachings.

Uddanas are considered to be an important part of Buddhist literature and are often studied and recited by practitioners as a means of deepening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Dharma (the teachings of the Buddha). Some well-known uddanas include the Udana, a collection of sayings attributed to the Buddha himself, and the Dhammapada, a collection of verses from the Pali Canon that are widely studied and revered in Theravada Buddhism.

別指望透過 Chat-GPT 取得正確的答案 2/2


關於 Chat-GPT
--------
前面幾帖貼文提到,(至少到目前為止)別指望透過 Chat-GPT 來提供正確的答案。
不過, Chat-GPT 仍然可以幫助你許多事情。
實際上,你可以用「圖靈測試 Turing test」來看 Chat-GPT 。
------
問:「圖靈測試 Turing test」是什麼?
Chat-GPT 答:
圖靈測試是一種衡量機器是否具備與人類等價或無法區分的智能行為能力的方法。它是由英國數學家和計算機科學家艾倫·圖靈在1950年提出的,旨在回答“機器能否思考?”的問題。

在圖靈測試中,一名人類評估者進行自然語言對話,分別與兩個對象進行互動,其中一個是人類,另一個是機器。評估者不知道哪個是機器,通過一系列問題來判斷哪個是機器。如果評估者無法一致地區分機器和人類,則認為該機器已通過圖靈測試。

雖然圖靈測試仍然是人工智能的一個有爭議的衡量標準,但在學術和普及領域都得到了廣泛的討論和爭論,並對人工智能研究的發展產生了重大影響。
------
狀況一:兩間房間裡面分別是一個十三歲的兒童和 Chat-GPT 。你提問:「下圍棋對人類有貢獻嗎?」兩邊都透過電腦傳給你訊息(有人替兒童打字輸入電腦),你能辨別哪個答案來自兒童嗎?哪一邊的答案較可能完整或合理?

狀況一:兩間房間裡面分別是一個佛學系大學一年級新生和 Chat-GPT 。你提問:「『如是我聞』的『我』,是阿難自稱嗎?」兩邊都透過電腦傳給你訊息(有人替兒童打字輸入電腦),你能辨別哪個答案來自佛學系大一新生嗎?哪邊的答案會較合理、正確呢?

Chat-GPT 答:原始佛教是什麼?



Chat-GPT 對「原始佛教是什麼」的回答,仍然有瑕疵。

 ------

問:原始佛教是什麼?

Chat-GPT 答:
原始佛教是指釋迦牟尼佛的教導和實踐,這些教導最初是通過口耳相傳,然後記錄在早期佛教經典中。這些經典是在佛陀過世幾個世紀後編纂和記錄下來的,但被認為反映了從佛陀和他的弟子傳承下來的口耳教導。

原始佛教強調四聖諦,即:1) 苦諦,2) 集諦,3) 滅諦,4) 道諦。八正道包括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修行八正道被視為實現解脫和證悟的方式。

原始佛教也強調冥想的實踐,特別是正念冥想,作為發展觀察、集中和對現實本質有洞見的一種方式。原始佛教的最終目標是實現涅槃,一種解脫苦輪和輪迴的境界。
---------
問:What is Early Buddhism?

Chat-GPT 答:
早期佛教指的是歷史佛陀悉達多喬達摩的教義和修行,因為它們最初是在早期佛教經典中傳播和記錄的。 這些經文是在佛陀圓寂幾個世紀後編撰而成,但據信反映的是佛陀及其弟子口傳下來的教義。

早期佛教強調四聖諦,即:1) 苦諦 (dukkha),2) 苦因諦 (tanha 或貪愛),3) 苦滅諦 (nirodha),以及 4) 苦滅道(八正道)的真理。

八正道包括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和正定。 修行八正道被視為從苦難中解脫和證悟的途徑。

早期佛教還強調冥想練習,尤其是正念冥想,以此作為培養對現實本質的覺知、專注和洞察力的一種方式。 早期佛教的最終目標是達到涅槃,一種從痛苦和重生循環中解脫出來的狀態。

Early Buddhism refers to the teachings and practices of the historical Buddha, Siddhartha Gautama, as they were initially transmitted and recorded in the early Buddhist scriptures. These scriptures were compiled and written down several centuries after the Buddha's death, but are believed to reflect the oral teachings that were passed down from the Buddha and his disciples.

Early Buddhism emphasizes the Four Noble Truths, which are: 1) the truth of suffering (dukkha), 2) the truth of the cause of suffering (tanha or craving), 3) the truth of the cessation of suffering (nirodha), and 4) the truth of the path leading to the cessation of suffering (the Eightfold Path).

The Eightfold Path includes right view, right intention, right speech, right action, right livelihood, right effort, right mindfulness, and right concentration. Practicing the Eightfold Path is seen as a way to achieve liberation from suffering and attain enlightenment.

Early Buddhism also emphasizes the practice of meditation, particularly mindfulness meditation, as a way to develop awareness, concentration, and insight into the nature of reality. The ultimate goal of Early Buddhism is the attainment of nirvana, a state of liberation from suffering and the cycle of rebirth.

2023年2月26日 星期日

Chat-GPT 對「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的差別是什麼」的回答



-------
問:大乘佛教與小乘佛教的差別是什麼?

Chat-GPT 答:
大乘佛教(又稱為「菩薩乘」)和小乘佛教(又稱為「聲聞乘」)是兩個主要的佛教教派。兩者之間的差異主要在於信仰、修行方式、目的和實踐方法等方面。

以下是兩者之間的主要差異:

  1. 信仰

小乘佛教強調對佛陀的教誨和律法的信仰,強調個人的解脫和涅槃。而大乘佛教則強調以智慧和慈悲來幫助眾生,追求成為菩薩,即有證悟的人,為了救渡眾生而修行。

  1. 修行方式

小乘佛教的修行方式主要是依循戒律、禪定和智慧的修行。大乘佛教則強調菩提心、福智雙修,包括修行六度、菩薩道的修行方法等。

  1. 目的
  2. 小乘佛教的目的是追求自己的解脫和涅槃,脫離生死輪迴。大乘佛教的目的是成就菩薩道,利益眾生,將眾生從苦難中解脫出來。

    1. 實踐方法

    小乘佛教的實踐方法主要是依循戒律、禪定和智慧的修行。大乘佛教的實踐方法包括培養菩提心、修行六度、行菩薩道、修行三身等。

    總的來說,小乘佛教強調個人的解脫和涅槃,而大乘佛教則強調以智慧和慈悲來幫助眾生,成就菩薩道,利益眾生,將眾生從苦難中解脫出來。


2023年2月16日 星期四

Chat-GPT 與《大智度論》

Chat-GPT 還在累積佛教知識,不能太倚賴它,也不需太為難它。
------
問:大智度論的作者?
Chat-GPT 答:The author of the "Mahayana Mahaparinirvana Sutra" is unknown. This text is traditionally attributed to the Buddha, but it was likely written several hundred years after his death by an anonymous author or group of authors. The text is considered part of the Mahayana Buddhist canon and is widely studied and revered in East Asian countries such as China, Japan, and Korea.
------
問:大智度論的作者是龍樹嗎?
Chat-GPT 答:不,大智度論的作者不是龍樹。大智度論是一部佛教經典,傳說是由佛陀本人所寫。然而,實際上它可能是幾百年後由一位或多位不知名作者編寫的。因此,它的作者不是特定的人,也不是龍樹。
------
帖主認為,Chat-GPT 的回答「文不對題」,Chat-GPT 將「大智度論」當作 "Mahayana Mahaparinirvana Sutra (大般涅槃經),而且答案也不正確。

《中阿含經》兩部「鸚鵡經」



漢譯《中阿含經》有兩部「鸚鵡經」,分別是:
1. 《中阿含152經》,位於〈梵志品〉的《鸚鵡經》
2. 《中阿含170經》,位於〈根本分別品〉的《鸚鵡經》

印順導師在書上提醒過讀者,不要因為「經名」相同,就先入為主地認為是同一部經。
帖主曾舉過一個例子,以寶唱《經律異相》「目連為母造盆」引自《盂蘭經》的引文來看,此段引文與竺法護譯《佛說盂蘭盆經》(T685)和失譯《佛說報恩奉盆經》(T686)相比,寶唱引文與《佛說報恩奉盆經》(T686)相近,而與《佛說盂蘭盆經》(T685)相差較遠。
仔細審視經文,《佛說盂蘭盆經》提到:「作盂蘭盆」(CBETA, T16, no. 685, p. 779, c18),反而是《佛說報恩奉盆經》(T686)並未提到「盆」字(如照片所示,明《嘉興藏》的《佛說報恩奉盆經》(T686)作「汲灌甕器」,而非「汲灌瓫器」)。
也就是說,這兩部經(T685《佛說盂蘭盆經》和T686《佛說報恩奉盆經》)很可能是弄混了經名。原先稱《盂蘭經》的經文被安了《佛說報恩奉盆經》的經題,可是本身並未出現「盆」字。而帶有「盆」字的經文,卻被當作《佛說盂蘭盆經》。
(https://yifertw.blogspot.com/2022/08/blog-post_30.html)
---------
《中阿含152經》,鸚鵡摩納都題子跟世尊問在家學法與出家學法的差別;這位名為鸚鵡的青年婆羅門還因為爭辯「婆羅門施設五法有大功德」,而對世尊起大嗔怒。
《中阿含170經》,世尊經過鸚鵡摩納都題子家乞食,這位名為鸚鵡的青年婆羅門不在家,家中白狗對世尊吠叫,經世尊提醒後,白狗鬱悶不樂。鸚鵡婆羅門跟世尊追究,世尊告訴鸚鵡婆羅門,此一白狗的前世即是他父親。
--------
可是,這位父親為何要將自己的兒子取名為「鸚鵡」呢?
《中阿含152經》的巴利對應經典為《中部99經》,經名為 Subha-sutta.
《中阿含170經》的巴利對應經典為《中部135經》,經名為 Cūḷakammavibhaṅga-sutta.
《中部99經》與《中部135經》都是世尊對 Subha māṇava Todeyyaputta 鸚鵡摩納都題子說法;「māṇava 摩納」是「年輕人」,「Todeyyaputta」是這位年輕人的名字,依據當年印度命名的習俗,很有可能「Todeyya 都題」是他母親的名字。「Subha 幸運者、清淨者」是他的另一個名字。
也就是說,當這一部經傳誦到西域或犍陀羅時,當地的口音將「Subha」混淆成「Suva 鸚鵡」,這位幸運的青年婆羅門就成為漢譯的「鸚鵡」。
《中部135經》沒有這一段譬喻故事:「世尊告訴鸚鵡婆羅門,此一白狗的前世即是他父親」,沒有任何狗出現在此一巴利經文當中。
--------
成為「鸚鵡」還不算悲慘;摩訶目犍連還成了「綠豆」呢!
https://yifertw.blogspot.com/2022/09/blog-post_91.html

「荼毗」怎麼讀?


網路上有人問「荼毗」怎麼讀?
給答案的人說:「就是『圖皮』。」
--------
當然,如果你用注音符號輸入法,必需打「ㄊㄨˊ」才能選到「荼」字,打「ㄆㄧˊ」才能選到「毗、毘」字,但是在佛教裡作為「將遺體火化」的「荼毗」,並不是讀作「圖皮」。
唐朝義淨法師翻譯的《根本說一切有部毘奈耶皮革事》卷1:「取香木以用荼毘,又用牛乳滅火」(CBETA, T23, no. 1447, p. 1053, b2-3),這是翻譯作「荼毘」。

在唐朝若那跋陀羅翻譯的《大般涅槃經後分》卷1〈憍陳如品餘〉:「蘇油茶毘其屍」(CBETA, T12, no. 377, p. 900, c7),這是翻譯作「茶毘」。

其實,唐朝之前無「茶」字,這是中唐後期僧院流行喝茶之後,才將「荼」字改為「茶」字以作分別。

也就是說「茶毘」、「荼毘」都是同一讀音,也就是日本今日稱「茶」為「ocha」,約略等於華語的「甲」。
這個字梵音為 jhāpita.,古代翻譯作「闍維」。
「闍維」和「茶毘」、「荼毘」讀音相同。
「闍」字,約略等於華語的「甲」。也就是台語「作者」的「者」字讀音。
-------
台語讀如:tsia5-phi5

葉少勇:龍樹《中論》的二諦


雖然,龍樹的《中論》不是我的關注範圍;但是聽到中國北京大學葉少勇教授說,找到《中論》與〈無畏疏〉(又稱龍樹《中論》的〈根本疏〉)的梵文本,還是很興奮、很期待。
這裡介紹葉少勇教授講說的「二諦」,雖然我尚不是完全信服,但是透露的訊息仍然十分吸引我。
《中論》卷4〈觀四諦品 24〉(CBETA, T30, no. 1564, p. 32, c16-p. 33, a3):
「[26]諸佛依二諦,為眾生說法,
 一以[27]世俗諦,二[28]第一義諦。」(8)
 「[29]若人不能知,分別於二諦,
 則於深佛法,不知真實義。」(9)
 「[1]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
 不得第一義,則不得涅槃。」(10)
[26]第八偈, Dve satye samupāśritya buddhānāṃ Dharma-deśanā, Lokasaṃvṛt satyam ca satyaṃ ca paramārthataḥ.。[27]世俗諦 Lokasaṃvṛti-satya.。[28]第一義諦 Paramāṛtha-satya.。[29]第九偈, Ye 'na yor navijānanti vibhāgaṃ satyayor dvayoḥ, Te tattvaṃ na vijānanti gambhīraṃ buddhaśāsane.。[1]第十偈, Vyāvahāram anāśritya paramārtho na daśyate, Paramārtham anāgamya. nirvānaṃ nādhigamyate.。
--------
這三首偈頌,葉少勇依梵文本重譯如下(影片 1:00):
「諸佛陀之所說法,乃依二諦而宣說,
 即是世間俗成諦,以及最極勝義諦。」(8)
 「若人不能善了知,此等二諦之分別,
 是則彼等不了知,甚深佛法中真實。」(9)
 「如果不依於言說,不能解說最勝義,
 如果不悟入勝義,不得證得於涅槃。」(10)
-------
葉少勇依《中論》梵文用字及《七十空性論》、《迴諍論》的註解,指出鳩摩羅什「若不依俗諦,不得第一義」的翻譯是誤譯,應該是「若不依言說,不得第一義」。此一「俗諦」與「言說」的翻譯差異,也是導致從此衍伸的漢傳佛教走入「歧路、歧義」。
《七十空性論》:
「最勝義者唯即此,佛陀世尊正等覺,
 依於世間之言說,說為種種一切實。」
《迴諍論》:「並非不認同言說,我等而有所宣講」
https://youtu.be/dKcXKmkxtNc?t=236
------
如果此處真如葉少勇所說,鳩摩羅什翻譯出錯,這也不是什麼值得大驚小怪的,「譯者,釋也」,翻譯就是解釋、詮釋,翻譯有錯是世間常態。
帖主也曾指出,玄奘大師的翻譯在某兩處出錯。
,,

法友飛鴻 452:見無法則見無我


臉書上有法友討論《相應部22.87經》的一句經文:
「Yo kho, vakkali, dhammaṃ passati so maṃ passati; yo maṃ passati so dhammaṃ passati.」
(凡見法者則見我;凡見我者則見法)。
-------
另一臉友舉出推論:「『凡見法者則見我;凡見我者則見法』,那麼『凡見無法者則見無我;凡見無我者則見無法』。」
------
這裡有兩點必需釐清:
首先:「『凡見法者則見我;凡見我者則見法』,那麼『凡見無法者則見無我;凡見無我者則見無法』。」的邏輯是有問題的。
因為「天雨則地濕」為真,並無法得到「天不雨則地不濕」。
其次,應如以下的解釋:
《中阿含30經》:「世尊亦如是說:『若見緣起便見法,若見法便見緣起。』」(CBETA, T01, no. 26, p. 467, a9-10)
清辯《般若燈論釋》(《中論》註):「復次如經偈言:『能見緣起者,是名為見法。若能見法者,即為見如來。』復次,
色身是如來,言教身及法身,亦是如來者。如前偈說:『戲論生分別,如來過分別。』又如《金剛般若經》中偈言:『
 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
 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CBETA, T30, no. 1566, p. 120, c8-14)。
對話時,隨順對方意欲見佛的心意,而方便說見佛。
---------
《雜阿含581經》:「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時,有天子容色絕妙,於後夜時來詣佛所,稽首佛足,身諸光明遍照祇樹給孤獨園。
時,彼天子說偈問佛:
「若羅漢比丘,  自所作已作,
 一切諸漏盡,  [8]持此後邊身,
 記說言有我,  及說我所不?」
爾時,世尊即說偈答:
「若羅漢比丘,  自所作已作,
 一切諸漏盡,  持此後邊身,
 正復說有我,  我所亦無咎。」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若羅漢比丘,  自所作已作,
 一切漏已盡,  持此最後身,
 心依於我慢,  而說言有我,
 及說於我所,  有如是說不。」
爾時,世尊說偈答言:
「已離於我慢,  無復我慢心,
 超越我我所,  我說為漏盡。
 於彼我我所,  心已永不著,
 善解世名字,  平等假名說。」
時,彼天子復說偈言:
「久見婆羅門,  逮得般涅槃,
 一切怖已過,  永超世恩愛。」
時,彼天子聞佛所說,歡喜隨喜,稽首佛足,即沒不現。」(CBETA, T02, no. 99, p. 154, b19-c15)。
-----
《相應部1.25經》(引自莊春江老師的翻譯)
「凡比丘是阿羅漢、已完成者,諸漏已盡者、持最後身者,
   他也會說:『我說』嗎?他也會說:『他們對我說』嗎?」
  「凡比丘是阿羅漢、已完成者,諸漏已盡者、持最後身者,
   他也會說:『我說』,他也會說:『他們對我說』,
   善知世間上的通稱後,他會只以慣用語的程度說。」
  「凡比丘是阿羅漢、已完成者,諸漏已盡者、持最後身者,
   那位比丘走入慢後,他也會說:『我說』嗎?他也會說:『他們對我說』嗎?」
  「捨斷慢者沒有繫結,慢繫結的一切都被破壞,
   那位極明智者已超越思量,他也會說:『我說』,
   他也會說:『他們對我說』,善知世間上的名稱後,他會只以慣用語的程度說。」
--------
《別譯雜阿含166經》:「爾時,世尊以偈答曰:
『比丘得羅漢,  盡諸有漏法,
 如斯滅結者,  住於最後身。
 內心終不著,  我及以非我,
 隨順世俗故,  亦說我非我。』」(CBETA, T02, no. 100, p. 435, c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