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5月26日 星期日
法友飛鴻 316:四不壞淨與六念
蔡維駿問:
想請問蘇老師,在雜阿含與相應部中,有關四不壞淨和四隨念的部分,是不是已經在傳誦過程中被混淆了?混淆的意思是,將四隨念當作四不壞淨的內容。因為經中似有許多有問題的地方,值得如此合理的懷疑…
-----
蘇錦坤答:
四不壞淨其實是四不壞信,巴利 saddha 與梵文的 śraddha 這個字兼有相信、清淨兩個意思(所以有時翻譯作「淨信」,只是 saddha 一字)。四不壞淨是對「佛、法、僧、戒」建立了不會被破壞、被改變的信心。
隨念是 anussati , anu 有微細、跟隨、再三(次數與各層面),anu-(s)sati 雖翻譯為「隨念」,其實是「再三憶念」而沒有「跟隨」的字義。
隨念通常是「六念」,經典裡沒有「四隨念」的術語。這是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雖然經典裡也記載世尊對比丘講解六念,絕大多數是對在家居士講說,這是用以去除恐懼、憂慮,和增強信心,起居安穩。
在講解上,有可能「佛、法、僧、戒」的品項相同,但是描述的情境並不相同。
有些經文擴展到「十念」,可能是年代稍後了。 在講解四不壞信時,依次解釋建立起不被改變的對象是什麼,所以解釋「佛、法、僧、戒」的特性。
六隨念之中,不只解釋隨念的對象是「佛、法、僧、戒」,也講述「如何隨念」,也就是「隨念佛」時,應憶念佛功德:「此如來、應、等正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
經文解說「當依此四不壞淨修習六念」。(《雜阿含554經》,CBETA, T02, no. 99, p. 145, b12-13),很可惜《雜阿含554經》似乎沒有巴利對應經典。
-----
蔡維駿問:
經中教導的六念,應是修禪定的方法之一,在雜阿含848、849、850經,佛陀詳細解釋如何修四念而得三昧定。若將四念作為四不壞信的內容,恐有很多人誤以為只要持戒加修四念得近行定,就成就四不壞信了😅。而且這也無法解釋為何在雜阿含554、1033經中,長者成就四不壞信後,佛陀還要再勸修六念。
若將四念的內容,拿來當作描述證初果後信心不會改變的對象,似乎也是一種解釋的方法。而且如此理解,應可解釋為何在雜阿含554、1033經中,長者於成就四不壞信之後,佛陀還要勸修六念(?
-----
蘇錦坤答:
你所說「在雜阿含848、849、850經,佛陀詳細解釋如何修四念而得三昧定」,是否正確?能否請你在一次覆查?
這三經為 devapada ,是生天之道,並未提到「定」字或「三昧」,此三經的經文都很簡短,應該不難發現事實。
我們知道,出家受戒為比丘,而僅僅冀求 devapada 生天之道,是會遭受訶責的。
雖然 1033 經的對應經典《相應部 55.53經》只提到四不壞淨而未提到六念,但都是對居士說法。
總結以上討論,經典雖然提到「當依此四不壞淨修習六念」,我個人認為「四不壞淨」和「六念」都是「居士法」,教導在家居士建立深信,於挫折、恐懼、憂惱時,能寧靜而安詳。
2019年5月14日 星期二
義註(Atthakatha)
按三藏分類
律藏義注
- 《一切善見律》(普莊嚴) Samantapasadika:約公元429-430年,覺音在斯里蘭卡著。注釋律藏中的五部,並敘述古代印度社會、政治、道德、宗教、哲學的情況。即後來到公元489年,僧伽跋陀羅(Sanghabhadra),從巴利文譯成中文的《善見律毗婆沙》十八卷。
- 《比庫比庫尼巴帝摩卡》Bhikkhubhikkhunipatimokkhapali
- 《渡脫疑惑義注》(論母注) Kavkhavitarani-atthakatha (Matikatthakatha):覺音著,是解釋《戒本》的。
- 《律攝義注》Vinayasavgaha-atthakatha:斯里蘭卡波羅迦羅摩婆訶王時,沙利子(Sariputta)注,解釋律的一部分。[3]
經藏義注
- 《吉祥悅意》Dighanikaya-atthakatha(Sumavgalavilasini)長部義注。覺音著。
- 《破除疑障》Majjhimanikaya-atthakatha(Papabcasudani)中部義注。覺音著。
- 《顯揚心義》Samyuttanikaya-atthakatha(Saratthappakasini)相應部義注。覺音著。
- 《滿足希求》Avguttaranikaya-atthakatha(Manotathapurani)增支部義注。覺音著。
- 《勝義光明》Khuddakapatha-atthakatha(Paramatthajotika)小誦義注,包括小部中的小誦及經注兩種。覺音著。
- 《法句經義注》Dhammapada-atthakatha,這是南傳比庫沙馬內拉學習巴利文必須研讀的一種基本書。依學者說,是從古斯里蘭卡文注釋譯成巴利文的。法句注的體裁,開始先說佛陀說法,接著敘述一個生動的故事,人物多數是當時佛的各種弟子。故事敘完,佛便以一個偈頌或一組偈頌來說明與故事發生連接的關係,最後解釋偈頌的意思。取材多自《本生經》及其他經典。可能是在覺音時翻譯和編集的,像其他很多注釋一樣,都置覺音之名。
- 《勝義燈》Paramatthadipani,這包括小部中的七種注釋,即:自說注、如是語注、經集注、天宮事注、餓鬼事注、長老偈注、長老尼偈注、行藏注。護法著。
- 《淨士悅意》Apadana-atthakatha (Visuddhajanavilasini)《譬喻經》義注,著者不祥。
- 《顯明妙義》Buddhavamsa-atthakatha(Madhuratthavilasini)《佛種姓》義注,佛授著。
- 《本生經義注》Jataka-atthakatha,全部包括了五百四十七個佛陀過去世多生行善的故事,而至最後生人間成佛度生。每個故事分四段,即:1.偈頌,引用《本生》,2.過去的故事,用長行敘述,3.現在的故事,並將過去和現在的故事相銜接起來,說明前因後果的關係,4.解釋偈頌的意義。本生注的內容,取材自各部佛經及古注,也顯然收有不少印度民間流行的故事,經過改寫增飾。有人認為是覺音注;也有說是覺音同時期的學者共同編集而成。
- 《正法光明》Saddhammapajjotika,為《義釋》注,分《大義釋》及《小義釋》兩篇。優波斯那(Upasena)著。
- 《顯揚正法》Patisambhidamagga-atthakatha(Saddhammappakasini)《無礙解道》義注。大名(Mahanama)著。[3]
- 《導論義注》Nettippakarana-atthakatha
論藏義注
義疏 (tika)
引自 Yuan Chuan Su 的臉書貼文:
http://wiki.sutta.org/wiki/%E4%B9%89%E7%96%8F?fbclid=IwAR0qTahpeZpjCglGSt0lWzHh-cu_hkIm5Vmr9-ki22jHc26mL8RvfAb-3YI
http://wiki.sutta.org/wiki/%E4%B9%89%E7%96%8F?fbclid=IwAR0qTahpeZpjCglGSt0lWzHh-cu_hkIm5Vmr9-ki22jHc26mL8RvfAb-3YI
義疏(巴利語:ṭīkā):或稱復注,巴利聖典的義疏是對三藏的「注釋」(aṭṭhakathā),再加以篡述,名為「疏」、「義疏」,這也包括後人的著作及篡述在內。又有小義疏(Anutīkā),有如漢文佛典的「抄」
《心義燈》(Sāratthadīpanī),疏解《善見律毗婆沙》,斯里蘭卡沙利子(Sāriputta)著。
《心義燈》(Sāratthadīpanī),疏解《善見律毗婆沙》,斯里蘭卡沙利子(Sāriputta)著。
- 《猶豫排除》(Vimativinodani),疏解《善見律》的字義文句,斯里蘭卡優曇缽羅寺(Udumabara-vihara)大迦葉(Mahākassapa)著。
- 《金剛覺疏》(Vajirabuddhi),因作者名金剛覺,也是疏解《善見律》字義文句的。
- 《律美筐》(Vinayatthamanjusa),是《戒本》疏,佛陀那伽(Buddhanaga)著。
- 《吉祥顯示》(Sumangalapakasini)是《小學》疏。
- 《律義燈》(Vinayatthasarasandipani),是《律訣擇疏》(Vinayavinicchayasangaha)。
- 《隱義顯明》(Linatthapakasana),是《最上律抉擇疏》(Uttaravinayavinicchaya ṭīkā),蒲甘奈婆多(Revata)著。
- 《律疑破除》(Vinayavimatimaticchedani),是《根本學新疏》(Mulasikkanava ṭīkā)。[1]
- 《第一真實義筐》(Patama-Saratthamanjusa),《吉祥悅意》疏,護法(Dhammapala)著。
- 《第二真實義筐》(Dudiya-Saratthamanjusa),《破除疑障》疏,護法著。
- 《第三真實義筐》(Tadiya-Saratthamanjusa),《精義顯揚》疏,護法著。
- 《第四真實義筐》(Catuttha-Saratthamanjusa),《希求滿足》疏,護法著。
- 《本生經疏》(Nipatajataka- ṭīkā)。
- 《勝義燈》(Paramatthamanjusa),是解釋覺音《清淨道論》的,又簡稱《大疏》(Mahaṭīkā),護法著。
- 《略義解說》(nkhepatthajotani),解釋覺音《清淨道論》的,又簡稱《小疏》(Culaṭīkā)。
- 《諦要略論疏》(Saccasankhepa- ṭīkā),婆吉沙羅(Vaci-sara)在斯里蘭卡著。[1]
- 《隱義闡明》(Linatthajotana),《法聚論根本疏》(Dhamma-sangani-mulaṭīkā),阿難達著於斯里蘭卡。
- 《隱義顯示》(Linatthapakasini),《法聚論小疏》(Dhamma-sangani-anuṭīkā),
- 《隱義闡明》:《分別論根本疏》(Vibhangamulaṭīkā),阿難達著。
- 《隱義顯示》:《分別論小疏》(Vibhanga-anuṭīkā)。
- 《隱義闡明》:《界論根本疏》(Dhatukatha-mulaṭīkā),阿難達著。
- 《隱義顯示》:《界論小疏》(Dhatukatha-anuṭīkā)
- 《隱義闡明》:《人施設論根本疏》(Puggalapannati-mulaṭīkā),阿難達著。
- 《隱義顯示》:《人施設論小疏》(Puggalapannati-anuṭīkā)。
- 《隱義闡明》:《論事論根本疏》(Kathavatthu-mulaṭīkā)。
- 《隱義顯示》:《論事論小疏》(Kathavatthu-anuṭīkā)。
- 《隱義闡明》:《雙論根本疏》(Yamaka-mulaṭīkā),阿難達著。
- 《隱義顯示》:《雙論小疏》(Yamaka-anuṭīkā)。
- 《隱義闡明》:《發趣論根本疏》(Patthana-mulaṭīkā),阿難達著。
- 《隱義顯示》:《發趣論小疏》(Patthana-anuṭīkā)。
- 《入毗達磨古疏》:(Abhidhammavatara-poranaṭīkā)。
- 《阿毗達磨顯義》:(Abhidhammatthavikasani),為《入阿毗達磨論疏》(Abhidhammavatara-ṭīkā),蘇曼伽羅(Sumangala)著。
- 《阿毗達磨義分別》:(Abhidhammatthavibhavini),即《攝阿毗達磨義論疏》(Abhidhammatthasangaha-ṭīkā),蘇曼伽羅在布盧那嚕伐著,僅用二十四天時間。
- 《勝義筐》(Paramatthamanjusa),為《攝阿毗達磨義論小疏》(Abhidhammatthasangaha-anuṭīkā)。
- 《安隱論疏》:(Khemappakarana-ṭīkā),解釋柯瑪的《安隱論》。
- 《名色差別論疏》:(Namarupapariccheda-ṭīkā),解釋阿耨樓陀的《名色差別論》。
- 《諦要略論疏》:(Saccasankhepa-ṭīkā)。
- 《大史疏》:(Mahavamsa-ṭīkā),是關於斯里蘭卡佛教史很重要的一本疏,原書名為《顯揚史義》(Vamsatthappa-kasini),著者不祥。[1]
- ↑ 移至: 1.0 1.1 1.2 1.3 《南传佛教史》.净海著
WIKI.SUTTA.ORG
2019年5月13日 星期一
張廣達:「中外文化交流史」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IrzPzrnJQnA
我個人還算十分仰慕張廣達教授的學養的,他不但是中央研究院院士,也曾在瑞士日內瓦大學、法國法蘭西學院、美國耶魯大學及普林斯頓大學等等國際頂尖大學任教,說他是「望重士林」,絕對當之無愧。
我今天卯足勁在 youtube 聽張教授講「中外文化交流史」,講的是「物質的」與「精神的」文化交流史。何其驚訝,張教授在第一講「開題」之後,第二講(連續兩小時)就講「大乘佛教的發展與東傳中國」,張教授講得很慢,前面十分鐘必須忍耐熱機,十分鐘後,發現聽了二十分鐘就聽不下去了。老天,張院士忙到沒時間聽人介紹佛教史嗎?聽張廣達教授的這支 Youtube 影片,聽到我心裡頭淌血...
影片總長57分鐘,看到第20分鐘,我個人的感覺是張教授到此為止的演講跟胡適一樣,胡適在北平女子師範學院講「初禪到四禪」也是錯得一蹋糊塗。
影片一直到42分鐘,還是不斷出錯,至於中文字幕,真是連「政治大學水準」都沒有,打完字幕之後,請一位佛學專業的碩士生校讀一遍,會有那麼難嗎?這可是代表政治大學的專業水準嗎?
如果講課的人不是張廣達院士,大家發揮一下想像力:這是一場謀求佛教專業教職的「試教課程」,台下是佛學院三、四年級學生和碩士生、博士生,主考老師面對一位新進老師這樣的講課,會有怎樣的評語呢?
-------------
A. 演講內容:
11:42 「最早佛陀祂形成的理論就叫小乘佛教」,這是中國學者的慣用說法,今日的中國學者仍然如此講說,這也是無可奈何的事。
國際佛學界常用的敘述是,佛教史可分根本佛教、原始佛教、部派佛教、大乘佛教、金剛乘佛教(密宗),後兩者常稱前三者為「小乘」,這是一種貶損而不尊重的稱謂。
13:00 從影帶內容,讀者不易理解講者是主張釋迦牟尼出生於西元前 483年,還是於西元前 483年去世。
15:40 「羅漢指是求個人的解脫,所以被稱為小乘。」
這樣的講法已經算是民間通俗的敘述,學校裡的通識教育已經不如此敘述了。
17:00 「佛陀去世的五百年間,大眾部發展了一套大乘思想,人人都可以證果還可以迴向給別人。」
大乘佛教的起源十分複雜,不能僅僅歸於大眾部,講者雖然後來有澄清,但是第一次所說的「人人都可以證果還可以迴向給別人」不是大乘佛教的主張。
18:57 「大乘佛教主張人人都有佛性」。
「大乘佛教」分「性空唯名」、「虛妄唯識」、「真常唯心」三系,「人人都有佛性」應該是「真常唯心系」的主張。
19:00 「捨身飼虎」,張教授這是把「本生故事」誤當成佛教史了。
23:37 「涅槃就是死了」,張教授這話是說外行話。
23:45 「那在大乘,也就是部派佛教這個階段,或者說根本佛教這個階段,原始佛教階段,還沒有佛教圖像的問題。」
這應該是個錯誤印象。最好是從年代來說,例如說:「現今存世的以人的形像來表達的佛像,最早是犍陀羅出土的佛像,依碳十四鑑定,約為西元前一世紀,此時雖然仍是部派佛教為主流,已經出現大乘佛典的寫本。」
26:40 「出家人男的叫僧,女的叫尼,出家人遵守的紀律叫『律』,不能破壞吃素。」 張教授這話又是說外行話,佛教戒律並未要求吃素。
27:29 「大乘佛教形成《論》」。
張教授這話是說外行話,部派佛教之前即有「論」。
28:00 「經、律、論成為大乘佛教的三藏。」
錯!
31:00 「以圖像說明大乘佛教的形成及其東傳。」
這些「佛足印、法輪、菩提樹、三寶鐘、卍字」出現時,還見不到大乘佛教的敘述。
40:15 「阿育王誓守五戒,不吃肉,不殺生」。
Buddhist Philologist 佛教文獻學者不同意這樣的詮釋。詳見〈阿育王和素食〉 http://yifertw.blogspot.com/2018/12/299.html
41:00 阿育王和彌蘭陀王(米南德王)是不同年代。
阿育王約當西元前 230 年,彌蘭陀約當西元前 150 年。
41:25 「阿南達王問經」是口誤,應作「米南德王問經」,更合理一點應作「彌蘭陀王問經」。
42:00 「佛涅槃之後五百年,上座部與大眾部正式分裂成大乘」。
這樣的敘述算是不正確。
42:25 「 阿育王和彌蘭陀王(米南德王)同時發展大乘佛教的藝術。」
這樣的敘述不正確,沒有任何證據顯示 阿育王年代出現過「大乘佛教的藝術」。
---------------------
B. 字幕錯誤:
11:35 應該是「釋迦牟尼」而不是「釋迦摩尼」,「牟尼」是 muni 的音譯,在尼柯耶、阿含常可讀到此字,意為智者,「摩尼」通常是指所謂的唐代「三夷教」(景教、祆教、摩尼教)之一的「摩尼教」教主摩尼 Mānī (西元 216-274,出生地為巴比倫北部,今日伊拉克境內)。
14:37 背後的投影片:「原始思想:生住異滅、成住壞空」。
這一說法不是佛教的「原始思想」。
17:38 「人人都可以正果」,應該是「證果」而非「正果」。
20:24 背後的投影片:「三法因,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姻緣」。
應該是「三法印,四聖諦,八正道,十二因緣」。
法友飛鴻 315:金烏三足
(上圖引自《維基百科》詞條〈三足烏〉Threeleggedbird_han_dynasty.jpg (596 × 300 pixels, file size: 197 KB, MIME type: image/jpeg))
2019/04/30 - 18:26 — maha
請教大家,佛典中的「三足眾生」可能是指鳥類嗎?
《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卷1:「盜無足眾生者,蛭蟲于投羅蟲等,人取舉著器中,居士從器中取者,犯不可悔。選擇如上。盜二足、[6]三足眾生者,人及鵝、雁、鸚鵡鳥等,是諸鳥在籠[7]樊中,若盜心取者,犯不可悔;餘如上說。」(CBETA, T24, no. 1476, p. 942, b13-17)
[6]二=三【宋】【元】【明】【宮】【CB】。[7]樊=禁【宋】【元】【明】【宮】。
《在家律要廣集》卷1:「盜二足三足眾生者。人及鵝鴈鸚鵡鳥等。是諸鳥在籠禁中。若盜心取者。犯不可悔。」(CBETA, X60, no. 1123, p. 464, a3-5 // Z 2:11, p. 372, b9-11 // R106, p. 743, b9-11)
《增壹阿含21.1經》:「諸有眾生,二足、四足、眾多足者,」(CBETA, T02, no. 125, p. 602, a1-2)
《增壹阿含25.1經》:「諸有眾生,二足、三足、四足,欲者、色者、無色者,有想、無想者,如來最上。」(CBETA, T02, no. 125, p. 631, a25-27)。
-----
Yifertw 答:
古代有紀錄,有時見到三足的雞或鳥,可能是「畸形」,類似人的六指。
太平御覽/0920 (“烏”章節)
又曰:寳應元年秋七月己夘,京兆府萬年縣獲三足烏,獻之。 《淮南子》曰:日中有踆烏,月有蟾蜍。 《抱朴子》曰:《青泠傳》云:「熒惑,火精,生朱烏。」《古今注》所謂「赤烏」者,朱鳥也。其所居高逺,日中三足烏之精。降而生三足烏。何以三足?陽數奇也。是以有虞至孝,三足集其庭;曾參鋤瓜,三足萃其冠。
《維基百科》有「三足烏」詞條: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8%B6%B3%E7%83%8F
2019/04/30 - 18:26 — maha
請教大家,佛典中的「三足眾生」可能是指鳥類嗎?
《佛說優婆塞五戒相經》卷1:「盜無足眾生者,蛭蟲于投羅蟲等,人取舉著器中,居士從器中取者,犯不可悔。選擇如上。盜二足、[6]三足眾生者,人及鵝、雁、鸚鵡鳥等,是諸鳥在籠[7]樊中,若盜心取者,犯不可悔;餘如上說。」(CBETA, T24, no. 1476, p. 942, b13-17)
[6]二=三【宋】【元】【明】【宮】【CB】。[7]樊=禁【宋】【元】【明】【宮】。
《在家律要廣集》卷1:「盜二足三足眾生者。人及鵝鴈鸚鵡鳥等。是諸鳥在籠禁中。若盜心取者。犯不可悔。」(CBETA, X60, no. 1123, p. 464, a3-5 // Z 2:11, p. 372, b9-11 // R106, p. 743, b9-11)
《增壹阿含21.1經》:「諸有眾生,二足、四足、眾多足者,」(CBETA, T02, no. 125, p. 602, a1-2)
《增壹阿含25.1經》:「諸有眾生,二足、三足、四足,欲者、色者、無色者,有想、無想者,如來最上。」(CBETA, T02, no. 125, p. 631, a25-27)。
-----
Yifertw 答:
古代有紀錄,有時見到三足的雞或鳥,可能是「畸形」,類似人的六指。
太平御覽/0920 (“烏”章節)
又曰:寳應元年秋七月己夘,京兆府萬年縣獲三足烏,獻之。 《淮南子》曰:日中有踆烏,月有蟾蜍。 《抱朴子》曰:《青泠傳》云:「熒惑,火精,生朱烏。」《古今注》所謂「赤烏」者,朱鳥也。其所居高逺,日中三足烏之精。降而生三足烏。何以三足?陽數奇也。是以有虞至孝,三足集其庭;曾參鋤瓜,三足萃其冠。
《維基百科》有「三足烏」詞條: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4%B8%89%E8%B6%B3%E7%83%8F
2019年5月11日 星期六
法友飛鴻 314:關於梵天請佛和四門遊觀
謝謝蘇老師,
經文裡,我能想到的好像是《長阿含經》,還是《長部》中提到佛陀出家前,出城看到老、病、死,增強了他出家尋求解脱道的決心,這樣不能理解作「為自由而出家」嗎?
至於弘法,有後來「梵天請法」的一說, 也從反面證明了,佛陀對於弘法是有躊躇的, 也就是說:「他的成道不是『為了眾生』」。
[已注销] 2017-05-04 08:58:43
---------
你說呢?
就「梵天請佛說法」一事,你說呢?
我的看法這是「譬喻」,只是凸顯印度廣大民眾信仰的最高神祇:梵天,他也祈請佛陀說法,這代表佛法是ˋ非常非常' 的尊貴。
不過,佛陀心中想而不說,梵天即知「佛陀不欲說法」,是梵天尊貴?還是佛陀尊貴?
「佛陀不欲說法」,而梵天認為「佛陀應該說法」,最終說服了佛陀,讓佛陀開始對世間說法。是梵天尊貴?還是佛陀尊貴?
我的看法這只是一個「譬喻」故事,不要太當真。
佛教的教導不在於聽兒童故事。
歸依法 2017-05-04 09:34:10
---------
對此經文, 我有更加積極的看法, 那就是:「佛經原意是強調佛法難得,要善加修行,並不要信眾去分辨自己眼中沙塵是多還是少 ,也並不牽扯到佛陀入世是否是為了眾生這個問題」,哈哈 。
朱倍賢老師說的「佛陀並不是為了解救眾生而出家的」, 我覺得一個 reference 就是《本生經》中的出城太子見到老、病、死,然後有了要出家的心。
我原帖的意思是想問:「按照蘇老師的翻譯對《經集1.8經》的巴利文的解釋是什麼,因為您在我這裡是有credibility 的,是因為你看得書多, 就像我相信朱老師一樣,他的根本導師是坦尼沙羅尊者,也禪修多年,就像我喜歡的另一個Piya Tan 是還俗的居士。
另: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這就是“法”,《豆瓣》乃至世界都是這樣,所以看人的顏色很重要,有些人是很善於偽裝的,尤其是網上發帖,讓人感覺很正義,但是時不時就露出行為不檢點的馬腳,有的甚至不惜註冊小號,給自己點贊、回覆和支持。和這樣的人為伍,是要非常小心的,久了,就會和那些人一樣,都不知道”自然“是什麼了,對外一味偽裝,一直想把自己塑造成為一種讓別人覺得偉光正的人,不能直面自己的貪瞋癡,活在一個軀殼當中,隱約感覺到一種”假“。
[已注销] 2017-05-05 01:48:35
---------
To Cuckoo's Nest
你說的「 比方说出城看到 老 病死什么」,在我所閱讀的嚴肅的佛學教授的一篇論文中指出,出城門見到「老、病、死」的故事是後代增加的。
「樸素的佛教」能「素顏」不化妝到怎樣的面貌?
你怕了嗎?
你是否會擔心看到「素顏」的佛教?
歸依法 2017-05-05 14:52:30
---------
我很想知道您了解的未化妝的佛法是怎樣的,我也希望能看到真實的佛陀,我不怕~
eling (幻術一場) 2017-05-05 20:07:13
---------
這是鳩摩羅什的高徒僧肇所寫的〈《長阿含經》經序〉,僧肇所寫的《肇論》被認為是「漢地第一人」:第一位學習佛教知後寫出的哲學、佛學著作。
《長阿含經》卷1:「夫宗極絕於稱謂,賢聖以之沖默;玄旨非言不傳,釋迦所以致教。是以如來出世,大教有三:約身口,則防之以禁律;明善惡,則導之以契經;演幽微,則辨之以法相。然則三藏之作也,本於殊應,會之有宗,則異途同趣矣。
禁律,律藏也,四分十誦。法相,阿毗曇藏也,四分五誦。契經,四阿含藏也:《增一阿含》四分八誦,《中阿含》四分五誦,《雜阿含》四分十誦,此《長阿含》四分四誦,合三十經以為一部。」(CBETA, T01, no. 1, p. 1, a5-13)。
歸依法 2017-05-05 20:30:21
---------
[已注销] 所說:「--這個就是個矛盾的東西了, 不是嗎? 史實可以和文獻割裂開嗎?我如果說史實是從文獻基礎上的推論而來的, 這句話有問題嗎?」
就一般學者發表的「印度佛教史」而言,輾轉而來的「傳說」多於史實。
就「佛教文獻史」而言,現存文獻的誰前誰後,哪一部文獻敘述了什麼、沒敘述什麼,還是很清楚。
歸依法 2017-05-09 07:11:00
---------
歸依法,請問您說的「在我所閱讀的嚴肅的佛學教授的一篇論文中指出,出城門見到『老、病、死』的故事是後代增加的。」
您指的是哪一篇?
iu哎哟 2018-06-19 18:38:47
--------
或許也可以參考下面這篇講稿。
Ratnaghosha(Ben Murphy):"The Four Sights"
This talk was given at the launch of a new Sangha night in Cambridge Buddhist Centre on Jan 20th 2015
http://ratnaghosha.blogspot.com/2015/01/the-four-sights.html
some1 (禁言、不发帖、不回应) 2018-06-19 21:07:03
--------
這篇文章並沒有證明四門遊觀是後代添加的啊,它只是一篇關於佛法的演講。
iu哎哟 2018-06-21 15:31:08
-----------
請再仔細看篇第一段:
“The Four Sights come from a story in the Buddhacharita a long poem by Asvaghosha from the second century of the common era. In the Pali Canon the story appears in a sutta but there it is a story told by Gotama about a previous Buddha. That is the DN 14 Mahapadana Sutta. So this story is not meant to be taken literally. Indeed in the Buddhacharita it says explicitly that the Four Sights were put in front of Siddhartha by the gods and others couldn’t see them at all。”
some1 (禁言、不发帖、不回应) 2018-06-21 17:17:48
---------
好吧,那這樣看來的話,這個應該屬於佛學文獻常識了吧,怎麼還需要專門撰文去證明呢?....
BTW,在我印象中朱倍賢老師引用了這件事作為他理論的證據,如果這件事的真實性有疑問的話,將影響我對朱老師的可信度。因此我去找了一下原文,只找到了這麼一句:
「佛陀說他個人的修行是為了長夜安樂,我該做什麼樣的事情,該怎麼做,才能够確保自己的長治久安,才能帶來長遠的幸福、平安和安全?」
說到了佛陀是為了長夜安樂,沒有說四門遊觀.....。那麼,佛陀是不是為了長夜安樂而出家?
另外,還有一個問題想請教,樓上有人說到:「佛陀是太子(估計也就是幾千人的大村落)也是後世加的(這個似乎也有人提到), 長相也可能不是很俊美(這個似乎也有人提到), 也是後世加的, 他有四季宮殿也是後世加的。 」。
不知您是否有這些觀點的相關文獻?
iu哎哟 2018-06-22 11:09:52
---------
「將影響我對朱老師的可信度」
-- 我對這位朱老師和他的著述没有什麼接觸,只是很好奇您取信的原則?恐怕也没有什麼是絕對可信,而毫無可能出錯的吧?搞學術的不就是大胆的懷疑和假設,佛教徒不也是依法不依人嗎?
「佛陀是不是為了長夜安樂而出家?」
--- 應該可以參考這個:"The Biography of the Buddha as Depicted in the Pāli Canon" by Ven. Moragaswewe Vijitha. Sri Lank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ddhist Studies (SIJBS). Volume IV (2015), ISSN- 20128878
不好意思,看來很多方面我是幫不上忙了。願您福慧日增。with metta and mudita :-)
some1 (禁言、不发帖、不回应) 2018-06-22 15:53:21
訂閱:
文章 (At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