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3月31日 星期二

台灣的茶業有未來嗎?

55243_normal_cf7b2

2006.3.29 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當新竹縣一位著名的茶農向其他縣市的農友介紹「東方美人茶」時,我剛好恭逢其會,在場聆聽,基於心疼台灣的心,讓我們聽聽這位茶農怎麼說了。

『我們新竹的茶農一年有四季收成,春天茶樹萌發新芽,帶來春天的芳香與生氣,可是經過寒冬以後長出的新芽茶味比較淡,我們就把它作成綠茶﹔夏天陽光比較猛烈,茶味也因此更濃了,可是昆蟲卻增加了,我們又不願噴灑農藥,茶葉經過昆蟲吃食過後,葉片凋萎了,即使辛苦摘下來作茶,也是白忙一場,所以我們茶農稱之為「六月白」﹔秋天的茶葉經過烈日嚴重的灼傷,也因此作出來的茶有苦味、澀味,因此什麼樣的茶也作不成,我們就把它作成重發酵茶,也就是紅茶﹔進入寒冷的冬天,日照普遍不足,新芽也比較少,我們將它作成半頭青。

我們漸漸的思惟怎樣作自然的茶,而不是貪婪地殺害生蛋的鵝來取金蛋,我們不是要今年收成五倍十倍,明年也收成五倍十倍,把害蟲殺盡,灑了重重的農藥,然後我們下一代的子孫一倍的收成也沒有,這樣子很自私,不符合永續農業的理想。

怎樣是順其自然呢?比如說,東方美人茶是一種蟲害茶,夏天有一種浮塵子的昆蟲,或者稱作茶綠小蟬的昆蟲去吃茶樹的葉子,葉子被昆蟲咬破了,因為昆蟲的唾液有碳水化合物和其他成分,就起了發酵作用,同時被浮塵子咬過收成也就不好,浮塵子咬得多了,收成不好,可是可以作出非常特殊、有蜂蜜香味與喉韻的上等東方美人茶,咬得少了,收成比較好,作出的茶香味沒有那麼甘醇,價位也就差了。春天的茶有浮塵子咬過,就作「蜜香綠茶」,一點浮塵子咬過的痕跡也沒有,怎麼辦?就作「綠茶」。我們總認為茶要甘、要醇、要香,奇怪咧,喝茶有苦味、澀味有什麼不好?夏天天氣那麼熱,喝一點澀茶、苦茶不是幫忙消暑解毒嗎?

我們以前稱這些昆蟲為害蟲,如果我是茶綠小蟬,我會說,我們怎麼會是害蟲呢?我們生命一期也不過 18天,吃葉子填飽肚子也不過少數幾葉,我們也不過是為了傳宗接代而已,你們人類才是害蟲呢!砍伐森林,噴灑除草劑、殺蟲劑、化學肥料,毒害生物、破壞水土,造成森林枯竭與土石流!』

有一位農友發問:「如果要更多的茶綠小蟬才能作出較高等級的東方美人茶,能不能人工去抓、去養更多的綠小蟬,在適當的時機放到茶樹上去?」

『可以抓這些昆蟲放上去,可是沒有用,綠小蟬也吃其他東西,它不是只吃茶葉,你放得多,它不見得要停在茶樹上,它會跑到果樹上或其他田裡,到時候茶的產出改變沒多少,別人的果樹或田裡的收成少了,你反而要負責。另外農業單位也進行很多實驗,看是否有其他昆蟲咬過茶葉,經過烘培後,也可以行成東方美人茶這種特殊風味,到目前為止,仍然只有茶綠小蟬這種昆蟲可以而已,其他昆蟲咬過的茶樹作不出這種獨特的風味。』

「是否高海拔的茶會比低海拔的茶風味佳?」

『是的,高海拔的茶日照沒有這麼猛烈,環境污染沒有這麼嚴重,空氣清新,晨霧及下午的霧都有助茶樹的生長。於是,鹿谷烏龍茶不夠高就到阿里山茶,阿里山茶不夠高就到梨山茶,梨山茶不夠高就到福壽山茶、大禹嶺茶,可是,大家想想,在山上噴灑農藥、施放肥料,最後到了土壤裡面,都會隨著溪水、地下水被我們吃到肚子裡去,樹有多高根就有多深,原先高大的森林喬木有三四層樓高,眾多的樹木形成一座或者相當十座大水庫,雨量大時抓住落雨量,再隨著時間逐步釋放,這是最省錢又環保的水庫,我們砍了森林去種果樹,水庫只剩下三分之一,我們又砍了果樹去種茶樹或高麗菜,水庫就幾乎完全消失了,等到豪大雨一來,一沖刷,當然會造成土石流,目前蓋水庫又花錢也無法改善水土流失的問題。現在電視、報紙經常在說共犯結構,在砍伐森林、破壞棲息地、破壞生態、水土流失甚至釀成人員傷亡的災害,生產者和消費者都是構成這個共犯結構的主角。當然各位都是農友,我也沒有辦法去鼓吹完全禁止高山農業,而是要管理,管理什麼樣的人可以在什麼樣的地形開發什麼樣的農業栽植,作物、肥料、農藥、取水、排水、收成、運輸都要管理,而不是聽任人盲目去開山栽種。可是,大家看,商人要鈔票,政客要選票,民眾與大地就會被撕票。』

「目前大陸烏龍茶已經傾銷台灣,東方美人茶會不會也遭受同樣的打擊?」

『唉!政府怎麼會開放不明產地的茶葉進口呢?茶葉進口後怎會沒建立產地標示的機制,讓消費者有知的權利去買本地茶、南美茶、大陸茶或印度茶呢?新竹關西峨嵋北埔的茶農怎會愚笨到把茶種與烘培的技術帶到大陸去呢?以後你的子孫要吃什麼呢?如果大陸也作出類似風味的茶來之後,這一地區的茶葉產值、觀光收入萎縮了,後代的子孫在這塊土地要以何維生呢?在八、九年前,就有鄉人把技術與茶種帶到大陸去「推廣」,也聽到這些茶葉作成成品後有回銷台灣,目前還需要觀察它今後的影響。』

我聽完回到家中,抱著棉被咀嚼種茶人的話,我們的政府與官員(不分藍綠),只忙著鞏固政權而不是考量百年之計,只想口號,而不願點點滴滴逐步去作,我們選出的政客(立法諸公們)只在意鈔票和選票,對教育、新鮮空氣、乾淨水源、森林與植物動物等生態保育並未關心,我和我的全體台灣居民參與共犯結構,執行愚蠢的讓自己絶子絶孫的計畫。滿清末年,有人為了『亡國亡種』而拋頭顱灑熱血,我在台灣不只一次聽到在公司的高位者與菜市場買菜的歐巴桑說,乾脆給中國來管算了。在國外,我聽見一位台大某學院的退休院長親口向我說「抵抗無用論」,當年歷經剿匪抗日百場大戰的國民黨軍隊都被中共的軍隊打敗了,現在的台灣軍隊六十年沒打過戰,人數、武器、裝備、戰力、士氣都不如人,因此得到「抵抗無用論(在網路上,我捨不得用太激烈的字,雖然那是這位外省爺爺所用的字眼)」,我夜深人靜遠離電腦電視而久久無法入睡,於是起身到冰箱拿兩瓶青島啤酒,一口氣把自己灌醉,於是安穩的入睡,隔天又是燦爛的星光大道與校園割喉戰,是以為記。

K18

與茶農談過話之後,手上的文債很多,一直無法回過頭來寫下他的話,可是又像有一件心事未了。一直到陳玉峰教授在高點電視的訪問播出以後,趕快把即將淡忘的對話寫下。
茶農首先是要透過比賽來作市場行銷,在得獎之後,受到的注意力多了,買茶的人多了,價格也比較好。可是,全省的比賽共有文山包種茶系,新竹東方美人茶系,南投高山烏龍茶系,三個茶系的裁判都是同樣的兩個人,評定的喜好標準也差不多,結果,茶農希望比賽得獎,就會迎合裁判的評審標準,也造成三種茶系的差異越來越少。其實,就好像全台灣的中學不應該只有一個第一名,應該各班都有一個第一名,甚至不只一個第一名,而是小明為歌唱第一名,小華為英文第一名,小英為服務第一名,小春為籃球第一名。這不是說假立名目讓每位小朋友都成為第一名,而是有比較客觀的評審標準。例如新竹的東方美人茶可以分成較濃郁的與較輕發酵的兩種茶種,但是務必要和當年得獎的(或去年得獎的)文山包種茶與高山烏龍茶的特色區分開來,每個茶種除了綜合的冠軍以外,還可以設立葉底香濃第一名,茶色第一名,茶相第一名,蜜香第一名,果香第一名,喉韻第一名,茶師奉茶第一名等等。每一項要有專業的標準,設立類似專業評酒師的執照一樣的專業品茶師。

茶農問我以品茶者的立場來說出消費者的期望,我說:「以一個掏錢買茶葉的人來說,我並不是為喝茶而喝茶的人,我希望藉喝茶而有助健康,希望能粗略理解種茶作茶的過程與要領,希望能品味出好茶與壞茶。對茶葉的期望有 1. 『健康有機,不灑農藥,在健康的土地生長的健康茶樹與茶葉,不要在破壞森林或破壞生態的土地上種植茶樹,製茶過程注意衛生,無污染,不破壞養分,不加味』, 2. 『茶入口溫潤,不苦澀,喉韻足,而有此茶系的特色』, 3. 『茶色美,茶香撲鼻,葉底顏色恰到好處,不太綠也不焦褐,茶渣自然清香』。

這三點如果只選一點,寧可只有第一點,而沒有其他兩點。如果一定要剔除一點,則寧可不要第三點。」

「茶農面對的問題是酸雨與全球氣候暖化所造成的茶葉生長季節的紛亂與茶葉品質逐年改變的挑戰,雖然得獎的茶年年售價創新高,但是,低價茶的價格不僅無法調整,還受到進口茶的傾銷,造成雪上加霜的滯銷。茶農當然也期望收入增加來改善生活品質,甚至改良農地與茶種,可是,隨著茶飲料的普遍化,不僅沒有開發新的品茗的客源,反而高等茶與劣質茶的差異被廣告混淆了。」

「目前不管茶農本身,農會單位,食品與藥物檢驗單位都抱著得過且過的態度,如果像鰻魚養殖業一樣驗出殘餘藥物以後再來亡羊補牢,可能對台灣茶農將是一個致命的打擊。茶農本身也不能光坐著等待政府來作,茶農應該聯合起來,找茶商,品茶者,學者,農業政策者,並且學習法國與美國的葡萄酒業,作出品牌(紅酒,白酒,冰酒)作出國際行銷,登記茶名,作出區隔,如果萬一有不肖茶商驗出蟑螂腳或殘餘農藥,憑著茶葉產品身分證作出區隔,而不會造成一粒老鼠屎壞了一整鍋粥。」

「政府要作的是進口管制制度,建立檢驗制度,對進口的茶葉要求建立身分證,對抽檢不符規格的原產地與進口商採取罰款與取消進口許可的制度,對進口茶葉不僅要管制品質,也要管制數量。對市面上的銷售茶葉應該標明產地與茶農,不管市面銷售的罐裝或瓶裝茶類飲料,必須標示茶葉來源與水源。讓消費者有知的權利,知道他們購買的茶葉到底是來自越南,印度,中國還是台灣。」

「目前的茶葉政策十分失職,既不管進口茶葉的來源,也不管進口茶葉的去處,更不管國內茶品消費者的權益與健康。相關茶葉機關既不管農地的養成,也不管茶品的產銷,更不管茶葉的未來規劃,台灣的茶業有將來嗎?」

茶農面對的是盤根錯節的問題:一方面他們希望能夠有穩定而且豐厚的收入,藉以持續改良產與銷(茶農由早期「番庄茶」的統包買賣方式,進而如「石井茶行」,以店面及稍微可以接受的公共廁所,吸引遊客來試茶買茶,進而如「峨眉鄉產銷班展示中心」的能接納大型遊覽車,提供更舒適的廁所,遊客喝茶的茶壺茶杯飲水都講究消毒與清潔,更是一個無菸的品茶環境,或者如徐耀良與劉家龍的與茶師對談,注重得獎茶與品茶鑑賞能力的提升),二方面他們必須面對政府放任進口劣等茶流竄帶來的茶價暴跌,與茶客對茶的不信任感,以及逐漸有更多的人花一杯140元買咖啡,而不願意喝茶,專家品茶人口的逐漸流失,取而代之的是用進口茶葉泡出來的便利商店茶。第三方面,最後也是最重要的是茶葉殘餘農藥的問題,以道德的立場來說,毒害你的衣食父母是不道德的(有不少果農,菜農,米農,奶農,食品業,牛奶業,沙拉油業也必須面對同一問題),在現代的思維之下,喝茶是為了養生,如果喝到茶葉中的殘餘農藥,那會引起下一波更大的茶葉滯銷問題。

P4010093

2009年3月28日 星期六

生活明信片---2009.3.25

P1000007

[下午 09:54:40] K : 我在處裡的是西元 180年的安世高翻譯的佛經,他翻譯的一個特色是把佛經的偈頌(四句偈)譯成散文。
[下午 09:54:58] ) : 那時候還沒有絕句
[下午 10:01:17] K : 近代西方有一個學者 Harrison, 對於目前的三部<雜阿含經>:一卷本(27經),二十卷本(364經),五十卷本(1362經)之中的一卷本,是安世高的翻譯,因為這裡面也是將偈頌譯成散文,我的論點有二:1. 在<從後說絕>這句話之後,並不是每一部經都把偈頌翻成散文   2. 一卷本<雜阿含經>不是安世高翻譯的
[下午 10:01:51] ) :
[下午 10:06:52] K : 當時還沒有絕句這個名詞,但是漢詩的形式已經有詩經的形式,楚辭的形式,漢朝<古詩十九首>的形式,簡單的甚至如 [公無渡河,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將奈公何?] 如果一位外國人要將偈頌翻譯成漢人的詩、賦形式,他會採用四言、五言、三言、六言、四六?有沒有可能安世高選擇一種漢詩形式,而現在沒辨認出來?
[下午 10:07:32] ) : 詩經都是四句四句的
[下午 10:07:46] ) : 如果說有固定字數的那種
[下午 10:08:32] K : Harrison 是一位早期漢譯經典的專家、博士與教授,在這方面台灣人失去發言權是頗為可惜的
[下午 10:08:33] ) : 相鼠有皮、投我以桃之類的
[下午 10:10:05] K : 現代的漢譯佛學研究也幾乎是如此,由對古漢文不是完全掌握的很好的外國博士來主導學術研究方向,現實也只能是如此了
[下午 10:10:58] ) : 因為台灣這方面在研究的人不多啊
[下午 10:14:00] K : 早期的漢譯 (指不晚於三國時期的漢譯)偈頌,有三言的、四言的、五言的、六言的,沒有七言的,也沒有每句字數有變化的那種,它的問題是,翻譯的年代太早,沒人讀得懂那部經的每一字句是什麼意思,光是讀懂它,判定偈頌從那個字開始,就是一個問題。
[下午 10:14:37] ) :
[下午 10:16:15] ) : 以你的論文是要找出什麼特性來?
[下午 10:20:29] K : 但是目前有些經典可以對照,西方的學者大致上把<對應經典>搞定,每一部經大都有二十卷本(364經)<雜阿含經>,五十卷本(1362經)<雜阿含經>,<大智度論>與巴利經典可以對照(有時一部經多到有八部經可以對照),從互相比對之中,可以理解這部譯於西元 180 年的一卷本(27經),譯者並沒有搞錯意思,只是翻譯時的用詞與後代不一樣而已(哈哈,他是第一位翻譯者,無法搞清楚後代用什麼字翻譯),你猜,這當中與一卷本(27經)最類似的是那一部經?
[下午 10:20:55] K : 二十卷本(364經),五十卷本(1362經)或是巴利經典?
[下午 10:21:38] ) : 27 經那麼少
[下午 10:21:43] ) : 和其它的很難對吧,
[下午 10:21:49] ) : 只好猜巴利了
[下午 10:24:41] K : 要知道佛教傳播史的基本理論是北傳佛教與南傳佛教,往北傳的經過阿富汗繞道中亞進入庫車、吐魯番進入敦煌、沙洲而到長安,往南傳的往錫蘭而後緬甸、泰國。這兩支是如此不同。
[下午 10:26:56] ) : 早期應該是從南部來得比較多
[下午 10:27:08] K : 即使在二十卷本(364經)<雜阿含經>與五十卷本(1362經)<雜阿含經>之間的異同,學者也大都贊同此兩者彼此接近,而與巴利差異較大。這是粗枝大葉的說法,其實詳細不能輕輕一句帶過。
[下午 10:28:20] ) : 那 27 經的咧
[下午 10:29:24] K : 安世高,歷史上是說他是安息國太子棄王位出家,我倒是認為他是粟特四姓之中安姓的貴族,到也不一定是王族,他的北傳色彩是無法質疑的。
[下午 10:29:49] K : 但是,你對了,他和巴利比較接近
[下午 10:31:31] ) : 為什麼
[下午 10:33:24] K : 其中一個例子。二十卷本(364經)<雜阿含經>與五十卷本(1362經)<雜阿含經>都說大梵天王在世家面前說了一首偈,一卷本(27經)說這個人叫自梵,對照巴利經典,這邊的記載是他是個獨自旅遊沒有弟子的婆羅門,是人--婆羅門,而不是神---梵天,與一卷本(27經)相符合。
[下午 10:36:21] K : 這是無著比丘和我的論文一再強調的,現代的佛教史(或者自有<佛教史>這一名目以來)就把佛教傳播史過於簡化了,其中一個最大的阻礙就是<第一結集>這個神話。
[下午 10:37:26] ) : 嗯,不過真的要證明沒有也滿難的吧
[下午 10:38:09] K : 以前頗為令我感動的說法:[阿難背誦所有的經典],現在我認為這樣說簡直是睜眼說瞎話,即使我仍然對十大弟子中的阿難懷著極高的敬意。
[下午 10:40:11] ) :
[下午 10:40:31] ) : 不過就算後來火家背的都有點差異,也不一定代表沒有集結過
[下午 10:42:32] K : 是的,這要靠文獻學的功力。依照[歷史的哲學]來說,什麼事真相?即使當事者的親筆日記都不算是真相。只能從多種角度來坪段那一種情況比較接近真相,更何況這樣的評斷也有犯錯的可能。
[下午 10:43:38] ) :
[下午 10:43:58] ) : 所以你的論文會針對什麼是安世高寫的部份嗎?
[下午 10:45:42] K : 是有集結,在世尊未去世之前有結集,在世尊去世之後有結集,這樣的習慣來[結集]經典還延續到大乘與秘教經典,而非僅僅在世尊去世之後的第一次結夏安居作[第一結集]
[下午 10:46:06] ) :
[下午 10:46:23] K : 我的論點有二:1. 在<從後說絕>這句話之後,並不是每一部經都把偈頌翻成散文   2. 一卷本<雜阿含經>不是安世高翻譯的
[下午 10:46:43] ) :
[下午 10:49:54] K : 所謂[第一結集]的經典敘述世尊在世時就有經典集結,所以[第一結集]就不是[第一],理由還有許多。這就好像號稱第一位建造佛塔的人說他造的樣式是和印度佛塔完全相同的樣式。這一句話就已經自我否定了。
[下午 10:51:00] ) : 加上「世尊涅盤後」第一結集就好了
[下午 10:51:03] K : 經過冗長的辯論後,法官終於宣判,判決那位樣子很倒楣、被控偷竊腳踏車的人無罪。最後,法官問當事人有什麼問題。 被控偷竊腳踏車的人遲疑扭捏了一會兒,終於鼓起勇氣問了一個問題:『法官,你的意思是說,從今以後那輛腳踏車就算是我的了嗎?』
[下午 10:51:24] K : 就像是這樣,自己已經先認罪了 
[下午 10:52:08] ) : 畢竟理論上世尊涅盤後就不會有新的經出來
[下午 10:54:11] K : 對啊,他就是不肯啊,而且,時間他一定要咬住是在世尊過世之後的第一次結夏安居(世尊去世後的兩三個月內),偏偏結集下來又有不少世尊去世後好幾年的事,無法自圓其說咧...

2009年3月27日 星期五

雜阿含 842經---迷信

ap_20070302120041325

1. (雜阿含842經,S.55.12 Brahmana)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婆羅門者說虛偽道,愚癡惡邪,不正趣向,非智等覺向於涅槃。彼作如是化諸弟子:『於十五日以胡麻屑、菴羅摩羅屑,沐浴身體,著新劫貝(衣服),頭垂長縷,牛屎塗地而臥於上。』言:『善男子,晨朝早起,脫衣舉著一處,裸其形體向東方馳走,正使道路逢兇象、惡馬、狂牛、猘狗、棘刺、叢林、坑澗、深水,直前莫避。遇害死者,必生梵天。』是名外道愚癡邪見,非智等覺向於涅槃。我為弟子說平正路,非愚癡,向智慧等覺,向於涅槃。謂八聖道:正見,乃至正定。」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T2.215b)
相應部(S.55.12)經,婆羅門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諸比丘!諸婆羅門施設有名曰向上之道,以勸導弟子曰:『男子!晨朝起,往復於東面,不避坑坎、不避堆阜、不避橛、不避荊地、不避污水溜、不避下水路,於墮處可遇死。男子!如是身壞命終,往生善趣、天世。』諸比丘!此諸婆羅門之愚道、癡道,而不資於厭患、離貪、滅盡、寂靜、證智、等覺、涅槃。諸比丘!我亦於聖者之律,施設向上之道,且資於厭患、離貪、滅盡、寂靜、證智、等覺、涅槃。諸比丘!何種向上之道,一向資於厭患、離貪、滅盡、寂靜、證智、等覺、涅槃耶?諸比丘!於此有聖弟子,對佛成就證淨,曰:『彼世尊為應供、正等覺、明行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丈夫、天人師、佛、世尊。』對法成就證淨,對僧成就證淨,對聖者之所樂不破、不穿、不雜、不穢、離脫、智者所讚,不執取、成就能發三摩地之戒。諸比丘!此為向上之道,一向資於厭患、離貪、滅盡、寂靜、證智、等覺、涅槃。」

2. 《大智度論》(T25,82b.16)
如摩犍提梵志弟子舉其屍著床上,輿行城市中多人處,唱言:〔若有眼見摩犍提屍者,是人皆得清淨道,何況禮拜供養者?〕多有人信其言。諸比丘聞是語,白佛言:〔世尊,是事云何?〕佛說偈言:〔
788 小人眼見求清淨,如是無智無實道﹔
諸結煩惱滿心中,云何眼見得淨道?
789 若有眼見得清淨,何用智慧功德寶?
智慧功德乃為淨,眼見求淨無是事。〕
(義足經,西元228年,三國、吳、支謙譯摩竭梵志經第四)
聞如是,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時有一梵志,字摩竭,卒死講堂。同學便著床上,共舁出於舍衛里巷四街道。舉聲言:〔見摩竭者悉得解脫﹔今見死屍亦解脫﹔後聞名者亦解脫。〕諸比丘,食時悉持應器,入城求食。時見梵志說摩竭功德如是,食竟悉澡應器,還到佛所,作禮竟皆就座,即為佛本末說如是。佛因是本演是卷,令我弟子悉聞解,廣為後世作明,令我經道久住。說是義足經:〔
788 我見淨無有病,信見諦及自淨﹔
有知是悉可度,苦斷習證前服﹔
789 見好人以為淨,有慧行及離苦﹔
黠除凶見淨徑,斷所見證至淨﹔
790 從異道無得脫,見聞持戒行度﹔
身不污罪亦福,悉已斷不自譽﹔
791 悉棄上莫念後,有是行度四海﹔
直行去莫念苦,有所念意便縛﹔
792 常覺意守戒行,在上行想彼苦﹔
念本念稍入行,不矯言審有黠﹔
793 一切法無有疑,至見聞亦所念﹔
諦見聞行力根,誰作世是六衰﹔
794 不念身不念尊,亦不願行至淨﹔
恩怨斷無所著,斷世願無所著﹔
795 無所有為梵志,聞見法便直取﹔
婬不婬著污婬,已無是當著淨。〕
佛說是義足經竟,比丘悉歡喜。

3. 兩位修女必須開車到遠方,一個說:「你開車吧!我來祈禱。」另一個不同意的說:「怎麼?難道你認為我的祈禱沒效嗎?」
重要的不是誰來祈禱,而是誰來開車。

4. 兩位在美國出生的猶太人決定結伴到他們父母的祖國以色列參觀,他們在耶路撒冷過了一整天疲憊卻愉快的行程之後,決定晚上到夜總會一遊。
節目進行沒多久,有一位喜劇演員正以希伯來語表演單口相聲。在聽了幾個笑話之後,其中一位同伴在哄堂大笑之中,樂不可支從椅子上笑到跌下椅子來。他的同伴不了解地低頭問他:「你笑個什麼勁兒?你根本連一句希伯來語都聽不懂!」坐在地上的那個人抓住他同伴的手,邊笑邊說:「我相信這些好人,剛剛一定是個非常好笑的笑話。」

5.美國橫跨大陸的鐵路通車後,鐵路公司決定派工程師講解火車的原理,來去除中西部農夫的憂慮。在說明會中,一個年輕的工程師向半信半疑的老農夫解釋:「火車的引擎藉著蒸氣的力量,首先這樣移動,接著被推到這個位置,周而復始,反覆推動輪子,帶著火車前進,了解嗎?」工程師停了一會兒繼續問:「你了解嗎?」農夫說:「當然是這樣子,我了解。」工程師又問:「你有其他問題嗎?」農夫猶疑了一下,才鼓足勇氣說:「好啦,問題倒是有一個,你究竟把拉火車的馬藏在那裡?」

6.〔羅馬興亡史〕作者吉朋說:「羅馬有許多種信仰崇拜,對老百姓來說,每一種都是真的,對哲學家來說每一種都是假的,對政治家來說每一種都是可以利用的。」只要把第一句改成『現代有許多種不同的佛教派別』,仍然適用於台灣。


7.二○○五年一架ATR型渦輪螺旋槳客機墜入
義大利西西里島外海,造成十六人喪生。該機的突尼西亞籍機長在客機墜海前,驚慌失措,只顧禱告,並未採取緊急應變措施,他廿三日與副駕駛被義大利法庭判處十年徒刑。
當年出事的是「突尼斯航空」(Tunisair)子公司Tuninter的客機。飛機墜毀時,機身因撞擊力道猛烈而碎裂,機上乘客抓著機身殘骸在海中載浮載沈等待救援。
調查
空難原因的檢察官認為,油錶故障是造成客機失事的部分原因,而機長遇事慌亂,只顧大聲禱告,未遵照緊急程序找尋附近機場降落,而選擇迫降海面,也難辭其咎。除了機長和副機長,Tuninter另五名員工則被判處八至九年徒刑。

二二八詩選

我沒有辦法假裝聽不見這些聲音,
你呢?
243


照片引自《塹影攝團》
http://www.photocafe.club.tw/viewtopic.php?t=2828&sid=9ee9f7ae415aa019896243bb4a98ed5f

幌馬車之歌》
黃昏時候,在樹葉散落的馬路上,
目送你的馬車,
在馬路上幌來幌去地消失在遙遠的彼方。
在充滿回憶的小山上,
遙望他國的天空,
憶起在夢中消逝的一年,
淚水忍不住留了下來。
馬車的聲音,令人懷念;
去年送走你的馬車,
竟是永別。
版主附記:這是一首日本人作詞作曲的日本歌,二二八事件之後的入獄者,當同伴被送去執行死刑時,其他的入獄者就唱這首歌與他道別。
《絕筆詩》 李來基
鳥兒像告訴什麼似的在春空中飛鳴
遠遠的汽笛留下幾道餘韻
像吞沒無數的憂愁
難道生命是塵埃、愛情是泥土呢?
為了至愛的被壓迫同胞
春風微微像柔和的歌唱
在歡送我們光榮的滅亡。
版主附記:李來基是二二八事件之後的入獄者,他於 1951.8.29 被送去執行死刑,死時年27歲。家人日後在他被槍決後,領回的遺物中,發現這首藏在西裝口袋中的絕筆詩。

《落雨彼日---為二二八罹難者寄未亡人》 呂美親 2005.2.28 於<台灣日報> 日日詩專欄
落雨彼日,天氣恟恟反冷。田頭圳水無巡,田尾稻花袂媠;菸才剝離,稻期接續,日子免閣疏開。
日頭著還袂落山,哪會看無田岸,找無依偎?我無張無躊跋入路溝,佇落雨彼日。雨水沃澹路燈,點焯的菸骨猶袂焯盡,怎樣這個黃昏,比一般時過了較緊。
敢是眠夢?若是,安怎袂有清醒。我看著鋤頭變作槍尾刀、圳水溪水轉濁;菸葉稻花染著紅、雞仔鳥仔亦袂赴走閃。
彼日了後,月娘就惦惦毋走,見在風透、無管雨颳,倚佇天邊,陪汝聽候。
已經袂記得菸味,煞親像有鼻著汝煮暗頓的芳氣,只是我的雙腳伸攏袂直、兩蕊目珠撐攏袂開。請免替我驚疑,佇溝底有真濟人作陣;汝睏袂落眠的時,我攏會轉去看汝。
(原作者)後記:水上機場附近已經真少播田、種菸,總是逐遍經過,攏想著見證者李君瑞先生講起彼段:「一台牛車,阮四個人作伙扛歸十個,「伊」腹肚內腸仔塊走的聲攏聽會著,阮將「伊」扛去北回,直接囥落溝底疊齊齊,干單用土嵌起來,無閣挖崛仔,埋佇叼位亦袂記啊......。」
《日夜我在內心深處看見一幅畫---二二八事件》 彰化、錦連
畫面是承受著層層相疊的黑雲
和由四方匯集而不斷加重的雲層
雲層下有支撐著
天空看不見的重壓的無數手臂
和由八面趕來增援的許多手臂
看著這幅畫 我會隱約聽到
骨頭輾軋的聲音
手臂斷裂的聲音
身軀碎散的聲音
儘管如此
受壓制的雲層上面還重疊著雲層的重壓
儘管如此
支撐著天空的手臂又再添上了不少手臂
他們幾乎整個世紀就這麼咬緊牙關直立著
在成堆倒在腳底下數不盡的骸骨裡
在成群專事阿諛逢迎的可憐之徒中
他們日夜直立於這神聖的地球的一點
因倔傲和矜持而光榮地消瘦下去
我依舊將日夜看見的這幅畫
掛在期盼和貞潔的良心壁上
雖然畫面上仍然沒有迸出破曉的一道光
雖然我仍舊沒有聽見些少微弱的腳步聲
雖然我仍舊----

《溶化的風景---二二八事件》 彰化、林亨泰
即使驟雨暴降的日子也
無法立刻淋溼
然而一眼望去全是發亮的綠
為什麼這麼快就溼透了?
走了五六步
再回頭看
全部的景色
早被眼淚溶化了

《二十八日,在二月》 李長青 2004.2.26 台灣日報
那一聲槍響
似乎已經很遙遠,很遙遠了
我在筆記簿上
仔細觀察一個不完整的逗點
一些新鮮的淚水
是如何盈滿
更為新穎的句點
在二月,我們用沉思的容貌
面對一條灰色冗長的街道
那一聲槍響,曾經疾速而清楚
似乎就在我的耳邊爆裂
我的臉頰,我的皮膚,我的髮根
都已經在模糊的呼喊之中
和成一團
肅穆的色塊
我在綠意蜿蜒的公園來回,漫步
照見風箏飛揚不歇
而俗世已經遠離
一身輕盈的圖案已經遠離
混沌的心跡
光陰久長至極,在二月
在寒冬尚未遠離的季節
在喧囂擾攘的街道
蒐集一則一則黑白的剪報
羸弱的鉛字
擁有厚重的靈魂
我在圖書管裡
閉上眼睛,安靜傾聽冷氣莊嚴的聲音

《泥土的滋味》 張芳慈, 發表於 2004.4.2 的<台灣日報>日日詩專欄
他們拿過槍
說土地是芬芳的

土地是腥味的
這裡流血的傷口還在化膿
他們拿過刀
說土地是芬芳的

土地是鹹的
這裡母親們的淚水還沒有乾
他們拿著標語
說土地是芬芳的

土地是酸的
這裡汙染擴散孩子們拉著肚子
他們跪下來俯吻
說土地是芬芳的

土地早已透不過氣
這裡只剩下無法剝削的人民意志

《但是沒有二二八》 何光明 2005.2.27 於<自由時報>
她從小就喜歡聽中國的音樂
優美的旋律帶她進入從來沒有見過的中國
讓她聽到中國心臟與脈搏跳動的聲音
誘發她心靈的慷慨激昂與纏綿悱惻
啊!中國活起來了
活在她思慕與愛戀之情源源不絕的心底
活在家庭父親與母親的口中
活在學校教室地理與歷史的課堂上
活在思鄉與古典的小說裡
音樂旋律由形而上變得清楚了
愛國的熱情武裝起來了
卑下的淚珠全部摔破了
心眼代替肉眼看到中國
金碧輝煌的紫禁城
堅韌綿延的萬里長城
高聳入雲的喜馬拉雅山
世界最長的長江與黃河
神秘美麗的桃花源
快樂逍遙的神仙故事
她的父母害怕那些東西會消失了
他們不怕把他們趕來台灣的敵人
他們是嚴重地生了大病的中國人
他們迫切地需要祖國秘方的醫療
他們十分慶幸活了這一輩子之後
這個世界上還有屬於他們的地方
身為他們的子女
她最能深切了解
他們為什麼不聽勸告
懷著國共和談的夢想
即使冒著生命的危險
也不得不回去的道理
雖然那邊有六四天安門事件
但是沒有二二八

〈綠島〉 柏楊
在那個年代
有多少母親
為她們
囚禁在這個島上的孩子
長夜哭泣



以下為詩人戴望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日本占領香港時,他被日本人逮捕入獄,他在獄中所題的詩,雖然與二二八無關,可是可以遙想被捕入獄的人的想法:
〈獄中題壁〉 戴望舒
如果我死在這裡,
朋友啊,不要悲傷,
我會永遠地生存
在你們的心上。
你們之中的一個死了,
在日本佔領地的牢裡;
他懷著的深深仇恨,
你們應該永遠的記憶。
當你們回來,從泥土
掘起他傷損的肢體,
用你們勝利的歡呼
把他的靈魂高高揚起。
然後把他的白骨放在山峰,
曝著太陽,沐著飄風:
在那黑暗潮濕的土牢,
這曾是他唯一的美夢。


霧 ---詩人陳金順 1996.2.3 寫置枋寮街
彼年 e 二二八
阮踦置雞籠港邊
夯著車輦牌 e 國旗
等待祖國 e 春天
看著 e
揹銅鼎仔穿草鞋 e 乞食兒

兩冬後 e 二二八
阮行置大稻埕 e 街路邊
頭殼頂飛過一粒槍子
春天 e 夢拍無去
聽著 e 是
老歲仔佮婦仁人 e 哭啼

年 e 二二八
阮坐置新公園年 e 破椅
面頭前峙一座無字 e 石碑
小雨綿綿落袂離
正義真理
卡 m 值得兩仙錢

年 e 二二八
阮來置淡水 e 海邊
唱著彼條望你早歸
五十年來 e 記智
傳予後世
歷史 m 通放袂記

====「府城詩刊」創刊號,陳金順台語詩專輯,2007.6
版主附註:
1. 彼年:指1945 年,日本戰敗,國民黨軍隊接收台灣。
2. 阮:此處意指「我」。
3. 踦置:站在,原文為[ㄔ*奇]
4. 雞籠:基隆的舊名。
5. 夯著:舉著,讀音為「揭著」。
6. 車輦牌 e 國旗:民間以台語稱中華民國國旗
7. 看著:看到。
8. 銅鼎仔:台語稱「鋁鍋子」為「銅鼎仔」,其實材料不是銅。
9. 乞食兒:乞丐
10. 兩冬後:兩年後,意指 1947 年,二二八事件發生那年
11. 行置:走在
12. 大稻埕:台北市地名,此處意指 1947 年二二八事件的導火線發生地,延平北路。
13. 頭殼頂:頭上
14. 槍子:子彈
15. 拍無去:打消失了、打散了
16. 老歲仔:老人
17. 佮:和
18. 婦仁人:婦人
19. 舊年:去年,意指 1995年,二二八無字碑樹立那年
20. 坐置:坐在
21. 面頭前:面前
22. 峙:原作者標音為 (tshai 7)
23. 落袂離:下不停
24. 卡m 值得:不值得, m 原文為 (口*無)
25. 兩仙錢:兩分錢,two cents, 十分為一角,十角為一元。
26. 今年: 1996 作者作詩這一年
27. 海邊:原文為海 (土*乾)
28. 彼條「望你早歸」:那首「望你早歸」的歌
29. 記智:記憶
30. m 通:不可以
31. 放袂記:忘記
32. 歷史 m 通放袂記:不可以忘記這一段歷史
《父親˙1947》 鄭慧如
一九四七年的海島
以沈沈的回聲迎接我的出世
後來父親回憶說
那不是春雷
是出殯行列的輓歌

我無知於人間的殘酷
在母親的褥血未乾之際
又聞到更濃烈的血腥
苦澀憭慄的陰影
牢牢籠罩了嬰孩的一生

烏雲覆蓋我的土地
鄉人結隊走向田野
他們並非播種而去
肩上的鋤頭
為的是埋葬他們的家屬

春耕還未開始
墓草已遍植滿地
父親以悸動的聲音說
啊!歉收的一九四七
已提早有了死亡的豐收

南國的枯樹
撐住我初識的天空
交錯的枝枒是悼亡的手勢
空空握著半個世紀的期待
也釋出一片茫然的未來

沙泥俱下是歷史的岸壁
激流淹沒了父親的夢
沖走的,更是他無懼的豪情
漫漫四十年後
痛楚仍清晰如一排午夜槍聲

遊蕩在身不由己的江湖
從彼岸到此岸
與許多呼痛的靈魂擦身而過
多麼熟悉又多麼疏遠
那豈不是父親年少時的背影

如今輪到我把故事傳述給孩子
仍錯覺地以為隔街有槍決在進行
環顧四周,陽光如洗
我看見蒼老的父親坐在後院
彷彿是衰弱的歷史坐在那裡

擦身而過---白家華

IMG_0080

〈擦身而過〉---引自部落格《自從我認識了你》

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pai3/3/1310783190/20081019001322/#2025528

白家華

擦身而過,

你和我背向著背,

漸行漸遠,

不再相逢,

往後的一些似曾相識的場景,

總是引起我們心靈的

悸動,感受到了

未能及時把握的遺憾。

之後,對於那一次的

擦身而過,啊!

未能把握住的那一次

偶然相遇的緣份,

我們終於完全明白,

交會是那麼短暫,

遺憾卻是這麼漫長!

閱讀白家華此首詩,心頭浮起了幾個經驗,曾經在網路上讀到幾篇好文章、幾首喜愛的小詩,卻因為搜尋資料,沒順手標上書籤,等到他日想起,用心、費時地搜尋,卻事如春夢了無痕,無法再找回原來的網址。我也擔心,有時一位老友恰巧路過留言,卻擦身而過,無緣再遇。

在此,對陌生的你打一聲招呼,我們相遇是那麼短暫,遺憾卻是這麼漫長……

詩人白家華以『散文詩』著稱,其風格不喜生硬、堆砌等故作怪樣來自炫為『現代詩』,在他的詩中,是日常的文字,煉字到像未經鍛煉剪裁一樣,風格是淡淡的,也許是過於恬澹吧。以下四句是詩人自道他的風格:

現在我寫的詩歌風格
跟以前自己的作品不同
跟所有華文詩人的作品也都不同喔
這是稍微值得驕傲的地方

白家華:1963 年生於台南,長於桃園,祖籍貴州,畢業於大崗國中,桃園高中,逢甲大學企管系,曾任台北耕莘青年寫作會理事。作品曾入選中學國文課本。出版了七部詩集:

1. 群樹的呼吸

2. 蟬與曇花

3. 陽光集

4. 春雨集

5. 你的彩蝶來到我的花園裡

6. 讓你的愛停留在我的心上

7. 一百篇愛的詩歌

ap_20080202125645840

2009.3.28, 再次回到詩人的部落格《自從我認識了你》,閱讀到另一首《來世》,閱讀三十年前的詩,應該像是看到一張別人幫你保存的三十年前的照片,或者回到三十年前居住的地方,巷弄房舍,如夢依稀、如霧矇矓,舊時情景又呈現眼前,彷彿是輪迴一般。

來世

我走在來世落雨的街上

撐傘邂逅今生別後的你

如此宿命又與你相遇

你和我眼前的雨景

整個輪迴了一生世

你似曾相識的身影

使我跳過陌生

直接進入熟悉

我忽然想起曾在哪裡

熟悉你的髮香和體味

徹徹底底瞭解你

就像擁有我自己

我已忘記今生是如何認識你

無法在來世向你重提 無法

把對你陌生的部分彌補整齊

於是我們只是擦肩而過

永永遠遠的分離

你走向來世後的來世來世

我走回今生前的前生前生 ——刊登於《創世紀詩雜誌》

●記: <來世>刊登於《創世紀詩雜誌》,是第幾期?我已忘了,也不想去查,覺得那是瑣碎之事;我把時間都用在創作上,覺得這才是正事。 寫這一首詩的時候,我未滿三十歲,在「味全公司」擔任企劃職務;那時候我也進入臺北「耕莘青年寫作會」參加寫作班的正式訓練課程,也參加王志堃先生擔任社長的「新陸詩社」,充滿寫詩的熱情與壯志此詩的寫作背景大致如此;當時我也在思考「輪迴」(前世、今生、來世)的事情,也在尋找證據,於是就促成這一首詩的寫作動機。

這一首詩曾經被幾位網友收錄在他們的網頁裡,如今我個人重新讀它,只感受到當年寫詩的熱情與壯志;只是,現在的我已經不再書寫這種「純情、簡白」的詩作了,這也算是一種進步吧?

詩中的情節大部分是源於想像,是「象徵」手法。「撐傘走在落雨的街上」,倒是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置身其中的一種場景,也是我蠻喜歡的一種愜意的、優閒的感覺;「似曾相識」是我經常有的感覺,對象包括一個地方、一個事件、一位女子,在初次抵達或相遇時,會猛然覺得曾經在何時早已到過這裡或認識她;至於「擦肩而過」寫的是這世界普遍存在的遺憾、誤會及可惜,這輩子從高中時代開始,我已辜負二十位以上的女性追求者,如今回想起來,有幾位還真是適合我的,只是,長久以來全心全意地思考,作筆記、煉句子,建立思想體系,沒有多餘的心思去理解她們的暗示或表白;我並不富裕,她們似乎也不在乎這一點。偶爾在午夜夢迴之時,會覺得自己對不起她們,只希望她們現在都已經找到好的歸宿、好的姻緣;「你走向來世後的來世來世/我走回今生前的前生前生」,也是在補強說明「人世間普遍存在著遺憾、誤會及可惜」的事實,包括我個人一再受到的這一種創傷和遺憾:「適當的人出現在不適當的時間裡,依然無法成為情侶、無法在一起」!

<餘音>---與詩人白家華的對談

Yifertw 2009-03-26 23:33:52

上次介紹你的〈夢與醒〉,

這次想介紹你的〈擦身而過〉,

讓常常來拜訪我而讀詩的朋友,

能多讀一些當代詩人的詩。

如果你不見怪的話,

我會在本星期引用此詩,

再將文章的網址貼回此處的<意見反應>來。

詩人 2009-03-27 11:35:30

好的,謝謝。

Yifertw 2009-03-27 19:49:19

http://map.answerbox.net/landmark-993762.htm

希望對你的風格的描述是正確的,

至少是合適的,

如需更正,煩請和我聯絡

詩人 2009-03-27 21:42:35

謝謝您對我的風格的描述,

是貼切的!

我早已不寫所謂「現代詩」(新詩)的作品了!

我以「走我自己的路」為原則。

本頁有幫您此文做連結,以及摘錄。

謝謝 yifertw 的用心。

Yifertw 2009-03-28 10:23:37

我將你的三十年前舊作〈來世〉

〈擦身而過〉擺在一起,

味道非常獨特,

第一眼讀不出那一篇是新,

那一篇是舊,

彷彿是輪迴一般…

詩人 2009-03-28 16:36:36

您的用心,使我更加瞭解這類型的作品。

今天稍為整理一下

把多年前的相關思緒(詩緒)寫出

完成ㄧ首〈似曾相識〉

也是觸碰到「輪迴」的主題

跟〈來世〉、〈擦身而過〉應是屬於姊妹作,

等正式發表後再給您過目指教吧!

謝謝您!這是一次有意義且愉快的交流!

詩人 2009-04-11 16:44:25

每個刊物的編輯,都有自己的審稿原則,但《新地文學/季刊》的主編郭楓先生,這一位長者樂於提攜後進,包括選稿的時候都願意以青年作家的稿件為優先考量。

由於我承諾要讓拙作〈似曾相識〉這一首詩跟大家見面,所以最近讓它先在平面媒體尋找刊登的機會;我把它與姐妹作〈擦身而過〉訂定一個總標題叫做「輪迴兩題」,向我喜愛的《新地文學/季刊》投稿看看;該刊的編者回覆我說,將在第8或9期刊出,也就是在今年六月或九月刊出,在此向大家預告此事,於是此詩的投稿工作也就底定了!

我稱讚郭楓先生,並不只是他刊登我的作品,而是敬重他的長者風範,他所主編的《新地文學/季刊》在2008年獲得金鼎獎「最佳新雜誌」獎項,它不是一份商業化的文學刊物,而是一份純粹的文學刊物。所以比較起來,經營更不易,卻是沒有歷史包袱的。如果經費充裕的話,也就更能夠實踐理想了。

希望大家能夠支持這一份刊物!

2009年3月23日 星期一

蘇州賣鴨蛋---2009.3.21

P1020442 

在此,我不惜洩露高科技密,把賣鴨蛋的製程詳細說明,說不定有一天,(其實是一定會有這一天),你們要到蘇州賣鴨蛋,先把製程學起來,不會臨時手忙腳亂。

賣鴨蛋首先是要把鴨蛋洗刷乾淨,你知道,我們家的寶貝鴨子做事有時總是心不在焉的,(大概、或許、可能、有時候你們家寶貝也是如此…寫功課、答考卷時粗心大意,不夠專心)

P1020444 

這時候要依照品質檢驗標準 AQL-105E,(AQL 是代表 American Quality Level, 美國品質水準,乖乖,咱們家鴨子可是中國土生土長的,也沒飄過洋、喝過洋水,為何要去符合人家那個……人家那個……對, AQL 呢?你說怪不怪?)在離眼睛三十公分距離的地方,正常戶外日光下用裸眼作外觀檢驗(裸眼是工業術語,品質專用檢驗術語,是說在眼睛一絲不掛、完全不穿衣服的情況下,簡單的說,就是不用顯微鏡檢察的意思),如果有裂痕(會感染細菌)或殘渣(殘渣就是、便是…便是…),就不能當場賣給客人,只能銷到大飯店去,價格會比較差,利潤就少了五分之四。

什麼?如果有殘渣小到肉眼檢查不出來怎麼辦?誰管得著啊?

穿著尖頭皮鞋的這位太太一直不知道台語「奧客」的涵義。

P1020446 

用鍋子煮熟了,擺在塑膠籃子裡,讓鴨蛋涼下來,否則太燙,客人拿不住的。

P1020441 

煮好了,撈起來

P1020445

四個十元人民幣(折合台幣五十元),不許殺價,不收偽鈔。

什麼?塑膠籃子會有致癌物?

這位太太,你出外是來遊覽的?還是來跟人找碴的?

P1020440

這位太太拿的可是高級、三個ㄝ等級的名牌皮包呢。

P1020439

可是,老師忘了講,拿這種等級的名牌包包,不會光天化日之下當眾蹲下來呢?

去去去,專心賣你的鴨蛋去,干你什麼事?要專心、專心一致,心無旁鳥(那個ㄨˋ字我不會寫)。為了顧及個人尊嚴以及生活品質,這一籃鴨蛋賣完了,我可是堅持要回家,不再賣了。

回到住所,我會把今天的一粒鴨蛋,當作我的晚餐。有些人賣蔬菜不吃自己賣的蔬菜,賣水果不吃自己賣的水果,賣蛋糕不敢吃自己賣的蛋糕。我可不這麼缺德。

雖然我不是很放心,我還是示範一次如何吃鴨蛋當晚餐好了。

P1020447 

千萬不要單獨吃鴨蛋當晚餐,你需要泡一大杯東方美人茶(也就是膨風茶,不用太好的,吃鴨蛋喝等級太高的可惜,差不多二等獎的就可以了),一條蕃薯。

P1020448

電腦只是用來顯示蕃薯和鴨蛋的大小,吃鴨蛋時可以不要有電腦。

P1020449

食用前,記得要剝下蛋殼,不要說老師沒教過喔。

P1020450

蛋殼不要馬上丟,吃一半時,擺在剝下的蛋殼裡,可以打幾個字,再繼續吃。這樣就不會讓你的電腦受到汙染,但是不保證它不中毒。

P1020338

記得飯後要吃一點水果,留一點愛來愛自己喔…

在住所會吃得比較豐盛一點,在外面就隨便吃幾樣菜,

騙騙肚子囉… 

P1020327

2009年3月21日 星期六

《浮生千山路》試譯

P1010077

在對聯的世界中,最泛濫而令人厭惡的莫過於嵌字聯,除非如方地山或張齡這樣的對聯大師,否則,讀起來味如嚼蠟,甚至只求字數相同,對仗、平仄一概不管,簡直到了面目可憎的程度。張齡的水里蓮因寺的對聯:『

蓮為藕花,藕為蓮本;

因賅果海,果徹因源。』

渾然而成,完全看不出斧鑿痕跡,不過,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畢竟嵌字聯是既俗又沒意義。

陳幸蕙的《浮生千山路》也是如此,雖然南宋辛稼軒有所謂『集句詞』,但是,作為遊戲之作尚可,作為正式作品,就像把珠寶鑲嵌在米開蘭基羅的大衛雕像上,作品亮麗卻失之堆砌,倒不如以原木原石雕刻成作,來得自然天成。

讀到『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我會誤以為作詞者找不到合適的辭句,而用她最喜愛的詩句硬塞進去。

以下是原詞和白話譯語。

《浮生千山路》 詞:陳幸蕙/曲:陳志遠

歌者:潘越雲


小溪春深處,萬千碧柳蔭,
不記來時路,心託明月,誰家今夜扁舟子。
長溝流月去,煙樹滿晴川,
獨立人無語,驀然回首,紅塵猶有未歸人。
春遲遲,燕子天涯,草萋萋,少年人老,
水悠悠,繁華已過了,人間咫尺千山路。

小溪春深處,萬千碧柳蔭,
不記來時路,心託明月,誰家今夜扁舟子。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雨盡風恬,人間依舊,細數浮生千萬緒。
春遲遲,燕子天涯,草萋萋,少年人老,
水悠悠,繁華已過了,人間咫尺千山路。

《翻譯》

來到小溪上游春深處,有許多柳條低垂形成的綠蔭;

回頭已經不記得來時的途徑,我想將滿懷心思託付明月,

今晚是誰的扁舟在月夜下漂蕩呢?

看月色如銀隨著溪水流去,在無雲的月夜面對一溪煙樹。

獨立無語,會有誰知我心意?

回首突然發現,漠漠紅塵中還有游子未歸。

春天遲遲到來,燕子以飛越天涯;

春草萋萋年年綠,無聲中昔日的少年已老。

悠悠流水,往日繁華已消逝了,

遠眺近似咫尺卻迢遞千山的歸鄉路。

來到小溪上游春深處,有許多柳條低垂形成的綠蔭;

回頭已經不記得來時的途徑,我想將滿懷心思託付明月,

今晚是誰的扁舟在月夜下漂蕩呢?

走到溪流上游的盡頭,坐著看雲霧冉冉升起。

驟雨過後,微風恬靜,人間回復舊貌,

細細回憶勞勞此生的千頭萬緒。

春天遲遲到來,燕子以飛越天涯;

春草萋萋年年綠,無聲中昔日的少年已老。

悠悠流水,往日繁華已消逝了,

遠眺近似咫尺卻迢遞千山的歸鄉路。

2009年3月14日 星期六

浮生千山路---陳幸蕙

pict 474

《醉落魄》,離京口作, 蘇東坡

輕雲微月,二更酒醒船初發。

孤城回望蒼煙合,記得歌時,不記歸時節。

巾偏扇墜藤床滑,覺來幽夢無人說,

此生飄蕩何時歇?家在西南,長作東南別。

這首《醉落魄》的詞是蘇東坡離開「京口」所作的,有些《蘇東坡傳》或編年作者把這首詩編在蘇東坡第一次當杭州通判時的作品。不過也有可能是蘇東坡從京城前往杭州的途上,經過京口的作品。京口是揚州與鎮江之間的渡口。

這首詞的大意是說:

『二更從醉酒醒來時,船剛出發離開京口,在天上飄著薄雲、稀微的月光下回望正在離開的京口,

孤城矗立在迷濛的蒼煙中;回憶餞別的時候,只記得當時的歌唱,卻不記得臨別的情境。

發現自己睡到頭巾也歪了,扇子也掉了,從籐床上滑落下來;卻沒有人可以訴說剛剛的夢境。

不知道此生何時才不用四處漂泊?家雖住在西南的四川,卻一次又一次的更往東南搬遷。』

第一次讀到『記得歌時,不記歸時節』是在鹿橋的《未央歌》,這是第十三章的篇名。

陳幸蕙的《浮生千山路》,雖然是集各家的詞,可是他自己也經消化再自出珠璣,剪紅疊翠之下,仍看得出他是創作,而非剪貼。因此,也不見得某一句就是採用某家的詞,以下僅供參考。

《浮生千山路》 詞:陳幸蕙/曲:陳志遠歌者: 潘越雲

http://www.youmaker.com/video/sv?id=a6f4ae8ae5444ab6919fc45fc182f8df001

小溪春深處,萬千碧柳蔭,
不記來時路,心託明月,誰家今夜扁舟子。
長溝流月去,煙樹滿晴川,
獨立人無語,驀然回首,紅塵猶有未歸人。
春遲遲,燕子天涯,草萋萋,少年人老,
水悠悠,繁華已過了,人間咫尺千山路。

小溪春深處,萬千碧柳蔭,
不記來時路,心託明月,誰家今夜扁舟子。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涼淨風恬,人間依舊,細數浮生千萬緒。
春遲遲,燕子天涯,草萋萋,少年人老,
水悠悠,繁華已過了,人間咫尺千山路。

1. 小溪春深處:[好事近] 秦觀

2. 不記來時路:[點絳唇] 秦觀。

3. 心託明月:我本將心託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拍案驚奇]明朝凌濛初

4. 誰家今夜扁舟子:[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

5. 長溝流月去:[臨江仙] 陳與義

6. 煙樹滿晴川:[黃鶴樓] 崔顥。

7. 獨立人無語:[少年游]歐陽修,[秋葵花]崔涯,[臨江仙] 晏幾道。

8. 驀然回首:[青玉案]辛棄疾。

9. 紅塵猶有未歸人:[寄弟]徐熥。

10.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終南別業] 王維

11. 涼淨風恬:雨盡風恬

12. 細數浮生千萬緒:[木蘭花] 晏殊

=================

1. [好事近] 秦觀

  春路雨添花,花動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處,有黃鸝千百。

  飛雲當面化龍蛇,妖驕轉空碧,醉臥古藤陰下,了不知南北。

2. [點絳唇] 秦觀

  醉漾輕舟,信流引到花深處。塵緣相誤,無計花間住。

  煙水茫茫,千里斜陽暮。

  山無數,亂紅如雨,不記來時路。

3. 拍案驚奇]明朝凌濛初

 [我本將心託明月,奈何明月照溝渠。]

  此句在《封神榜》由小說中的『妲己』說出。

4. [春江花月夜] 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里,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裏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
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只相似。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
白雲一片去悠悠,青楓浦上不勝愁。
誰家今夜扁舟子?何處相思明月樓?
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
玉戶簾中卷不去,擣衣砧上拂還來。
此時相望不相聞,願逐月華流照君。
鴻雁長飛光不度,魚龍潛躍水成文。
昨夜閒潭夢落花,可憐春半不還家。
江水流春去欲盡,江潭落月復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霧,碣石瀟湘無限路。
不知乘月幾人歸?落月搖情滿江樹。

古對聯『但見長江逐流水,不知秋思落誰家』

上聯原來出自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絕大多數的版本都是 『但見長江送流水』,也許對聯的解讀錯了。下聯『不知秋思落誰家』出自王建的<十五夜望月>:

中庭地白樹棲鴉,冷露無聲濕桂花;
今夜月明人盡望,不知秋思在誰家?』

最後一句有些版本是作『不知秋思落誰家』。

5. [臨江仙] 陳與義
憶昔午橋橋上飲,坐中多是豪英。
長溝流月去無聲。
杏花疏影裏,吹笛到天明。

二十餘年如一夢,此身雖在堪驚。
閒登小閣看新晴。
古今多少事,漁唱起三更。

6. [黃鶴樓] 崔顥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芳草萋萋鸚武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7. 晏幾道 <臨江仙>

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記得小蘋初見,兩重心字羅衣;琵琶絃上說相思,當時明月在,曾照彩雲歸。

歐陽修<少年游

去年秋晚此園中,攜手玩芳叢,拈花嗅蕊,惱煙撩霧,拚醉倚西風。

今年重對芳叢處,追往事、又成空。敲遍闌干,向人無語,惆悵滿枝紅。

[秋葵花] 崔涯
野欄秋景晚,疏散兩三枝。
嫩碧淺輕態,幽香閒澹姿。
露傾金盞小,風引道冠欹。
獨立悄無語,清愁人詎知。

8. [青玉案]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
更吹落,星如雨。
寶馬雕車香滿路。
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
笑語盈盈暗香去。
眾裏尋他千百度,
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9. [寄弟]徐熥

春風送客翻愁客,客路逢春不當春;

寄語鶯聲休便老,天涯猶有未歸人

10. [終南別業] 王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11. 涼淨風恬。

以下引自 《 普莉西拉玩味地圖

http://priscilla.bluecircus.net/archives/005028.html

「妳知道嗎?當初潘越雲唱〈浮生千山路〉時,有個小插曲。」殷正洋說,「涼盡風恬」原本歌詞是「雨盡風恬」,潘越雲當時把詞錯看成「兩盡風恬」,錄好之後她便出國了,在無法彌補的狀況下,將歌詞改成「涼盡風恬」,結果反比原來的詞要順暢。

合不合音調是一回事,把詞意的完整性破壞掉又是另一回事,歌者唱錯歌詞還硬掰,非常不可取。

12. [木蘭花] 晏殊
燕鴻過後鶯歸去,細算浮生千萬緒
長於春夢幾多時?散似秋雲無覓處。
聞琴解佩神仙侶,挽斷羅衣留不住。
勸君莫作獨醒人,爛醉花間應有數。

周庄---2009.3.7

P1020212

P1020215

春華東風真是夢,

人來南國易相思。

P1020251

P1020252

楹聯的製作,對仗、平仄當然必須講求,如

『霜後舊存文旦柚,

雨前新試武夷茶。』

『書似青山常亂疊;

燈如紅豆最相思。』

『滿院竹聲疑是雨;

半窗松影欲生雲。』

『一夜花開湖上路,

半春家在雪中山。』

『三閭大夫胡為乎至此?

 五柳先生不知何許人。』

但是對仗平整容易失之騃板,倒不如以神韻逸趣為主,

來得雋永耐讀。如:

『孤帆遠懸天色外,

隔江人在雨聲中。』

『客至莫嫌茶味淡,

山居那似世情濃。』

『相見亦無事,

不來忽憶君。』

『惜花常喜春起早,

愛山不覺住山深。』

雖然不是一字頂著另一字去對仗,卻如小品畫作一樣,

將神韻傳達出來,簡潔脫俗、清新可喜。

周庄的景色也是如此,彷彿將一位素面布裙的水鄉佳麗,

描了眼影、塗上腮紅、衣服貼上亮片、踩著高跟鞋入菜園摘菜,

不是不美,而是不搭,減損了來訪的清興。

雖然人人都說應該早個十年來訪,現在太商業化了。

倒有『怪我到遲鶴已去,恨人來早詩先傳』的意味,其實,

麗質天生,還是可以讀出脂粉底下的淳樸來,就需遊客耐心尋訪喔。

P1020229

店家小女在店前河邊玩耍。

P1020226

不知名的花卉。

P1020293

從橋身長出樹木來。

P1020232

民家暗弄長巷。

P1020253

這是富貴人家的備弄。

P1020234

轉個彎就是雙橋。

P1020241

小心別被擠下橋,河水並不乾淨。

P1020244

我看人,人亦看我。

P1020246

畫面令人發思古之幽情,現實面是怕髒污的河水損減了游(遊)興。

P1020237

遊人摩肩接踵,就像站在百貨公司的電扶梯一樣,會被人群推著走。

P1020255

避開人群,其實有比較幽僻的景點。

P1020260

周莊南湖園全福寺

P1020267

P1020268

P1020270

P1020274

有時後巷的日常起居比前街的門面冠冕堂皇,來得有意思。到你們家去,記得讓我參觀書房、廚房與儲藏室,客廳我是興趣缺缺。

P1020294

P1020292

P1020291

P1020290

P1020289

戲台對聯:「 澤曰南湖,譽滿搖城二千年;

腔稱水磨,風靡崑山六百春。」

P1020303

澤曰南湖,此處為江蘇省昆山市周庄鎮南湖。譽滿搖城二千年,周庄的春秋戰國時期地名惟「搖城」,所以稱搖城二千年,實際為2300~2500年之間,周庄稍北的張浦鎮,有良渚文化的出土區,可以上推至夏朝,距今約3300~3600年。

腔稱水磨,崑山腔又稱水磨腔,有一種傢俱,表面處理很細緻,古稱「水磨」,「水磨腔」是稱崑曲唱腔細緻猶如「水磨」。「風靡崑山六百春」自明初顧堅到現在約六百年。

P1020302

P1020304

這裡找了兩位小朋友比手畫腳來對嘴,音樂與唱腔是事先錄好播放的

(或者甚至是現成的唱片、CD?),與千燈鎮兩位老師級的,現彈現唱的蘇州評彈,

專業程度不異天壤之別。

P1020129

P1020131

P1020277

這些路邊「秋水共魚乾一色,落塵與污穢齊飛」的食物,終究不會飛入尋常百姓家,而是進入遊客的肚子裡,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