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9日 星期日

介紹梵語、巴利、漢譯三種版本的「十上經」


佛教文獻學者只要發現有不同語言版本的佛教文獻出現於世,就會露出「學如不及,猶恐失之」的心態,恨不得將這些文本生吞活剝,消化殆盡。這當中,以「法句經部類」的文本最為豐富多樣。我們有以下版本:
1. T210 《法句經》
2. T211 《法句譬喻經》
3. T212 《出曜經》
4. T213 《法集要頌經》
5. 巴利《法句經》(《小部》第二經 Dhammapada)
6. 梵文《優陀那品》Franz Bernhard 精校版 Udānavarga
7. 梵文《優陀那品》
8. 犍陀羅《法句經》John Brough 精校版
9. 犍陀羅《法句經》(split collection)
10. 波特那《法句經》(Patna Dhammapada)
11. 四種藏文翻譯版
----------
此處我們要談的是「十上經」,共有四個版本:
1. 安世高譯《長阿含十報法經》(T13)
2. T10 《長阿含10經》,竺佛念翻譯
3. 巴利《長部34經》
4. 梵文《十上經》寫本

每一部經包含 550項法數(「法數」指包含數目字的佛教術語,如三受、四果、五蘊、六入、七覺支、八正道、九眾生居、佛陀十號、牧牛十一法、十二因緣、三十六流、一百零八受、四百零四病,等等)。四個版本就要查核 2200項術語。
學者們關注的是:
甲:彼此有什麼差異?
乙:上述四個版本,哪兩個比較接近?
丙:這些相同處與不同處,代表是什麼意義?
------
https://www.academia.edu/71746008/%E5%8F%8D%E6%80%9D%E8%BE%9B%E5%B3%B6%E9%9D%9C%E5%BF%97_%E8%AA%AA%E4%B8%80%E5%88%87%E6%9C%89%E9%83%A8%E6%B3%95%E7%BE%A9_%E7%AF%A1%E5%85%A5_%E6%B3%95%E8%97%8F%E9%83%A8_%E9%95%B7%E9%98%BF%E5%90%AB%E7%B6%93_%E7%9A%84%E6%BC%A2%E8%AD%AF_%E5%8D%81%E4%B8%8A%E7%B6%93_%E4%B8%80%E6%96%87%E7%9A%84%E8%AB%96%E9%BB%9E_Notes_on_Karashima_Seishi_s_The_Sarv%C4%81stiv%C4%81dins_Encroachment_into_the_Chinese_Translation_of_the_Da%C5%9Bottara_s%C5%ABtra_in_the_D%C4%ABrgha_%C4%81gama_of_the_Dharmaguptakas_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