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3日 星期六

餵小孩吃飯

k1

本部落格《台語與佛典》原意在以早期翻譯的佛教經典(現存的佛教經典,最早是安世高翻譯的《七處三觀經》,約西元 150年,《四十二章經》的詳細年代有待查證,不過,《四十二章經》中的有些字句,已經出現在漢朝奏章裡)。

我家住在彰化市內,此地原為「半線 puann7-suann7」社,現在王田、成功嶺的地方,是「貓霧捒 ba5-vu7-sook」社,在此處有見到署名為「貓霧捒」的墓碑。基本上,如果不是半線社包含貓霧捒社,就是兩社是親密的鄰居。古地圖標示彰化市北面到大肚溪南岸的地方為「阿束社 Asok」,約在「阿夷國小」附近。彰化市有一老地名為「磺溪」,因為是當地有溫泉(日治時代有名的「八卦山溫泉」,光復後,經過幾次地震,溫泉已經消失了)。

以前,老家的父老哄小孩吃飯時,都會說 mam7, mam7-mam7,平埔語「吃」為「man, 或 kumman」,此音可能是平埔語。在原民電視台及李宗瑞老師的節目「古道蒐密」,聽見泰雅族或阿美族稱食物或吃東西為"man",目前留存的台語音,是合口音「 mam 曼m」,李壬癸教授紀錄的是開口音 man ,待查。但是,也聽過老人家說「am7」當作吃飯,這個音比較複雜,可能來自印度。

《一切經音義》卷43:「湌唵(烏感反。《字林》:『唵,啗也,謂向口唵也。以掌進食曰唵。』)。」(CBETA, T54, no. 2128, p. 596, c16)

《一切經音義》卷56:「掩面(於儼、烏感二反。《廣雅》:『掩,覆也,亦藏也。』經文作唵:一感反。唵,啗也。《埤蒼》:『唵,哈也,謂掌進食也。』唵非此義。)。」(CBETA, T54, no. 2128, p. 676, a23)

西元650年左右,住在長安的玄應,編了《一切經音義》,這本書引用了一百多本今日已經失傳的字典,上面的引文指出《字林》和《埤蒼》兩本字典說:「不用碗盤,直接把飯擺在手上吃,就叫『唵 am2』,現代台語是讀作「am7」,音調有一點差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