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華的部落格《花埕照日》是版主像「巡田水」一樣,三不五時要過去看看的網址。這兩年來累積一些想法,想和昭華參詳。
台文如果全部用「台羅、教羅」標音,問題不大,只有你稱「香蕉」為「kin1-tsiau1」或是「kim1-tsiau1」的綠豆殼大小的事。但是,如果全用漢字行文,就會有一些「事屎」。當然有一些字沒有標準寫法,無所謂對錯的問題;更何況在我自己的部落格,我就是要寫我自己的「別字」,而不寫你的「正字」,依照聯合國部落格公約建議,這是個人的自由,誰也管不著,若準你看了「礙目」,不要來看就是了。淡水河也沒加蓋子!
版主知書達禮,上通天文、下通地理,即使中間完全不懂得人情事理,至少也還了解這些規矩,所以,此處所說只是「參詳」,如果說得不中聽,就當我一個人在家裡「碎碎念」(匝匝念?踅踅念?繞繞念?)好了。
〈下淡水往事追憶〉的作者李國銘先生,我佮伊本人並無熟似,嘛從來毋捌見過面。 2000年底,已經在台灣頭的淡水寄跤十冬的我,無意佇《屏東文獻》讀著這篇文章,印象就真深。看著有人會當將故鄉彼片平洋的故事寫甲遮清楚、遮有意思,抑歡喜抑感動,開始會去注意這位轉去故鄉拍拼的少年學者,會期待伊閣紲--落來寫的物件。
「我佮伊」可以寫作「我及伊」,「及」讀作「ka3」,讀音與字義都很合適。「佮」的意思為「合」,晉朝時候的《玉篇》作「公答切,合取也。」《龍龕手鑑》作「口合反,又音『合』,聚也」,這是一個入聲字,「kap」,讀如「拆藥 thia3-io7」、「合藥 kap-io7」的「合」字。
「遮清楚、遮有意思」,如果我沒誤解文意的話,應該是「正清楚、正有意思」,正讀如「正月 tsiann1-ueh」的「正」,意思是「很、非常」(2011.9.19)。2011.9.21 仔細斟酌上下文脈,發現昭華此處「遮」字是台語「這麼」的意思,用「遮」字當然會造成問題:這個字會和「揭一支小傘遮日頭 ia5-tsit-ki1-sio2-suann3-lia1-lit-thau5」的「遮 lai1」,「相拍電 sio1-phah-ten7」。 「這麼」、「怎麼」在唐五代期間都是只有口語說法,沒有固定寫法。例如北宋《北夢瑣言》所記,前蜀王衍的詞《醉妝詞》:「者邊走,那邊走,只是尋花柳。那邊走,者邊走,莫厭金杯酒。」「者 tsia3」字用為「這」,讀音也對(「者」字的正音是「tsia2」),用「者」字會比「遮」字,音、義都來得理想。附帶一句,「不是一番寒澈骨,爭得梅花撲鼻香?」此處「爭」字和「爭奪」無關,這裡只是「怎」字,當時「這」、「怎」兩字的寫法都尚未定型。(將「這麼」寫成「遮」字,也不是全無根據,「這麼」最早是寫成「遮莫」,如唐岑參詩《原頭送范侍御》:「百尺原頭酒色殷,路旁驄馬汗斑斑;別君只有相思夢,遮莫千山與萬山。」只是一則不單用「遮」字,二則容易和「遮日避雨」混淆。)
「抑歡喜抑感動」,應該可以寫作「也歡喜也感動」,甚至是「亦歡喜亦感動」。
萬萬想袂到,才過無冬外爾,煞聽著李先生真忽然間往生的消息。2002年9月中,就像伊寫這篇文章的時仝款,嘛是菅芒花大開的季節。秋天--菅芒花--下淡水溪--李國銘,這組keyword就佇心內按呢鬥起來,差不多逐年入秋這站仔攏會去想著。
「萬萬想袂到」,其實可以用「萬萬想未到」,沒有非得用「袂」字的理由,「袂」是衣袖,白居易《長恨歌》:「風吹仙袂飄飄舉」,怕慣讀台文的人以為這句是說:「風吹仙人尚未飄飄升起」。
「煞聽著」、「閣紲--落來」,其實是同一字,似乎可以寫作「續」字。
「鬥起來」可以寫作「湊起來」。
李國銘先生的文章也是一樣,「倒岸」可以寫作「左岸」(第二段),「毋拘」可以寫作「不過」。唐詩三百首李頎〈送魏萬之京〉:「鴻雁不堪愁裡聽,雲山況是客中過」,這是一首七言律詩,押的是平韻,所以「過」字是讀「平」聲,應讀作「ko1」,用「拘」字,此字讀作「khoo1」。
======================
其實用漢字寫台文,讀來是滿腔歡喜,既鼓勵,也期許。
不過,有兩點建議:
1. 不用罕字、僻字、怪字。理由無他,將來小學生、中學生要讀我們這一代的台文時,不要加重他們的負擔,去學一些現代中國、台灣、香港、新加坡、馬來西亞,以及其他海外僑區用不著的漢字。更何況這樣的用字,是錯字、別字、白字。
2. 不要造成學生學習的錯亂。未來如果台文存活下來,學生讀台文時,不用額外去記「袂」是「未」,「倒岸」是「左岸」,「毋拘」不是「不拘」,而是「不過」。「紲落來」是「接下來」,不是「綁起來」(「紲」是綑綁、拘繫,《論語》〈公冶長〉:「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
=========================
來自一蕊花的回應: cit_lui_hoe 提到...
-
掃葉人先生:非常感謝先生提出來的建議,我會閣再斟酌,其實有的字我嘛無合意,主要是綴教育部彼套行。今仔日已經完成讀文錄音,上傳進前我才連用字的部分閣考慮、修改。對用字無夠講究,確實是我真大的欠點,人無雙重才,敬請先生海涵。
- 2011年9月21日上午12:32
=============================
版主回音: 2011 年9 月21日早上 7:32
我也是屬於「好用漢字」那一型,一來小學生訓練之後,漢字可以用來讀四書五經,佛經,寺廟籤詩,唐詩宋詞元曲,只是我「老大人,厚操煩」,擔心後一代不是讀不懂我們寫什麼(連雅堂的《雅言》寫的台語,我只懂得一半,這是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含冤受屈」,平白無故,在中小學階段還要學很多書寫時根本用不到的字。其實「台文正字」,把台語的用字「標準化」是很嚴肅的問題,不應該像「九二共識」的「一中亂表」一樣,來個「一台亂表」,同一個「台語讀音」與「字義」,各自「自由聯想」、「自由發揮」,「網路」上的文字萬一像垃圾萬年都分解不了,只是讓後人邊讀邊怨嗟!
「遮清楚、遮有意思」,如果我沒誤解文意的話,應該是「正清楚、正有意思」,正讀如「正月 tsiann1-ueh」的「正」,意思是「很、非常」(2011.9.20)。2011.9.21 仔細斟酌上下文脈,發現昭華此處「遮」字是台語「這麼」的意思,用「遮」字當然會造成問題:這個字會和「揭一支小傘遮日頭 ia5-tsit-ki1-sio2-suann3-lia1-lit-thau5」的「遮 lai1」,「相拍電 sio1-phah-ten7」。 「這麼」、「怎麼」在唐五代期間都是只有口語說法,沒有固定寫法。例如北宋《北夢瑣言》所記,前蜀王衍的詞《醉妝詞》:「者邊走,那邊走,只是尋花柳。那邊走,者邊走,莫厭金杯酒。」「者 tsia3」字用為「這」,讀音也對(「者」字的正音是「tsia2」),用「者」字會比「遮」字,音、義都來得理想。附帶一句,「不是一番寒澈骨,爭得梅花撲鼻香?」此處「爭」字和「爭奪」無關,這裡只是「怎」字,當時「這」、「怎」兩字的寫法都尚未定型。將「這麼」寫成「遮」字,也不是全無根據,「這麼」最早是寫成「遮莫」,如唐岑參詩《原頭送范侍御》:「百尺原頭酒色殷,路旁驄馬汗斑斑;別君只有相思夢,遮莫千山與萬山。」只是一則不單用「遮」字,二則容易和「遮日避雨」混淆。)
2 則留言:
掃葉人先生:非常感謝先生提出來的建議,我會閣再斟酌,其實有的字我嘛無合意,主要是綴教育部彼套行。今仔日已經完成讀文錄音,上傳進前我才連用字的部分閣考慮、修改。對用字無夠講究,確實是我真大的欠點,人無雙重才,敬請先生海涵。
版主回音:
我也是屬於「好用漢字」那一型,一來小學生訓練之後,漢字可以用來讀四書五經,佛經,寺廟籤詩,唐詩宋詞元曲,只是我「老大人,厚操煩」,擔心後一代不是讀不懂我們寫什麼(連雅堂的《雅言》寫的台語,我只懂得一半,這是很嚴重的問題),就是「含冤受屈」,平白無故,在中小學階段還要學很多書寫時根本用不到的字。其實「台文正字」,把台語的用字「標準化」是很嚴肅的問題,不應該像「九二共識」的「一中亂表」一樣,來個「一台亂表」,同一個「台語讀音」與「字義」,各自「自由聯想」、「自由發揮」,「網路」上的文字萬一像垃圾萬年都分解不了,只是讓後人邊讀邊怨嗟!
「遮清楚、遮有意思」,如果我沒誤解文意的話,應該是「正清楚、正有意思」,正讀如「正月 tsiann1-ueh」的「正」,意思是「很、非常」(2011.9.20)。
2011.9.21 仔細斟酌上下文脈,發現昭華此處「遮」字是台語「這麼」的意思,用「遮」字當然會造成問題:這個字會和「揭一支小傘遮日頭 ia5-tsit-ki1-sio2-suann3-lia1-lit-thau5」的「遮 lai1」,「相拍電 sio1-phah-ten7」。 「這麼」、「怎麼」在唐五代期間都是指有口語說法,沒有固定寫法。例如北宋《北夢瑣言》所記,前蜀王衍的詞《醉妝詞》:「者邊走,那邊走,只是尋花柳。那邊走,者邊走,莫厭金杯酒。」「者 tsia3」字用為「這」,讀音也對(「者」字的正音是「tsia2」),用「者」字會比「遮」字,音、義都來得理想。附帶一句,「不是一番寒澈骨,爭得梅花撲鼻香?」此處「爭」字和「爭奪」無關,這裡只是「怎」字,當時「這」、「怎」兩字的寫法都尚未定型。(將「這麼」寫成「遮」字,也不是全無根據,「這麼」最早是寫成「遮莫」,如唐岑參詩《原頭送范侍御》:「百尺原頭酒色殷,路旁驄馬汗斑斑;別君只有相思夢,遮莫千山與萬山。」只是一則不單用「遮」字,二則容易和「遮日避雨」混淆。)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