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月10日 星期五

台語:牛觸與彈指

9
羨君遊戲浮漚際,
笑我榮枯彈指間。---蘇東坡
------------------------------
cit_lui_hoe 提到... 2012年2月9日上午1:08
 
我從小聽到的撥算盤,都是tiak,因此壓根沒想到「觸」字。
這倒是引發我另一個耿耿於懷的問題:嘉義阿里山公路的入口,一個叫「觸口」的地方,為什麼叫「觸口」?是山在相觸嗎?那是一個平地盡頭,山忽然聳起的地方。我在高樹,發現濁口溪也很可能是「觸口」,古地圖上曾標「卓口溪」,客家話也是tak-口的音,我想應該和地勢有關,和水的清濁無關,只是不明瞭「觸口」的「觸」到底是什麼在觸(兩山相觸,還是腳沒穿鞋會觸到...)
 ==============
據我所知,台灣至少有三個地方以此為名。
一是嘉義風景區「天長地久」附近的「觸口村」,是因八掌溪在此離開山區,形成兩壁高聳峽谷地形,如兩牛對峙般即將相觸,依地形而取名(施添福. 嘉義縣(下冊). 《嘉義縣地名辭書》(卷八). 臺灣文獻館. 2008.)
一是南投埔里,這個台地(南投縣埔里鎮南村里桃南路31號 ),與埔里最古老的台地烏牛欄台地遙遙相望,古早人覺得這兩座台地,狀似「兩牛相觸」,於是「牛相觸」這個饒富農村趣味的地名就產生了!
還有宜蘭三星鄉「牛鬥」:牛鬥這個名字的由來,主要是因為位於蘭陽溪北的雪山山脈與溪南的中央山脈,二個山脊在此交會,遠觀像極了二條對峙的牛,故名牛鬥。
如我在「亦、腋」字的解說,「市(ㄕˋ)、巿(ㄈㄨˊ)」字的解說,漢字的演變十分複雜,有時在台語會發現「字」與「音」各自演化、變化的現象。我們先看《說文解字》「觸」字。
18 19
 
台語「觸 tak」(不是指「字」,而是指「音」。原始時代沒有文字,先有語言),在寫成文字的過程當中,有一個「牛」加「氐(抵)」的「牴、觝」字,這是會意兼形聲的造字方式,另有一個「觸」字為形聲字(台語「文讀」作tsiook,「語讀」作 tak,語言學家推估,「文讀」為唐音,「語讀」為漢晉音,甚至可以上溯到「周」。雖然《說文》成書於東漢中期,「从角蜀聲」是《說文》本文,「尺玉切」這個「反切法」要到南北朝(晚期?)才出現,所以不能算絕對是「漢音」,有可能是「東晉」的讀音,這和聲韻學古書《切韻》有關!)」。
唐朝的語言文字學大師「玄應法師」《一切經音義》卷12:「掁[角/牛](…下「衝燭反」。《廣雅》:「[角/牛],揬也。『屯忽反』。《字書》:『抵』,誤也。或作觕,從牛角,會意字也。《經》作『觸』,俗用)。」(CBETA, T54, no. 2128, p. 378, c15-16)

漢字的來源與定型頗為複雜。例如:

「腋」本字是「亦」,這是個「指事」的字,一個人,用兩點指其腋下,這就是「正尊」本字,但是「亦」字被借用,而且「久借不還」。於是創造「形聲字」「腋」來替代原本的「亦」字(這是「六書」裡的「假借」)。

所以台語稱「腋下」,「ke3-eh-lang5-kha1」,「eh」不是「下」,應該是「腋」,也就是「亦 ek」字,原來的台語可能是「胳腋」(其實,遠古可能只用「亦」一個單音)。「胳腋」在我們彰化是讀「kue3-e7-lang5」。

但是,一朵花說得很有道理,撥算盤(tak)和「牛相觸 gu5-sio1-tak」沒有半點關係,所以,這有可能來自「彈指」,

《一切經音義》卷36:「彈指(但難反,作拳屈頭指,以大指捻彈,令作聲)。」(CBETA, T54, no. 2128, p. 548, a7)

台語不稱「彈指 tuann5-tsi2」,而是稱「彈指 tak-tsi2」,也許算盤撥得「ti1-ti1-tak-tak」,而用「tak」來「形聲」、「擬聲」吧。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