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日 星期六

AI 自動標點



讀到 Cbeta Taiwan 推送的臉書帖(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8iAojnMuyhWYU8c2RKk295RdZmLNmXPuq2rvLtkU9N3ZxLyTzrLVEwwW74hy952Wl&id=100016840620268),可以借助「古籍酷 GJ.cool」由 AI (套裝軟體)幫一整段經文「自動標點」。
帖主一時玩心大起,試著以兩段相關聯的經文,檢驗「古籍酷 GJ.cool」自動標點的功能。
------
1. 韓國惟白法師《大藏經綱目指要錄》(C1159)
CBETA on-line 的顯示標點是:
【偈品 視者時時視。不視時亦視。不視者亦視。不現視亦視。視者視時視視。謂之諸已。見苦習盡道視時。謂之餘。見苦習盡道等。一切法義。】
帖主交由「古籍酷 GJ.cool」重新自動標點後,得到:
【偈品。視者時時視,不視時亦視,不視者亦視,不現視亦視。視者視時,視視謂之諸已見苦習盡道,視時謂之餘見苦習盡道等一切法義。】
----
2. CBETA on-line 的顯示標點是:
《阿毘曇八犍度論》卷30:「視者視時視。視謂之諸已見苦習盡道,視時視謂之諸餘見苦習盡道。彼亦見此見苦習盡道,故曰視者視時視。不視時亦視者,謂之諸餘不見苦習盡道。彼視此不見苦習盡道,故曰不視時亦視。不視者亦視,不視謂之不見苦習盡道,視謂之諸見苦習盡道,故曰不視者亦視。不視視亦視,彼見苦習盡道,此不見苦習盡道,故曰不視視亦視」(CBETA, T26, no. 1543, p. 914, c24-p. 915, a2)。
帖主交由「古籍酷 GJ.cool」重新自動標點後,得到:
【視者視時視,視謂之諸已見苦習盡道,視時視謂之諸餘見苦習盡道,彼亦見此見苦習盡道,故曰:視者視時視。不視時亦視者,謂之諸餘不見苦習盡道,彼視此不見苦習盡道,故曰:不視時亦視。不視者亦視,不視謂之不見苦習盡道。視謂之諸見苦習盡道,故曰:不視者亦視,不視視亦視,彼見苦習盡道,此不見苦習盡道,故曰:不視視亦視。】
帖主的標點為:

「視者視時視」,「視」謂之諸已見苦習盡道。「視時視」謂之諸餘見苦習盡道,彼亦見此見苦習盡道。故曰「視者視時視」。
「不視時亦視」者,謂之諸餘不見苦習盡道,彼視此不見苦習盡道。故曰「不視時亦視」。
「不視者亦視」,「不視」謂之不見苦習盡道;「視」謂之諸見苦習盡道。故曰「不視者亦視」。
「不視視亦視」,彼見苦習盡道,此不見苦習盡道。故曰「不視視亦視」。】
依照漢巴對應偈頌,此頌闡述的經義為「已見『四聖諦』的人能觀見『已見者』與『不見者』,不見『四聖諦』的人不能觀見『已見者』與『不見者』。」 前半偈談「已見者」,後半偈談「不見者」。
----
回到惟白法師《大藏經綱目指要錄》的標點:
【偈品 視者時時視。不視時亦視。不視者亦視。不現視亦視。視者視時視視。謂之諸已。見苦習盡道視時。謂之餘。見苦習盡道等。一切法義。】
應作:
【〈偈品〉:「視者視時視,不視時亦視;不視者亦視,不視視亦視。」
「視者視時視」,「視」,謂之諸已見苦習盡道。視時(視)。謂之「餘見苦習盡道等一切法義」。】
-----
我曾經幫一位外國學者校讀論文,他在論文中的一小段談到某幾個字的中古音,我建議他不要碰觸這個議題。雖然他引高本漢、蒲立本標註的古音,但是,
1. 他讀不出來這個音
2. 他毫無能力判斷「標音」的對錯。
所以碰觸這一議題完全沒意義。   
  雖然他爭辯這是國際學術認可的「中古漢字讀音」,最後還是把這一段刪去。(我也不認為高本漢、蒲立本標註的古音就能反應實情,頂多是一種外國人對古代漢字讀音的推測罷了)。
我也曾批評新竹市的路標,認得路的不需要此指示方向的路標;不認識路的人遵循此一路標,或者到不了目的地,或者繞了一大圈冤枉路。
想依靠「古籍酷 GJ.cool」的自動標點功能,恐怕也是跟遵循新竹市路標去找天公壇一樣。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