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支部1.297經》有十隨念(anussati),依次編號如下
1. 佛 Buddha2. 法 Dhamma
3. 僧 saṅgha
4. 戒 sīla
5. 施 cāga
6. 天 devata
7. 安般 ānāpāna
8. 死 maraṇa
9. 身 kāyagata
10. 止息(涅槃) upasama
-------
《增一阿含經》〈十念品 2〉與〈廣演品 3〉呈現「十念」的次序為:
1. 佛
2. 法
3. 眾(僧)
4. 戒
5. 施
6. 天
7. 休息
8. 安般
9. 身
10. 死
---------
我們很容易發現,《增一阿含經》〈十念品 2〉與〈廣演品 3〉在巴利《增支部1.297經》的次序,「6. 天 devata」、「7. 安般 ānāpāna」之間,出現了「念休息」,漢譯解釋「念休息」為:
《增壹阿含3.7經》:「若有比丘正身正意,結跏趺坐,繫念在前,無有他想,專精念休息。所謂休息者,心意想息,志性詳諦,亦無卒暴,恒專一心,意樂閑居,常求方便,入三昧定。常念不貪,勝[2]光上達。」(CBETA, T02, no. 125, p. 556, a4-8),[2]光=先【宋】【元】【明】【聖】。
《增壹阿含3.7經》的「念休息」主旨似乎在「正身正意,結跏趺坐;心意想息,入三昧定」。
如果漢、巴經文中「十念」的內容相同的話,漢譯「念休息」就相當於巴利「10. 念止息(涅槃) upasama」。莊春江老師的註解為:【「寂靜隨念」(upasamānussati),菩提比丘長老英譯為「平靜的回憶」(Recollection of peace)。按:《滿足希求》說,這是關於寂靜被生起的隨念(Upasamaṃ ārabbha uppannā anussati, AN.1.297)。】
三界智尊者 Ñāṇatiloka Mahāthera 解釋為【憶念涅槃的寂靜 recollection of the peace of Nibbāna】。
應以巴利註釋為合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