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6日 星期四

漢譯《增一阿含經》(T125)的「十念」之「念天」 6/10


接續上五帖「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我們繼續閱讀唐西明寺沙門道世《法苑珠林》引《增一阿含經》之「念天」。
《法苑珠林》卷34:
「第六『念天』者,謂專精念天身口意淨,不造穢行。戒行成身,身放光明,無所不照;成彼天身,善業果報。成彼天身,眾行具足。除諸亂想,自致涅槃。不離天念,便獲功德。是名念天。」(CBETA, T53, no. 2122, p. 549, a18-21)。
《增一阿含2.6經》的原文如下: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便成神通,去眾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云何為一法?所謂『念天』,當善修行,當廣演布,便成神通,去眾亂想,逮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當修行一法,當廣布一法。如是,諸比丘!當作是學。』」(CBETA, T02, no. 125, p. 553, a21-25)。
《增壹阿含3.6經》:「專精念天。身、口、意淨,不造穢行,行戒成身;身放光明,無所不照,成彼天身;善果報,成彼天身;眾行具足,乃成天身。如是,諸比丘!名曰念天,便得具足,成大果報,諸善普至,得甘露味,至無為處,便成神通,除諸亂想,獲沙門果,自致涅槃。是故,諸比丘!常當思惟,不離天念,便當獲此諸善功德。」(CBETA, T02, no. 125, p. 555, c11-17)。
--------
「念天」為「devatānussati(f.) 天隨念, 念天」。
--------
帖主按語:
《增壹阿含3.6經》與《法苑珠林》的敘述比《增壹阿含2.6經》精確,詳細應如《增支部610經》的敘述:
雖然包含很多&nbsp;</div><div>3. Brahms 布拉姆斯(德國姓氏)</div><div>
聖弟子隨念自己與諸天的信、戒、聞、施、慧時,那時,他的心既不被貪、瞋、癡纏縛;那時,依於諸天,他的心是質直的。又,心質直的聖弟子得義的信受、得法的信受、得伴隨法的欣悅。此喜悅者生喜,此生喜者之身變得輕安,身輕安者感受樂;對有樂者,心入定。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