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1日 星期六

澳洲教授馬克艾隆 Mark Allon 逛新竹市




大年初一午餐,福嚴佛學院長長慈法師宴請兩位澳洲佛教學者 Dr. Mark Allon 和 Dr. Chiara Neri,澳洲教授馬克艾隆是長慈法師的博士導師。帖主「紅拱腮、白目眉」忝居陪客,一起在竹北的菓善堂用餐,照片中僅出現一半的菜色,另有四、五道菜陸續上桌,相當澎湃豐盛。結果,馬克艾隆堅持付帳,反倒成為讓他請客了。
一早十點,我先到新竹市國賓大飯店接他們夫妻兩位,在看完旅館新正的舞獅陣仗之後,前往城隍廟。我介紹漢人習俗,有堅固的牆環繞為「城」,城外有河以利守備為「湟、隍」,所以「城隍」為整座「城池」的統稱,日間有「知府、市長」管理,夜間則歸「城隍爺」督導。雖然,整座廟宇香煙瀰漫,近乎戕害心肺的程度,不過,兩位教授頗有冒險犯難的精神,堅持看所有的塑像、雕像:城隍爺、文武判、黑白司、謝必安與范無救、註生娘娘等等。
他們對於漢人信仰白天遭受冤屈,訴諸夜間的「城隍爺」取回人間的正義,特別感興趣。
將近十一點時,我們到麗池公園旁的年貨大街兼假日花市,教授買了一瓶白甘蔗汁與紫色項鍊,也遠觀鵝鴨「嘎嘎啼叫」,混著鞭炮聲,一副太平人間的喧鬧景象。
當然,不能免俗,我致贈一方「澄懷」的壽山石印章,作為新年紀念品;也順道問了一道佛學問題。
所謂「獅子搏兔,需用全力」,兩位教授彼此激烈地討論起來。
這個題目可以輕輕撥過,也可以入理深談。題目是這樣子的:
----
這是一組關於 Dhp 389 與 Uv 33.6 的題組,等兩位教授確認答案之後,再將問與答公布。
----
席上我另外問了兩個問題:
1. 在佛學研究的各個「子領域」當中,兩位認為台灣學者與中國學者的差別是什麼?(教授先在北京大學演講之後,才來台灣講學。)
2. 身為佛學期刊審稿人及碩士導師、博士導師,如何辨別一篇論文是研究成果、還是 OpenAI 的輸出?

就「問題一」而言,台灣學者顯然今後會陸續在下列領域落後:藏學研究、藏傳佛教研究、梵文寫本研究、敦煌學研究、禪宗史研究、大藏經版本學、佛教考古學、漢譯佛典文獻學等等研究。
其他則目前很難看出優劣,如:佛教因明學、大乘佛教的起源、佛教思想史、中論學、唯識學、如來藏(佛性論)、阿含學、漢巴比較研究、巴利文獻、印度佛教思想史、阿毘達磨研究。
就「問題二」而言,目前 Open AI(或 DeepSeek)在漢語佛教方面仍然十分幼稚而粗淺,但是,此一現象應該維持不了太久。目前,較有效的方式仍然倚賴口試。在某些「口試」無法實施的情境之下,這一辨別方法對審稿者與期刊編輯仍然是一大挑戰!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