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23日 星期日

五人於覺眠


以下部分引自部落格《我們正趨向神祕主義》〈Dhp. 103 vs. Utt. 9.34〉
感謝 Guobing 引導我注意到耆那教《古仙人書 Isibhāsiyāiṃ 》的一些偈頌與經典,沒有他的貼文介紹,沒有他的費心翻譯,我就不可能知道耆那教與佛教相同或類似的經文,也無法注意到耆那教和佛教共有的一些偈頌。閱讀了他的介紹,讓我對一些佛教經典增加了一些背景資料的了解。

Bingxiu Guo at October 6, 2010 12:04 PM
Isibhāsiyāiṃ
panca jāgarao suttā, | panca suttassa jāgarā /
pancahiṃ rayam ādiyati, | pancahiṃ ca rayaṃ ṭhae
||2||

而在佛教的《相應部》中,世尊也回應了幾乎一模一樣的答覆:
Pañca jāgarataṃ suttā, pañca suttesu jāgarā;
Pañcabhi rajamādeti, pañcabhi parisujjhatī’’(SN. 1.6 Jāgarasuttaṃ)

《雜阿含1003經》作:「五人於覺眠,五人於眠覺,五人取於垢,五人得清淨。」
依據Sagarmal Jain的摘要,之後Vaddhamāṇa開始介紹哪些會造成業物質的漏入及如何遮止。
如:耳朵聽到愉悅或不愉悅的聲音,
對愉悅的聲音不該貪染,對不愉悅的聲音也不該嫌惡等等。
另一有趣現象是,Sagarmal Jain在介紹經文中一再以「soul」指稱經中陳述對象,
如「when the five senses are awake the soul sleeps and
when these five sleep soul is awake」,
但該對應之偈子其實根本未曾提及任何與「soul」有關的字眼,
這也讓我好奇初期耆那教聖典倒底是如何詮釋「soul」,
或這樣的概念其實是後期論師才建立起來的?

Yifertw at 2010.10.7

我在上文提到漢譯不是這樣的回答,我仔細考量一下耆那教經典(Isibhāsiyāṃ 29.1 & 29.2)的兩首偈頌,認為這是編輯在一起的兩首偈頌,彼此不一定要有問答的關係。

Guobing at October 9, 2010 11:51 PM
關於Isibhāsiyāiṃ 29.2的翻譯,我手邊僅有Kalanath Shastri and Dinesh Chandra Sharma的英譯版本,該英譯作:
The five senses of a vigilant and tranquil saint are
dormant and those of a morally indolent and
physically aroused saint active.
A non-vigilant saint engages his senses to karmic
ingestion while a vigilant saint harnesses these
senses to the purgation of karmas.
經文中的「panca」被解作「五根(five senses)」,這部分由後續
經文的陳述可得到支持,因為後面幾個偈子(29.3~29.12)便開始解釋
「耳(sota)、眼(cakkhu)、鼻(ghāṇa)、舌(jibbha)、身
(taya)」在遇上美好的、不美好的事物時,是不該貪染或是嫌惡的,
否則便會造成業的漏入;而智者們因為不會去執取這些,所以才能遮止諸
流(evaṃ soe pihijjati)。
也因此學長在文章中認為Isibhāsiyāṃ 29.1 & 29.2「是編輯在一起
的兩首偈頌,彼此不一定要有問答的關係」的觀點,由該章後續的回應來
看,Vaddhamāṇa反而是解釋得很詳盡吧。
=====以上為討論此經的因緣=====
巴利《相應部 1.6經》(SN. 1.6 Jāgarasuttaṃ)
Pañca jāgarataṃ suttā, pañca suttesu jāgarā;
Pañcabhi rajamādeti, pañcabhi parisujjhatī’

長老菩提比丘的翻譯是:
Five are asleep when (others) are awake,
Five are awake when (others) sleep,
By five things one gather dust,
By five things one is purified.

當別的是醒著時,有五是睡著的;
當別的是睡著時,有五是醒著的;
經由五,人惹塵埃;
經由五,人得清淨。

巴利《相應部 1.6經》偈頌中的「五」,兩部漢譯的經典對同一首問偈:

《雜阿含1003經》「幾人於覺眠?幾人於眠覺?幾人取塵垢?幾人得清淨?」

《別譯雜阿含141經》「誰於睡名寤?誰於寤名睡?云何染塵垢?云何得清淨?」
《雜阿含1003經》是作「五人」解釋。《別譯雜阿含141經》則分別作「五戒、五惡、五蓋、五分身」解釋。

《雜阿含1003經》卷36:「世尊說偈答言:『
「五人於覺眠, 五人於眠覺,
五人取於垢, 五人得清淨。』」(CBETA, T02, no. 99, p. 263, a6-8)
《別譯雜阿含141經》卷8:「佛以偈答言:『
「若持五戒者, 雖睡名為寤。
若造五惡者, 雖寤名為睡。
若為五蓋覆, 名為染塵垢。
無學五分身, 清淨離塵垢。』」(CBETA, T02, no. 100, p. 428, a3-7)

長老菩提比丘在註解中提到:
覺音論師的註解為「當五根醒著時,則五蓋睡著;當五蓋睡著時,則五根醒著。」但是,這樣的解釋前後兩句是重複的意思,如果改成『當五根睡著時,則五蓋醒著;當五蓋睡著時,則五根醒著』,接下來的解釋為『五蓋令人惹塵埃;五根令人清淨。』」這裡五根的意思是「信、精進、念、定、慧」。

《雜阿含1003經》的翻譯讓人霧裡看花,不解其意。《別譯雜阿含141經》則只有「若為五蓋覆,名為染塵垢」與巴利註釋書相同,但是這也出現一個問題:「後代註釋書的東西,你為什麼收到『經』裡面去,難道你有偷偷增改了『經』的內容?你為什麼要做如此不智的舉動去狂妄地竄改佛語?」

我們再回來看 Guobing 提供的「耆那教版的說法」:
經文中的 pañca」被解作「五根(five senses)」,這部分由後續經文的陳述可得到支持,因為後面幾個偈子(29.3~29.12)便開始解釋「耳(sota)、眼(cakkhu)、鼻(ghāṇa)、舌(jibbha)、身 (taya)」在遇上美好的、不美好的事物時,是不該貪染或是嫌惡的,否則便會造成業的漏入;而智者們因為不會去執取這些,所以才能遮止諸流(evaṃ soe pihijjati)。

《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卷10:「
『五覺及眠寐,五眠寐及覺;有五受塵垢,五是清淨行。』
『五覺及眠寐』者,五邪見睡眠、五根興寤。『五眠寐及覺』者,五根睡眠,五邪見覺寤。『有五受塵垢』者,五見也。『是五清淨行』者,五根也,如是五身結力結念處所,下分中禪數,上分中解脫,入阿那含凡夫人。」(CBETA, T28, no. 1549, p. 801, a16-22)。

這裡五根的意思是「信、精進、念、定、慧」。
可以看見《尊婆須蜜菩薩所集論》的北傳註解,仍然與覺音論師的巴利註釋書傳統的解釋完全相符,反而與《雜阿含1003經》和《別譯雜阿含141經》不同。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