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們採取上一帖「框架 template」的視角,《中阿含133經》「優婆離經」與對應經典《中部56經》(MN 56. Upāli sutta) 的重點是「百讚頌」,而非妙趣橫生的故事:「家主優婆離改宗佛教,導致耆那教主尼犍子嘔血而死」。
現存「百讚頌」有漢譯、巴利與梵文三個版本。在介紹「百讚頌」之前,我們先簡介一下對世尊的「稱號、尊號」。
-----
除了列舉「佛陀十號」時之外,阿含、尼柯耶的「開卷定型句」極少稱世尊為「佛 Buddha」,絕大多數是稱「世尊 Bhagavā」。
具有思辨精神的讀者很快會對上一句子提出異議:「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的文句處處可見,多到不可勝數,怎會有「極少稱世尊為佛」的說詞?
這是因為漢譯「如是我聞,一時佛在...」的漢巴對應文句,都是「Evaṃ me sutaṃ, ekaṃ samayaṃ bhagavā sāvatthiyaṃ viharati jetavane anāthapiṇḍikassa ārāme.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於舍衛國(國,古義為「都城、首都」)祇陀太子林園中的給孤獨長者(建立的)僧舍園林」,翻譯作「如是我聞,一時佛住祇樹給孤獨園」是「順古」,也就是,引用古來習以為常的開經定型的敘述,不再重翻。其實,除了大乘經典尚未普查之外,梵、巴、漢、犍陀羅的「阿含、尼柯耶」類寫卷,在「序分」並未曾出現「佛」字。
我們以《中阿含4經,水喻經》為例:
「我聞如是,一時佛遊舍衛國,在勝林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
佛說如是,彼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巴利經文,除了中間『....』之外的文字都未出現,既無佛字,也未提到世尊。
我們再舉一例,漢譯、巴利與梵文均有存世版本的《十上經》。
《長阿含10經》:「如是我聞,一時佛遊鴦伽國,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
巴利《長部34經》:「Evaṃ me sutaṃ, ekaṃ samayaṃ bhagavā campāyaṃ viharati gaggarāya pokkharaṇiyā tīre mahatā bhikkhusaṅghena saddhiṃ pañcamattehi bhikkhusatehi. 如是我聞,一時世尊住瞻波城(鴦伽國首都)伽伽羅蓮花池岸邊,與大約五百位比丘的大僧團(共住)。」
梵文《十上經》卷首殘缺:「Evaṃ maya śrutam, ekasmin samaye...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