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10日 星期日

書房夜話 19:「異讀」和「死校」



  「異讀」是指同一份文獻在不同的寫本或雕刻本之間出現了不同的用字。此一概念也可以用在「口誦傳承」的背誦文本上,不同的背誦者在相對的位置背誦了不同的用字。
  例如巴利《法句經》第一頌:

Manopubbaṅgamā dhammā,

manoseṭṭhā manomayā;

Manasā ce paduṭṭhena,

bhāsati vā karoti vā;

Tato naṃ dukkhamanveti,

cakkaṃva vahato padaṃ.

第二句 "manoseṭṭhā manomayā 心為主導,為心所造",在其他版本(犍陀羅語本、梵文本、波特那本)是 "manoseṭṭhā manojavā 心為主導,為心所驅使"。從漢譯《法句經》來看,也是和巴利本不同。大部分學者認為:巴利《法句經》在此字是背誦出錯了。
   又如《中阿含163經》卷42〈根本分別品 2〉:「三十六刀」(CBETA, T01, no. 26, p. 692, c1)。
   巴利對應經文為 "Chattiṃsa sattapādā"。
  《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卷139 作:「三十六師句」(CBETA, T27, no. 1545, p. 718, a25)。
  所以知道「三十六刀」應作「三十六句」,草書的「句」字被誤認作「刀」字。
-------
  依照《大正藏》的「體例」,編纂者是採用「純粹顯示差異而不評斷正誤」的方式,學術上(「校勘學」上)稱這種方法為「死校」,

(「死校」這一詞彙並無貶意,意思是「騃板的校對方法」,「完全反映差異而不評斷的校對方法」;有些學者認為必須遵循「死校」來刊印古籍。)

  台灣有些《新編大藏經》的主事者被此詞激怒,其實大可不必有此情緒反應。
   古代「漢學」面對「異讀」有兩大派別的處理方法:
  第一種是「死校」,這是主流意見;
  第二種是「編者在校勘註記判定某一版本的用字為正確或合適」。
  第二種方式雖不是主流,採用此方法的學者不多;但是這種方式對初學者比較有助益。
  另外,有一種現象,是面對「異讀」的錯誤方法,是直接改正而加註記,或者甚至是不加註記;這是不符學術規範,為學者所禁止。「校勘家」認為「本文」混用兩種以上版本的書籍為「百衲本」,這三個字是「貶詞」。
  我們在印順導師《雜阿含經論會編》和佛光版《雜阿含經》都可以見到第二種方法和第三種不恰當的方式。 以下舉例說明:
-------
1. 《雜阿含278經》卷11:「有退、不退法、六觸入處」(CBETA, T02, no. 99, p. 76, a4-5)。《會編》經文作「有退,不退法,六勝入處」,於註解說:(「六勝入處」,原本作「六觸入處」,今依下文及『相應部』改。)
  這是直接改掉「底版」的用字,再加註解。屬於第三種方法。 佛光版《雜阿含278經》維持原文,再於註解說明此處「六觸入處」應作「六勝入處」。屬於第二種方法。
2. 《雜阿含344經》卷14:「謂三病:欲病、有病、無明病。」(CBETA, T02, no. 99, p. 94, c18-19)。
  《會編》經文將此段的「病」字都改作「漏」字,於註解說:(「漏」,原本誤作「病」,依『正見經』及『論』。以下例)。 這是直接改掉「底版」的用字,再加註解。屬於第三種方法。
   佛光版《雜阿含278經》維持原文,未作任何說明。
3. 《雜阿含2經》卷1:「[3]色無常如實知」(CBETA, T02, no. 99, p. 1, a18)。[3](觀)+色【宋】【元】【明】。
   《會編》直接作「觀色無常如實知」,未加任何說明。
  佛光版《雜阿含2經》也「觀色無常如實知」,但是註明為依照【宋】【元】【明】異讀更改。
------
   以下我們舉一個在異讀之中作判斷的例子。
  《雜阿含263經》卷10:「不能隨時蔭[10]餾,消息冷暖」(CBETA, T02, no. 99, p. 67, b1-2)。[10]餾=留【宋】,=鷚【元】【明】*。
  《大正藏》顯示「蔭餾」兩字,「宋思溪藏」作「蔭留」,「元普寧藏」與「明嘉興藏」作「蔭鷚」。
  《會編》直接改作「蔭卵」,並且解說:(「卵」原本作「餾」,宋本作「留」,元本等作「鷚」,義均難通。經說「伏雞」、「蔭餾」,乃雞母孵卵之喻,「蔭餾」應為「蔭卵」之誤。卵與留之[留-田],字形相似,宋本乃誤作「留」,義不可通,乃改為「餾」為「鷚」。若改為「卵」,則「隨時蔭卵,消息冷暖」,文義了然。今改「卵」,下例此)。
-----
  帖主按語:
  校勘的原則是「可改、可不改」時,應維持底本原文,而不作增刪、改字。經文「消息冷暖」,根據《齊民要術》(西元538年左右)一書,「消息」意為「斟酌、增減」。所以「消息冷暖」就是「冷時增加溫度,暖時減低溫度」,如何做到這點呢?就是「隨時蔭餾」,過熱時讓其陰涼,太冷時「餾之始熱」。
  《說文》大徐本作「餾,飯氣蒸也」。段注引郭璞《爾雅註》說「一蒸為饙,再蒸為餾」。《一切經音義》:「熱饙(…《詩傳》云:『饙,餾也。』《尒雅》云:『饙,餾捻也。』《字書》云:『蒸米也。』」
  所以,有可能南北朝時期以「再三溫熱、蒸炊」為「餾」,也就符合「蔭使冷、餾使熱」的文意。所以「餾」這個字是可以保留,而無須改作「卵」字。

  今日台語日常對話仍然用「一蒸為饙,再蒸為餾」。以台灣教育部台羅標音來顯示:

「饙」,台語讀音為「bun7」,

「餾」,台語讀音為「liu7」 。

台語諺語:「三日無餾,就爬上樹 sann1-lit-bo5-liu7, to7-peh-tsiun7-tshiu7」,意思是:「不常溫習,就會生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