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8日 星期二

論文簡介 5-3:介紹榎本文雄 Fumio Enomoto 論文〈關於漢譯阿含的原來文本的形成〉"On the Formation of the Original Texts of the Chinese Āgamas" -- 3/5



榎本文雄在本篇論文提到「水野弘元教授主張現存《中阿含經》和《增一阿含經》為同一人所翻譯,只是並存『曇摩難提』與『僧伽提婆』兩說」。榎本文雄以下列兩種理由反對「同一人所翻譯」的主張:
  1. 如為曇摩難提所譯,則兩經應同屬一部派,使用同一原稿語言。
  2. 同一事件的敘述,兩經應該內容相同。
榎本文雄的論文非常簡略,引例簡約,很難回溯他的立論根據。似乎他以某些專有名詞的音譯彼此不同,作為「原稿語言」不同的依據。這樣的理由不夠充分,因為此處還需考慮「一詞多譯」的議題。
帖主承認,榎本文雄所提示的「同一事件的敘述應該內容相同」,是一個重要的線索。
---------
榎本文雄在 20頁 9-11行,主張「《中阿含經》和《增一阿含經》同為僧伽提婆所翻譯,其實,此一主張很容易質疑。請回顧上一貼文的解釋。
布頓(藏文《布頓佛教史》作者)提到「說一切有部的佛典語言是梵文」。其實,這樣的敘述恐怕大有問題。當然,十到十一世紀時,見到的「說一切有部文獻」是梵文,但是這不代表他們早在西元二到七世紀之間就使用梵文。
榎本文雄接著指出,封興伯(Oskar von Hinueber)在一篇 1982年發表的論文,指出「漢譯《中阿含經》的『文本』是以佉盧字母書寫的犍陀羅語」。
他以《中阿含33經》「尊者阿攝貝」為例,認為是犍陀羅語的特色,梵文 aśvajit ,犍陀羅語「sp」與「śv」相對應,而梵語的「jit」在犍陀羅語常作「it」。所以此一「阿攝貝」的譯語反映原來文本為「犍陀羅語」的特色。
帖主認為此一字例並不恰當。
《中阿含195經》:「一名阿濕貝」(CBETA, T01, no. 26, p. 749, c12)。
這位翻譯作「阿濕貝」的比丘,對應經典作「Assaji」。在「宋、元、明藏」是作「阿濕具」,「貝」、「具」兩字在古代寫本經常抄寫訛誤,所以不足以證明是來自犍陀羅語。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