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6日 星期日

書房夜話 204-1:先有偈頌,還是先有長行(散文)?


------------
印順導師對於《雜阿含經》與《相應部》的原型提出不同的見解。
  1. 先有偈頌,長行(散文)文體在後。也就是《相應部》的現貌,〈有偈品〉排於第一篇。
  2. 先有長行(散文),偈頌文體在後。也就是T99 《雜阿含經》的現貌,〈八眾誦〉排於最後的篇章。
  3. 《雜阿含經》與《相應部》各有獨立的傳承,無法評判哪一種先後才是「最原始的架構」。
歐美與西方學者傾向第一說,印順導師傾向第二說,第三說則是「多文本起源」的假設。
帖主在下一篇論文提示另一種現象,對於單獨的一篇經文考慮其「先有偈頌,還是先有長行(散文)?」的議題:對於此一組「對應經典」
  1. 先有偈頌,後起的經典因翻譯失誤,將偈頌翻譯成長行(散文)。
  2. 先有長行(散文),後起的經典因未能確認的原因,將長行(散文)的內容改編為偈頌文體。此一狀況,也有可能出自翻譯失誤。
  3. 《雜阿含經》與《相應部》各有獨立的傳承,無法評判哪一種文體才是「最原始的架構」。

在T99《雜阿含經》、T100《別譯雜阿含經》與巴利《相應部》的對應經典之間,有不少例子顯示,在 A 為偈頌,在 B, C 則為長行(散文)的錯落情況。以下帖主舉例說明:
  1. 《雜阿含64經》:「爾時世尊歎優陀那偈:『法無有吾我,亦復無我所;我既非當有,我所何由生?比丘解脫此,則斷下分結。」(CBETA, T02, no. 99, p. 16, c6-10)。《相應部22.55經》:「Evaṃ vutte, aññataro bhikkhu bhagavantaṃ etadavoca – ‘‘yathā kathaṃ pana, bhante, ‘no cassaṃ, no ca me siyā, nābhavissa, na me bhavissatī’ti – evaṃ adhimuccamāno bhikkhu chindeyya orambhāgiyāni saṃyojanānī’’ti?」。莊春江老師翻譯為:「在那裡,世尊自說優陀那: 『那會非有,那會非我所;那必將非有,那必將非我所。』當這樣勝解時,比丘能斷下分結。」整首優陀那為六句。元亨寺《相應部22.55經》:「非我非我所,應無我我所,若如是勝解,則斷下分結」(CBETA, N15, no. 6, p. 82, a11-14 // PTS. S. 3. 55 - PTS. S. 3. 56)。其實整首優陀那僅有「no cassaṃ, no ca me siyā, nābhavissa, na me bhavissati. 那會非有,那會非我所;那必將非有,那必將非我所」,後面的「evaṃ adhimuccamāno bhikkhu chindeyya orambhāgiyāni saṃyojanāni 當這樣勝解時,比丘能斷下分結」不是此首優陀那。
  2. 《雜阿含1268經》:「佛告天子:『愛喜滅盡,我心解脫;心解脫已,故知一切眾生所著、所集,決定解脫、廣解脫、極廣解脫。』」(CBETA, T02, no. 99, p. 348, c2-4)。《別譯雜阿含179經》:「佛復告言:『我盡觀見有,汝天當知,今我之心得善解脫,得解脫故,能知眾生之所縛著,得解脫、盡解脫、淨解脫,亦悉知之。』」(CBETA, T02, no. 100, p. 438, c4-6)。元亨寺《相應部1.2經》翻譯為偈頌:「(世尊:)有喜之滅盡,亦盡想與識,受滅皆寂靜,友我之如是,知眾生解脫,令解脫遠離。」(CBETA, N13, no. 6, p. 3, a1-3 // PTS. S. 1. 2)。莊春江老師翻譯為「長行」:「以有之歡喜的遍盡、以想與識的滅盡、以受的滅與寂靜,朋友!這樣,我知道眾生的解脫、能被解脫、遠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