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6日 星期日

書房夜話 203:《雜阿含288經》

《雜阿含288經》:「然彼名色緣識生,而今復言名色緣識,此義云何?」
此經的對應經典為《相應部12.67經》,對應經文為:「緣名色而有識,緣識而有名色」(CBETA, N14, no. 6, p. 135, a2-3 // PTS. S. 2. 114)。
所以,上述的《雜阿含288經》應該是:「然彼名色緣識生,而今復言識緣名色,此義云何?」
接下來的經文才會說,這是互相依存的關係:

「今當說譬,如智者因譬得解。譬如三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而得竪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轉相依,而得竪立,識緣名色亦復如是。展轉相依,而得生長。」(CBETA, T02, no. 99, p. 81, b4-8)

此段經文, 《相應部12.67經》為:

「學友!如果拉開那(兩把)蘆葦之一,另一束會倒下;如果拉開另一束蘆葦,(這)一束會倒下。同樣的,學友!以名色而識滅;以識滅而名色滅,以名色滅而六處滅;以六處滅而觸滅……(中略)這樣是這整個苦蘊的滅。」 (莊春江老師翻譯)

溫宗堃老師和我都主張:上述的《雜阿含288經》應該是「譬如二蘆立於空地,展轉相依,而得竪立,若去其一,二亦不立,若去其二,一亦不立,展轉相依,而得竪立。」
當然,也可以將「識、名、色」當作三束蘆葦。但是因為「名色」與「識」輾轉相生,而不是「名」、「色」與「識」輾轉相生,所以還是「兩束蘆葦」較為合理。
也因此說,有一古義是「名色」不含「識」。
菩提比丘在台講法時,有一次與四種交換意見,無意間接觸到「名色」的定義,我說:「巴利古義,『名色』為『色、受;想、行』,而未包含『識』。」對方不同意,認為「,『名色』為『色、受;想、行、識』,這是『佛學常識』。」我就未繼續爭論,安靜聽講。
隔天有人當眾跟菩提比丘提問,請長老評理。菩提比丘肯定地回答,有些巴利經文確實是說明「名色」為「色、受;想、行」,而未包含「識」。
-------------

整體而言,「名色」是否含「識」,依照每一部經的經文脈絡而定。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