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8月16日 星期日

書房夜話 196:辛島靜志談古譯經典


--------------
在辛嶋靜志於政治大學的第一場演講「犍陀羅語與大乘佛教」裡,他提到大乘經典傳播的三個結論(影片51:00 處):
  1. 初期大乘不是通過梵語,而是通過口語傳承的。
  2. 初期大乘經典的傳承不是寫成文字,而是靠口語傳誦。
  3. 初期大乘經典是不斷變遷的(不是指「不斷進化」。)
關於第三項「初期大乘經典是不斷變遷的」,辛島靜志說,有些學者拿支婁迦讖在西元 179年翻譯的《道行般若經》與十一世紀的般若經寫本比較,而主張「支婁迦讖只翻譯『全本』的一部分」、「他漏譯了一兩句」、「他不懂字義而翻譯失誤」等等;這些都是不恰當的。
因為,有時候是後代版本的變遷,時間過了八百年之後,可能發生很大的面貌變遷。
例如:
《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卷1:「其國中悉諸菩薩、阿羅漢,無有婦女,壽命極壽,壽亦無央數劫。女人往生者則化生,皆作男子。
但有菩薩、阿羅漢無央數,悉皆洞視徹聽——悉遙相見、遙相瞻望、遙相聞語聲——悉皆求道善者,同一種類無有異人也。其諸菩薩、阿羅漢,面目皆端正,清潔絕好,悉同一色,無有偏醜惡者。諸菩薩、阿羅漢皆才猛黠慧。其所衣服,皆衣自然之衣。都心中所念常念道德,其所欲語言便皆豫相知意,其所念言道,常說正事。」(CBETA, T12, no. 361, p. 283, a19-29)
這就是說,西元 180年左右支婁迦讖翻譯的《佛說無量清淨平等覺經》,這裡提到無量清淨佛(「阿彌陀佛」的最早譯名)的西方極樂世界有「菩薩、阿羅漢」往生其處。
但是西元 220年左右三國時代的康僧鎧所譯的T360《佛說無量壽經》並未提到彼處有「阿羅漢」。
王日休所輯的T364《佛說大阿彌陀經》僅提到「未得阿羅漢者,得阿羅漢」,
鳩摩羅什於西元 415年左右翻譯的《佛說阿彌陀經》提到「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非是算數之所能知;諸菩薩,亦復如是。舍利弗!彼佛國土,成就如是功德莊嚴。
又舍利弗!極樂國土眾生生者,皆是阿鞞跋致。其中多有一生補處,其數甚多,非是算數所能知之,但可以無量無邊阿僧祇劫說。」(CBETA, T12, no. 366, p. 347, b1-7)
即使T366《佛說阿彌陀經》提到「彼佛有無量無邊聲聞弟子,皆阿羅漢」,這些阿羅漢到底是「成了阿羅漢再往生阿彌陀佛佛土」,還是「到了阿彌陀佛佛土才成了阿羅漢」,都是個謎。
如果是「已成阿羅漢再往生阿彌陀佛佛土」,阿羅漢「生已盡,所作已辦,不受後有」,要怎樣去彼佛土呢?
如果是「到了阿彌陀佛佛土才成了阿羅漢」,既然發願往生,成大菩薩,為何要證阿羅漢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