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15日 星期五

Alexander Wynne : 這是我的、我是這個、這是我的「我 attā」


在 academia.edu 網路上,我特別關注 Johannes Bronkhorst, Harry Falk, Alexander Wynne, Jan Nattier, Karashima Seishi 等人的文章。
今天閱讀 Alexander Wynne 的貼文: 'Early Evidence for the 'No Self' Doctrine? A Note on the Second Anātman Teaching of the Second Sermon'. (https://www.academia.edu/9209376/Early_Evidence_for_the_no_self_doctrine_A_note_on_the_second_an%C4%81tman_teaching_of_the_Second_Sermon)
文中提到「無我、非我 anātman, anattā」的義涵。經文, 
「Yaṃpanāniccaṃ dukkhaṃ vipariṇāmadhammaṃ kallaṃ nu taṃ samanupassituṃ – ‘etaṃ mama, esohamasmi, eso me attā’ 凡是無常的、苦的、變異的法,你合適認為『這是我的、我是這個、這是我的「我 attā」 This is not mine, I am not this, this is not my attā』嗎?」
Alexander Wynne 指出,所以這個被駁斥的「我 attā」應該是「常的、樂的、不變異的」。
在漢譯裡面,讀到的文詞略有差異:
《雜阿含30經》卷1:「若無常、苦,是變易法,於意云何?聖弟子於中見色是我、異我、相在不?」(CBETA, T02, no. 99, p. 6, b10-11)。
那麼,只要我們認為「我」是「無常、苦,變易法」,就可以接受有一個「遞延而連續變化」的「我」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