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7日 星期三

巴利經典的「摩竭陀語殘餘」


我曾經提到「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的六念經文之中的「念法」定型句,也出現在多部教導在家俗眾關於「法的義利」的經文裡,此一定型句為「sandiṭṭhiko(現見的),akāliko(即時的),ehipassiko(引人來見的),opaneyyiko(導引的),paccattaṃ veditabbo viññūhī(諸識者所親證的)」,如果沒直接閱讀經文,無法掌握翻譯的變化,ㄧ些「漢譯佛典語言學」的研究者,也藉著這些差異來判定譯文的年代,可能的譯者,與兩部經典翻譯年代孰前孰後等議題。


經號
SĀ 550
SĀ 563
SĀ 848
SĀ 977
SĀ 1099
2 65
現見的
即於現法
現見
現法離諸熾然
現法得離熾然,現見
離諸熾然
能得現報無有熱惱
即時的
非時
不待時節
不待時節
不待時節
不待時節
不待時節
來見的

觀察
即身觀察

於此觀察
語諸人言「汝等來!善示汝妙法」
導引的
通達
通達
通達涅槃
通達
能自通達
能將於人到于善處
諸識者所親證的
緣自覺悟
智慧自覺
緣自覺知
緣自覺知
緣自覺知
夫為智者自身取證,深得解達
---

能得正法





巴利佛典也是如此,有些特性是我們閱讀漢譯或英譯所見不到的。
例如,巴利經典的「摩竭陀語殘餘」,歐美學者用來鑑定年代的前後、傳承的同異、字義更精確的詮釋。
大家所熟悉的,「Bhikkhave 諸比丘!」(呼格 vocative) ,依照「巴利拼字通則」,應該作「bhikkhavo」,歐美學者認為「Bhikkhave 諸比丘!」是「摩竭陀語殘餘」,主要是依據阿育王銘文呈現的拼字特點(通常一個銘文會有四種語言,每一種語言刻在該語言所在地的方向)。
我手頭正在閱讀 Aruna Gamage (https://soas.academia.edu/ArunaKGamage)的論文"Old Prakrit Characteristics in Tipitaka Pali: a brief survey"(〈巴利三藏中的俗語特性:一份簡介〉),他舉了更多「摩竭陀語殘餘」的例子。
巴利《法句經》316頌:
 Alajjitāye lajjanti, lajjitāye na lajjare;
Micchādiṭṭhisamādānā, sattā gacchanti duggatiṃ.
不需引以為恥的事反而為此羞愧,
應引以為恥的事反而不覺羞愧,
執持惡見的人將墮惡趣。
《法句經註》解說,「Alajjitāye」就是「Alajjitabbe」,也就是說巴利詞語「應作何事」的詞尾是「-tabba」,保留俗語(Prakrit)形式而作「-taya」或「-tayya」。
《法句經》卷2〈地獄品 30〉:
「可羞不羞,非羞反羞,
 生為邪見,死墮地獄」(CBETA, T04, no. 210, p. 570, b3-4)
另一個例子是《相應部 22.56經》
Idha, bhikkhu, assutavā puthujjano atasitāye ṭhāne tāsaṃ āpajjati.
《雜阿含64經》卷3:「愚癡凡夫、無聞眾生於無畏處而生恐畏」(CBETA, T02, no. 99, p. 16, c26-27)
《相應部註》解說,「atasitāye」就是「atasitabbe」與「 abhāyitabbe」,也就是說巴利詞語「應作何事」的詞尾是「-tabba」,保留俗語(Prakrit)形式而作「-taya」或「-tayya」。
對照閱讀《相應部 22.56經》與《雜阿含64經》,可以發現漢譯漏譯了一段,或者已經譯出卻抄寫遺漏了一段。
========
Ken Yifertw 提到...

如果巴利經藏有「摩竭陀語殘餘」,那麼哪一種語言年代較早?
是原本為「巴利經典」,有人在後來加入「摩竭陀語殘餘」呢?
還是原本為「摩竭陀語」,轉寫成「巴利經典」時,意外或蓄意地留下「摩竭陀語殘餘」呢?
2016年9月7日 上午11:40 

1 則留言:

  1. 如果巴利經藏有「摩竭陀語殘餘」,那麼哪一種語言年代較早?
    是原本為「巴利經典」,有人在後來加入「摩竭陀語殘餘」呢?
    還是原本為「摩竭陀語殘餘」,轉寫成「巴利經典」時,意外或蓄意地留下「摩竭陀語殘餘」呢?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