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1日 星期三

閱讀《法句經》

393 《高麗藏》初雕本

近日利用在外旅行,舟、機、車勞頓之際,閱讀《法句經》。

閱讀《法句經》時,比對梵、巴《法句經》偈頌,感受其中的細節與曲折。如同欣賞音樂,只有自己試著演奏同一曲目時,才知其中興味與奧妙;跟臨帖一樣,經過臨摹,才知道原帖神韻;如同欣賞西方油畫,覺得構圖美,設色瑰麗,表現筆觸奇特,自己動筆時,才知此中奧妙。即使自己,演奏得不好、書法並不高明,繪畫全不在行,總是比平常袖手旁觀時,欣賞能更上一層樓。

《法句經》卷1〈9 雙要品〉第9, 10頌:

「不吐毒態,欲心馳騁,未能自調,不應法衣。

   能吐毒態,戒意安靜,降心已調,此應法衣。」(CBETA, T04, no. 210, p. 562, a26-29)。

Anikkasāvo kāsāvā, yo vattha paridahissati;

Apeto damasaccena, na so kāsāvamarahati. (巴利《法句經》第 9 頌。)

將披袈裟(而出家),卻未斷除貪染,不了解自我調御的道理,他不夠格披此袈裟。(9)

從梵、巴偈頌可以看出,原文在「有 kasāva 就不應穿 kāsāva,沒有 kasāva 才可以穿 kāsāva」(有「染汙 kasāva 」就不應穿「袈裟 kāsāva」,沒有「染汙 kasāva 」才可以穿「袈裟 kāsāva」)。感覺上就像台語「有錢吃鮸,無錢免吃」的興味,形容一個人在日常支出沒有規劃,有錢就吃豪華大餐(鮸魚是昂貴的海鮮),沒錢就餓肚子。

《法句經》卷2〈28 道行品〉第 9 頌:

「斷樹無伐本,根在猶復生,除根乃無樹,比丘得泥洹。」(CBETA, T04, no. 210, p. 569, b6-7)

《出曜經》卷19〈19 華品〉第 3 頌:

「斷林勿斷樹,林中多生懼,斷林滅林名,無林謂比丘。」(CBETA, T04, no. 212, p. 708, c17-18)

這兩首偈頌都提到「斷林、斷樹」,給人「沒頭沒腦」、前言搭不上後語的感覺。

Vana chindatha mā rukkha, vanato jāyate bhaya;

Chetvā vanañca vanathañca, nibbanā hotha bhikkhavo.(巴利《法句經》第 283 頌。)

別只砍一棵樹,應砍盡整座欲望叢林,怖畏從此欲望叢林產生,諸比丘!斷盡了欲望叢林之後,就達到涅槃。(283)。

============

這首《法句經》偈頌用了幾個雙關語,不從梵、巴利原文解讀,無法掌握漢譯的字義。

第一句 chindatha 是「砍伐」的命令句、祈使句。,是「不要」。

vana,是「樹林」。vanaṃ,是「vana」的受格。

rukkha,是「樹(單數)」。rukkhaṃ,是「rukkha」的受格。

所以字面上是「要砍伐整座樹林,而不是只砍一棵樹」。

可是 vana 也作「欲望叢林」解釋,所以是「要砍伐欲望叢林,而不是只砍一棵樹」。

第二句 vanato是「樹林 vana」的從格,意為「從樹林」(「從欲望叢林」)。

jāyate,是「生出」。

bhayaṃ,是「恐懼 bhaya」的受格。

所以字面上是「從樹林產生恐懼」,另一個意思是「從欲望叢林產生恐懼」。

第三句 chetvā vanañca vanathañca, 「砍了樹林與樹叢之後」。

vanatha 有兩個含意,是「樹叢」,也是「欲望」,

所以這一句也可以理解為「斬斷欲林與欲望之後」。

第四句 nibbanā hotha bhikkhavo.

nibbanā 在讀音上也是 ni-vanā (沒有樹林),這是理所當然的,

樹木砍光了,比丘當然也就沒有樹林。但是 nibbanā 也是「沒有渴望」,

所以這一句也可以理解為「斬斷欲林與欲望之後,也就沒有渴望」。

而聲音也接近於 nibbāna 涅槃。

所以283偈的第一層表面的意思是

「要砍伐整座樹林,而不是只砍一棵樹;

從樹林產生恐懼;

砍了樹林與樹叢之後,

比丘就沒有了樹林。」

深層的意思是:

「要砍伐欲望叢林,而不是只砍一棵樹,

從欲望叢林產生恐懼;

斬斷欲林與欲望之後,

比丘也就沒有(任何)渴望」。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