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10日 星期二

《出三藏記集》所記錄的舊譯、新譯

83

(翻譯如蠶囓啃桑葉吐絲)

回想年輕時候學佛,見過幾位法師如此訓示:「《大藏經》裡都是佛說,一字也不能變易、更動。」

長大後遇到「禪宗流」,「不立文字、教外別傳」,將十二分教當作「拭瘡紙」,

現在,身為譯人,造了不少譯業,總是孺慕初期譯經大德傳經布教的功德,也知道目前《大藏經》的經文,除了本土論述之外,全部都是翻譯的結果;當然「佛說」不會有錯,可是誰也無法擔保翻譯不會出錯。

於是,嘗試以翻譯的立場,回顧翻譯的結果。《出三藏記集》是南北朝時期,梁、僧祐所撰,成書於西元516年,他所說的新譯是竺佛念、鳩摩羅什時期的譯語,他所稱的舊譯則是安世高、康孟祥、支婁迦讖、支謙的譯文;跟我們慣稱的玄奘法師為新譯、鳩摩羅什為舊譯不同。

《出三藏記集》在〈前後出經異記〉記錄了舊譯、新譯的差異

但是也可發現僧祐對某些「譯詞」的理解,有些偏差。

例如:「舊經摩納 新經長者」,「摩納 māṇava」為「年輕人」,不是「長者」。

《中阿含161經》卷41〈1 梵志品〉:「梵志梵摩有一摩納,名優多羅,為父母所舉,受生清淨」(CBETA, T01, no. 26, p. 685, a11-12)

《別譯雜阿含220經》卷12:「爾時,魔王...化為摩納,往詣其所,而說偈言:
『汝今極盛壯, 我年亦復少,
五欲共歡娛, 放意而受樂,
何以獨坐此, 而不與我俱?』」(CBETA, T02, no. 100, p. 455, b5-13)

「舊經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 新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 Tathāgata, arahat, sammāsambuddha」是「如來、阿羅漢、正等覺」,「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Anuttarasammāsambodhi」是「無上正等正覺」,雖然大部分都是指稱「佛」,這是兩個不同的詞,不是「舊譯、新譯」的差別

======================

韓廷傑老師在〈東漢時期的佛經翻譯〉說:

「像這樣的例子,還可以舉出很多。這說明東漢時期的譯經很不成熟,譯名很不規範,甚至很不準確。如世尊(bhagavat),是說佛受到世人尊敬,譯為「眾祐」,欠妥。又如將「性」譯為「持」、將「正道」譯為「直行」等,都不準確。」

他又說:

「《四十二章經》還混有中國的儒道思想,如第七章:「問曰:『子以禮從人,其人不納,禮歸子乎?』對曰:『歸矣。』這是講儒家的「禮」。又如第一章,認為阿羅漢「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這很像道家的長生不老。《四十二章經》還有明顯的外道思想,如第一章說阿那含能「壽終靈神上十九天」,這裡所說的靈神,顯然是靈魂。這就違背了佛教「三法印」之一「諸法無我」,這顯然是違背佛教義理的外道思想。以上事實說明,《四十二章經》不是產生於印度的佛說,而是中國人的偽造。」

三則說:「安世高的譯笈,《出三藏記集》卷二載為34部40卷,還具體列出所譯經名。因為安世高譯經時,往往把自己的解釋加進去,所以另有《四諦》、《口解》、《十四意》、《九十八結》,道安認為「似安世高撰也」。《口解》是講經的紀錄,類似於講義。」

-----------------

前一段是對「翻譯史」不理解而造成錯誤,就好像有人說「John 譯作約翰,譯名很不規範,甚至很不準確。」或者「庫車譯作龜茲,譯名很不規範,甚至很不準確」,在翻譯的領域,持這種見解是不恰當的。

後一段不僅是「錯誤」,而是幾乎近於荒謬。即使無法讀梵、巴文獻,也應知此段敘述與《雜阿含25經》、《雜阿含1154經》有關,這是指「拿禮物送人,對方不受,禮物就還歸自身」,這和儒家的「禮」可以說是不相關,這是泛指全世界古今中外的情形咧。

「阿羅漢能飛行變化,曠劫壽命,這很像道家的長生不老」,這跟有人說「你口袋的千元大鈔,很像是我的」一樣荒謬,完全不追溯源頭,及歷史前後,以此為根據去宣稱「《四十二章經》不是產生於印度的佛說,而是中國人的偽造」。這樣的邏輯推理真像《世說新語》所記的「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

至於上面引文的第三項,韓廷傑老師可能先得把安世高的譯經註解、標點過一次,在跟相關的漢巴經文作比較,未做完上述功夫,即倉促下此結論,恐亦不合時宜。

 

《雜阿含25經》卷1:「聞如是:
一時佛在王舍國講堂中。在時名為阿遬輪子婆羅門至佛,已至為麁惡口惡罵佛劇罵訶止,佛便為婆羅門阿遬輪子說經譬喻:「若人無有惡,為持惡口說向,清白行無有,惡癡人從是致殃。譬如人逆向風末塵來坌。」即時婆羅門阿遬輪子,為持頭面著足曰:「知過受悔,如癡、如愚,如不解、如不了,名為愚癡者,為度世者,持弊惡口罵亦數諫為,佛當為愚癡人故受悔過,從今自守不復犯。」佛報言:「已婆羅門悔過,如愚、如癡、如不解不了,為罵如來惡喙,已見復悔自說自守後不敢犯,是道行中望增道不減,若已見自悔過,自現不匿現守本不復犯。」婆羅門便自歸佛。
[12]佛說如是。」(CBETA, T02, no. 101, p. 498, b25-c9)
[12]〔佛〕-【宋】【元】【明】。

《雜阿含1154經》卷42:「一時,佛住舍衛國東園鹿子母講堂,世尊晨朝著衣持鉢,入舍衛城乞食。時,健罵[10]婆羅豆婆遮婆羅門遙見世尊,作麁惡不善語,瞋罵呵責,把土坌佛。時,有逆風,還吹其土,反自坌身。
爾時,世尊即說偈言:
「若人無瞋恨, 罵辱以加者,
清淨無結垢, 彼惡還歸己,
猶如土坌彼, 逆風還自污。」
時,彼婆羅門白佛言:「悔過!瞿曇!如愚如癡,不善不[*]辯,何於瞿曇面前麁惡不善語,瞋罵呵責?」
時,婆羅門聞佛所說,歡喜隨喜,復道而去。」(CBETA, T02, no. 99, p. 307, b23-c6)
[10]婆羅豆婆遮Bhāradvāja.。[*4-3]辯=辨【聖】*

======================

《出三藏記集》卷1:「

〈前後出經異記〉第五

舊經眾祐 新經世尊
舊經扶薩(亦云開士) 新經菩薩
舊經[4]各佛(亦獨覺) 新經辟支佛(亦緣覺)
舊經薩芸若 新經薩婆若
舊經溝港道(亦道跡) 新經須陀洹
舊經頻來果(亦一往來) 新經斯陀含
舊經不還果 新經阿那含
舊經無著果(亦應真亦應儀) 新經阿羅漢(亦言阿羅訶)
舊經摩納 新經長者
舊經[5]濡首 新經文殊
舊經光世音 新經觀世音
舊經須扶提 新經須菩提
舊經舍梨子(亦[6]秋露子) 新經舍利弗
舊經為五眾 新經為五陰
舊經十二處 新經十二入
舊經為持 新經為性
舊經背捨 新經解脫
舊經勝處 新經除入
舊經正斷 新經正勤
舊經覺意 新經菩提
舊經直行 新經正道
舊經乾沓和 新經乾闥婆
舊經除[7]饉、除饉女 新經比丘、比丘尼
舊經怛薩阿竭阿羅訶三耶三佛 新經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CBETA, T55, no. 2145, p. 5, a13-b9)
[4]各=右【宋】【元】【明】。[5]濡=軟【宋】。[6]秋露=鶖鷺【元】【明】。[7]饉+(男)【宋】【元】【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