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6日 星期一

法尊法師:《菩提道次第廣論》的造作、翻譯、內容和題解

P1120900

原文請閱讀大千出版社《法尊法師論文集》326-334頁

======================================

以下引自《豆瓣網》

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19463258/

2011-04-30 22:59:36 來自: 卓嘎Sitatārā(圖齊門下走狗 海勒桌上滑鼠)

標題:法尊法師:《菩提道次第廣論》的造作、翻譯、內容和題解

 

這篇紀錄稿是法尊法師於 1949年3月間在重慶漢藏教理院講的,當時並承尊法師閱過。現在發表的題目和內容分段,未請看過。讀者可以從這篇稿裡看出:《菩提道次第廣論》是怎樣到內地來的、它的內容主要講些什麼,有什麼特殊的地方,它對於真正學佛修行的人有什麼必要和幫助,以及它為什麼叫「菩提道次第廣論」等這些意義。

《菩提道次第廣論》是我在 1934年由西藏回本院(漢藏教理院,下同)來隨講隨譯的。

《菩提道次第廣論》因為部帙繁多,每使學者很不容易聽得圓滿。記得我去西藏求法,1927年從甘孜拉惹巴師父聽廣論的《止觀章》時,起初聽講的人很多,但到後來只有恒明和我兩個人聽,後來恒明也離去了,連我一人也未聽完。大勇法師臨圓寂時很殷重地囑咐我,教我應去昌都從安東格什學廣論,學了以後,無論如何還要把它傳到內地來。勇法師並說,如果這部書能夠傳到內地,連我們進藏學法的三十幾人所受施主一切供養,都可消受得了而不白費。我遵勇法師遺囑,去親近安東格什。最初,他老人家也未即講授,到拉薩後,因有墀門噶倫作施主請他老人家講,我們二十三人(多為安師原有弟子)才得隨聽。不過,噶倫只聽到中士道便算了,其餘的弟子們也時常缺席,剩下我和札希卻札兩人;不久,札希卻札亦輟聽,只我一人聽完全論。就由於這種不容易學圓滿的原因,再加上講的人很多是詳講下、中士道和上士道的菩提心處而略《止觀章》,所以就是一般喇嘛也不容易徹底了解《止觀章》。但是,這部書對內地學者似乎有緣,就本院來說,從我翻出後,前後有許多人都聽圓滿;至於本院以外的人,勇師最初的略論在成都印行,一般已經有佛學根底的人,喜愛得簡直難以形容,廣論初在本院油印,繼於武漢排印二千部,也是一散而光。勇師的遺囑我能完成,這是我足以自慰的。



這書,尤其是《止觀章》很難懂。在跑馬山曾有過這樣的笑話:「與其聽止觀,寧背石頭!」不過,難懂固然難懂,重要卻也重要,因為除了這部書以後,再沒有能把一切佛法總攝起來作為一個補特伽羅所必須的修行方法的。這裡,我可以擺一個故事,並順便說明本書的造作。相當於內地玄奘法師的西藏大譯師仁卿桑波,他畢生從事翻譯,學問的豐富,自然沒有話說。仁卿桑波晚年,當阿底峽尊者應藏王之請蒞藏弘法時,他請吃齋,起初阿底峽尊者問他所學,凡阿底峽所有的,他都懂得,因而讚歎道,西藏有像你這樣的人,實在用不著我來了。但後來阿底峽尊者問到他怎樣把所學的拿來修行時,他說,所學法門很多,只可各門修各門的,各門按各門的儀軌去修。阿底峽尊者就笑起來了,他說,這樣看來,西藏還是需要我哩!阿底峽尊者為什麼這樣說呢?就是因為他有總攝一切佛法而為一個補特伽羅次次第第修行所必須的菩提道次第教授的緣故!

本書的作者宗喀巴大師,在得文殊菩薩加持而生起真正的中觀見以後,經多人勸請,根據《菩提道炬論》和阿底峽尊者的三傳弟子霞惹瓦的略注,再加以發揮和補充,遂成為我們現在所講的這部偉大著作《菩提道次第廣論》,著作的地點是惹震寺,時間為安居期中。後來因廣論過繁,利根人研究起來固有堪能,但智慧稍差的人,就難免望洋興嘆,又經弟子們的勸請,於中摘要而成略論。作者因為深得這個统一的、次第的修行的體系和精要,並以發願文的方式作發願攝頌,盡攝本論要義。這樣,關於菩提道次第的著作,作者宗喀巴大師遂完成著名的廣、中、略三書。此外,作者對菩提道次第的精義,還在其他地方常以各種方式加以提示和攝集,或十頌、八頌不等。



本論的作者宗喀巴大師,如前述是得文殊的加持而造本論的。文殊指示作者三個要點為造這部論的中心依據:一、出離心,二、菩提心,三、正見。今人所普遍稱道的「三要」,就是這三項事情。作者持此三要,再用上、中、下三士道的形式組成本論。

我們世間一般人,每天所想所為,不外乎「現世」,換句話,即眼前的快樂,「後世如何」這問題,從來就沒有想到過。然而一個人如果不顧及後世的長遠利益,就必然地連脫離惡趣、得生善趣的能力也會沒有,更談不上真正的佛法。因此,要用種種的道理改造常人的心理,使能發起犧牲眼前快樂、注重未來長遠利益的棄惡因、播善種的意樂和行為,就是說,先把學者造成一個很有把握地離惡趣而生善趣的人,作為堪修佛法的基礎,這是很重要的。這就是下士道的作用。

僅僅這樣一個能修世間善法的下士,還是談不到真正的佛法,真正的佛法是要厭離整個三界生死而求出世的個人解脫,和基於個人解脫而解脫他人的聲聞乘法和菩薩乘法,因此,就必須在下士道的基礎上進一步說明整個生死輪迴的可厭,例如說,三界最高處所的「非想非非想處」,也不過八萬大劫的享受,而這享受的本身且是「行苦」,何況劫滿還有墮落的危險呢!用這樣地道理使下士學者能夠透過三界整個生死輪迴,對之作通盤的考察和厭離。這就是能夠引發「出離心」而徹底解決生死問題的中士道。

中士道的學者已有自己解脫的能力,唯能自己解脫者才能解脫他人,沒有中士道的能力作基礎的人是不可能作利他的事情的。把一個學者由中士道引入上士道的理由是必須告訴中士:自己之所以要出離三界,完全是因為自己已經確認在整個生死裡,沒有那一個地方是真正「安身立命」之處,那怕小到像針尖大的地方也是找不到的;推己及人,三界一切眾生也完全同自己一樣,如果不出離生死,隨時隨地就只有痛苦,絕無快樂。由這點出發,想使一切眾生也同自己一樣地得到解脫,於是就去謀求能夠利益眾生的方法。又深知只有佛陀才能徹底利益眾生,於是就去謀求能夠成佛的方法。這樣,「為利眾生願成佛」的「菩提心」就有可能發起,有了菩提心,就有資格修大乘菩薩行了。這便是上士道的情形。

但是,依於出離心而發菩提心的上士,主要地要靠什麼工具和應該怎樣才能斷煩惱而利益眾生呢?這就是,只有在聖教中求得不共的「中觀正見」!因為只有正見這個東西,才能斬斷煩惱,才能使自己無我,純潔而正確地利益眾生,所以本論接著用很大的篇幅來特別抉擇正見,這就是《止觀章》。

《菩提道次第廣論》由於有出離心、菩提心和中觀見的精要,由於有下士道、中士道和上士道的嚴密組織,就有下面這些特點。

一、能夠把一切聖教都無餘地賅攝起來,並且都作為實際修行所必須。

二、這種總攝是以三種士夫為次第的,因此,雖然總攝一切佛法於一身,但是並沒有使人無從下手和不能完成整個修行過程的雜亂和不實際的缺點,而確實是切合「實修的次第」的。

三、作者在正論之前先對他這部著作所根據的《道炬論》加以說明和稱讚:(1) 說明《道炬論》的作者阿底峽尊者的殊勝,使學者因勝人而慕勝法;(2) 說明《道炬論》能攝盡一切聖教,使學者知勝法而起勝行;(3) 說明對於這樣的勝法應該怎樣地講說和聽聞的規矩,使法師和學者能共知行儀而都得實益。

四、本論的一切理論,並不是任何沒有真正了解佛法的人自作聰明地杜撰出來的,而是上自佛陀、下至一切真正得佛心要的祖師們所遞相傳來的;本論述列的修行「教授」,也是古人實修實證的結果,從來源說,作者雖然是述古,但從實踐說,這些「教授」也是作者經過自身的實際修證的,並非徒托尋思所設構的。

五、本論的教授是用這樣地方法來組織的:先具體地說出教授的事實,接著對所說的事實用正確的理論來成立,最後援引聖所說教作證明。這就使得一切真正信仰佛法並有佛法知解的修學者不能不接受本論的教授,而這也就使得本論的教授不是可以隨意變動的。

明白了本論的主要內容和它的特點,我們就可以非常容易地來理解本論的題名了。

本論題名,也可以依照通常的方法分總、別兩方面來講。

「論」是總名,它表示這部書不是三藏的經和律,而是屬於論藏的。「論」的梵音叫「嘎(口*達)」,有改除和開顯兩種意義,就是說,「論」的作用能使學者改除過惡,能給學者開顯諸法真理;玄奘法師所謂「抉擇法相」就是開顯的意思,所謂「教誡學徒」就是改除的意思,凡是真正的「論」必須具有四種功德:有法、有義、對治生死、趣向涅槃。「論」也有通、別之分,就通義講,一切經教皆可名「論」,因為一切三藏教典都具有改除過惡和講修善法的兩種意義;就別義講,只有根據佛經而造作的論典才名為「論」

「菩提道次第」是別名,因為這部論不講別的東西,它是專門以菩提道次第為所論的內容的。

「菩提」是梵音,古譯「覺」、「道」、「智」、「證」,但實際上應以「清淨了解」的意思為比較確切。清淨是清淨障礙,了解是了解諸法真理,因為有障礙就不能了解諸法真理,要了解真理就必須清淨障礙。但是,實際上所謂菩提,主要地還是指的了解,清淨的意思是附帶的;而且這裡的菩提是指的通達諸法真理的「果智」,這種果智有聲聞的、獨覺的、佛陀的三種差別,而在這裡,又是指的佛陀的果智,就是通常所說的「無上菩提」。

無上菩提是修行人的最高最究竟的目的,要達到這個目的,必須有確切可靠的方法,方法就是「道」。道是能往的意思,也有通達的意思,通達無礙能往目的,就叫做道。世間上說,從開步走的地方到達終極目的地中間所經過的行程,就叫做道。但修行人對於所行的痕跡固然可以叫做道,對於能行的力量也可以叫做道。原來一個人從凡夫到成佛的整個修行過程,實際上是全靠這個人身內智慧的改造的,就是說,真正所謂修行,它的主體是智慧,這種智慧對修行的補特伽羅來說,也叫做道。這裡所說的道,包括形式方面和內容方面的東西。我們通常所說的四念住、四斷……這些東西是智慧所依的形式,是道的方式而不是道的主體,道的主體是按照佛陀所說的四念住等修行方式去修行的智慧,也是在佛所說的修行方法和修行人補特伽羅自身中間所出現的心理狀態和心理的改變情況。關於道的解釋,《俱舍論》等說得很詳細,可以參考。

佛所說的修行方法很多很多,但是其中沒有一件不是成佛所必須的,所以任何人要打算成佛,就必須完全地修持佛所說的一切修行方法。這裡的問題是:方法很多而又必須全修,但是實際上修起來,那一種方法應該在前面修,那一種方法應該在後面修,這都是有著一定先後秩序而又互相關連的次第的。這就表明,凡修菩提道,第一、對於一切真正佛說的修行方法(道)無論多少,必須完全具備,不缺任何支分;第二、對於完全具備的很多很多的修行方法,必須秩然有序,不亂任何步驟。我們對於這樣又完全、又有步驟的道叫做「圓滿清淨」之道。這就是本論題目上的「次第」二字的意思。

總起來說,菩提是所求的極果;能夠滿足修行人的要求,使他得到所求極果的方法,就叫做道;對於道的一切支分,必須又圓具又不亂,這叫做次第;本論專門講說從一個純粹的凡夫次次第第地、圓滿地修持足以得到究竟無上菩提這中間所有的道的次第,所以叫做菩提道次第論;「廣」字是一個形容詞,沒有什麼特別的意思,就是為了簡別作者所作關於菩提道次第的略論,所以叫做《菩提道次第廣論》。
一九四九、三、十三記於重慶漢藏教理院第一講堂
(弘悲記)
(原載《現代佛學》1954年十一月號)
http://longquanzs.org/articledetail.php?id=351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