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6月7日 星期二
僥倖
中國學者周長楫2007年出版的《閩南方言大詞典》與《閩南方言常用小詞典》為包括「廈門、泉州、漳州三地的閩南方言」的詞彙。這本書有一章節為〈台灣閩南方言概論〉,160頁有詞條「僥幸」。
【僥幸】hiau1-6 hing6,(1)不該得而得,【僥幸錢,失德了】:不義之財保不住。(2)心地不好,行事不義,有負於人,常指女人薄情變心。(3)口頭語,表示惋惜、可憐、驚嘆、遺憾。
在《說文解字》,「僥倖」是「南方的矮人,只有三尺高」,跟台語的用法可以說是完全不相干。中華書局的《辭海》解釋「徼幸」,引《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謂「不當得而得」。也就是說,意外地成功、得利、逃掉災難或避免損失。「儌幸」,又寫作「僥幸」、「僥倖」。
台語「僥倖 hiau1-heng7」沒有上述的第一個詞意,第二個詞意雖然用來形容情人或配偶變心,移情別戀,通常是指男性,(女性變心,通常是以男性沙文主義的立場,說對方「楊花水性、人盡可夫」),而且還帶有「性情兇狠、手段粗殘」的意思,所以,【僥倖錢,失德了。 hiau1-heng7-tsinn5, sit-tek-liau2】:用惡毒手段賺來的錢,會以不正當的方式(「失德」)花掉。
台語「僥倖」還有一個意思是「情況很狼狽」,「這次請客菜不佳,酒不夠喝,實在真僥倖。 tsit-kai2-ent-sik-tsai3-bu5-ho2, tsiu2-bu5-kau3-lim1, sit-tsai7-tsin1-hiau1-heng7」。
「周書」提到的「口頭語」的解釋非常恰當,「台語」有時說「僥倖喔,拿十萬元去買一個破碗 hiau1-heng7-oh, thek-tsap-ban7-khoo1-khi2-be2-tsit-tek-phua3-uann2」,這時後「僥倖」的用語就有一點「浪費喔!」的意思。
佛教經典中:
《出曜經》卷15〈14 利養品〉:「望彼比丘,不至正定者,意常僥倖,有所希望」(CBETA, T04, no. 212, p. 691, c26-27)
《一切經音義》卷52:「僥倖(…俗謂幸為僥倖。言被其德澤也,冀望得也。儌遇也。《楚辭》:『願僥倖以待時』,謂皆非其所得而得之者,曰『僥倖』也)。」(CBETA, T54, no. 2128, p. 655, a22-23)
《一切經音義》卷10:「僥倖(又作『憿』、『徼』二形,同。…俗謂幸為僥倖,非其所當而得之。《小爾雅》:『非分而謂之幸,冀望得也。徼,遇也。遇幸得也。《楚辭》:『願僥倖以待時』。謂規求、親求、親遇也。《禮記》:『孔子曰:小人行險以僥倖』是)。」(CBETA, T54, no. 2128, p. 364, c7-8)
「周書」在「僥」字的解釋,有「反僥」:「不認帳,背棄『原來的諾言、約定或情義』」。其實,「反僥 huan2-hiau1」即是「反僥幸」,變得「僥幸」,從「善良性格、信守承諾」變得「性情兇狠、手段粗殘」。
這一詞條,特別容易顯示「台語」和《閩南方言常用小詞典》、《閩南方言大詞典》的差異。
======================
以下引自部落格《漢語人行道》
http://chinese-watch.blogspot.com/2011/06/blog-post_7991.html
意外成功或免去災禍。文選˙李密˙陳情表:「庶劉僥倖,保卒餘年。」儒林外史˙第十七回:「第二的僥倖進了一個學,將來讀讀書,會上進一層也不可知。」亦作「徼幸」=非分的貪求。禮記˙中庸:「故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險以徼幸。」國語˙晉語二:「人實有之,我以徼幸,人孰信我?」。
獲得意外的成功或幸運的免於災難。如:「他徼幸逃過一劫。」漢˙趙充國˙條上屯田便宜十二事狀:「兵出,乘危徼幸;不出,令反畔之虜,竄于風寒之地。」亦作「僥幸」、「僥倖」、「儌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